龙会国
,
谢国胜
,
龙毅
,
牟申周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对某电厂TP347H不锈钢管的过热器和再热器管样内壁氧化皮及其剥落物进行金相检验、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X衍射等分析,研究锅炉用奥氏体不锈钢管蒸汽侧氧化皮的形态及其形成规律.结果表明:根据氧元素分布规律、Fe-Cr-Ni元素由基体向外扩散传质及水蒸汽中H、O由氧化层向内扩散传质原理,该不锈钢蒸汽侧氧化皮分为内、中、外3层,内层为致密的(Cr,Fe)2O4、NiO等非均质层,中间层为疏松的粗大柱状结构的Fe3O4,最外层为厚度较薄的Fe2O3;内层/中间柱状氧化层界面存在离解后的细小的氧化物颗粒,使界面粘附强度低,组织疏松,从而使中间柱状氧化层更易剥落,该类奥氏体不锈钢蒸汽侧氧化皮剥落物主要是以外两层片状氧化皮为主.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
水蒸汽氧化
,
氧化皮
,
扩散传质
,
氧化机理
龙会国
,
谢国胜
,
龙毅
,
杨湘伟
腐蚀与防护
通过对某锅炉水冷壁管20G材质水环境下内壁沉积物下腐蚀氧化膜进行金相、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RD等试验分析,研究了水环境下沉积物氧化腐蚀微观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沉积物腐蚀下氧化膜主要为磷酸盐水垢、氧化铁垢混合物,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致密层/疏松层交替出现的带状组织,主要以Fe3O4为主;外层为疏松、多孔及细小颗粒组成的沉积物、Fe2O3等非均质层.内壁沉积物下腐蚀改变了水冷壁内壁氧化膜的形态及其氧化机制,使外氧化层成为疏松、多孔的细小粒状组织,内氧化层富含孔洞,促进了其反应产物氢与氧向内传质过程,且腐蚀产物氢与金属晶界处渗碳体反应,造成材质组织脱碳、晶界空隙增加以及微裂纹的萌芽与发展,加速了晶界氧化.
关键词:
水冷壁
,
沉积物下腐蚀
,
氧化膜
,
扩散传质
,
氧化机理
淮秀兰
,
姜任秋
,
刘登瀛
,
孟群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NaCl溶液和纯水快速接触质量传递过程为例,进行了快速瞬态扩散传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实验测定了质量传播速度与瞬态浓度分布等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快速瞬态扩散传质所具有的不同于经典扩散理论所描述的物理机制,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修正的Fick定律表达式能更真实的反映快速瞬态扩散传质规律
关键词:
扩散传质
,
非费克效应
,
质量传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