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吉林夹皮沟金矿带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黄志新 , 袁万明 , 刘向伟

中国稀土学报

为了解吉林夹皮沟金矿带的成矿期次,利用稀土元素的示踪性,对夹皮沟金矿带含矿石英脉、花岗岩及变质地层斜长角闪岩等21个样品进行稀土元素含量测定.测定结果表明,石英脉∑REE=19.12 x 10-60~147.57×10-6,δEu =0.61 ~ 1.22,平均值0.89,具弱的负Eu异常;太古代花岗岩∑REE=121.40×10 -6~157.32×10-6,δEu =0.87~1.09;中生代花岗岩∑REE =69.78×10-6 ~90.95×10-6,δEu=0.94~ 1.02,LREE/HREE比值分别为11.51~ 14.12和14.16 ~16.73,后者轻重稀土分馏程度略高于前者;变质围岩∑REE=22.40×10-6~275.86×10-6,δEu =0.75~5.79,平均值2.30,具明显的正Eu异常.三者都具有轻稀土富集的平滑稀土配分模型.结合其区域地质背景、流体包裹体和稀土元素特征,得出夹皮沟金矿存在两期成矿作用,分别对应于太古代成矿花岗岩岩浆作用及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岩浆作用.太古代首次富集成矿,中生代燕山期叠加成矿并扩大成矿规模,成矿时代分别为2475 ~ 2469 Ma和170 ~160 Ma;结合稀土特征研究及包裹体研究,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流体为主,遭受轻微地层变质热液混染,中生代成矿流体混染作用更强烈.

关键词: 夹皮沟金矿带 , 稀土元素 , 成矿流体 , 成矿期次

西秦岭金矿床成矿年代和成矿期次划分

成志雁 , 刘开君 , 余平辉 , 樊小龙 , 曾亮 , 马锦龙

黄金 doi:10.11792/hj20151004

通过对西秦岭金矿床成矿年代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将本区的金矿床年代数据划分为245~225 Ma、220~190 Ma、170 Ma ±、135~110 Ma、75~45 Ma 5组。结合区域内构造演化和岩浆活动将金矿床划分了4个成矿期:印支期末—燕山初期(245~225 Ma),金矿化的初始富集阶段之一;燕山早期和燕山中期(220~190 Ma,170 Ma ±),西秦岭金成矿的主要形成时期;燕山晚期(135~110 Ma),再次(叠加)成矿阶段;喜马拉雅期热液活动对金矿床的影响。对区域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与新方法获得的年代学数据与前人数据对比,从而排除不确定性,精确地划分金矿成矿期次,能为金矿床成因、区域成矿规律总结和远景成矿预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西秦岭 , 金矿床 , 成矿时代 , 成矿期次

八卦庙金矿床成矿期次划分及成因类型探讨

孙宁 , 孔凡乾 , 韦龙明 , 翁海蛟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206

八卦庙金矿床是赋存于热水沉积岩系中,并受二里河—八卦庙脆-韧性剪切带构造控制的大型金矿床,矿体严格产出在2期石英脉中及其附近。通过对矿区内2期石英脉的研究,将成矿期次初步划分为(早期) NW向石英脉成矿期、(晚期) NE 向石英脉成矿期,早期成矿于190~230 Ma,晚期集中在125~130 Ma。综合研究认为,八卦庙金矿床成因类型应为热水沉积-改造型金矿床。

关键词: 八卦庙金矿床 , 石英脉 , 成矿期次 , 矿床成因类型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