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高分子专利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利名称:具有改进的抗冲击性、尺寸稳定性和吹塑成形性能的热塑性ABS树脂组合物专利申请号:CN200580040787.3公开号:CN101065413申请日:2005.03.31公开日:2007.10.31申请人j韩国第一毛织株式会社根据本发明的热塑性ABS树脂组合物包括:(a)2

关键词: 专利名称 , 高分子 , 树脂组合物 , 专利申请号 , 尺寸稳定性 , 抗冲击性 , 株式会社 , 成形性能

稀土、钛和铌对冷轧超低碳搪瓷钢板成形性能的影响

孙全社 , 王先进

钢铁研究学报

在实验室加工了具有不同稀土、钛和铌含量的冷轧搪瓷钢板,测定了钢板的再结晶温度和模拟退火后钢板的成形性能,并观察了其金相组织,分析了钢中的第二相粒子.结果表明,在单加稀土、复合添加稀土+钛或稀土+钛+铌的3种钢中,单加稀土的钢再结晶温度最低,而含稀土+钛+铌的钢再结晶温度最高;经高温退火后,含稀土+钛+铌钢的伸长率和r值在3者中最高,达到了超深冲(即EDDQ)级别.

关键词: 稀土 , , , 冷轧 , 超低碳钢 , 搪瓷 , 再结晶 , 成形性能

改善高强双相钢冲裁边部成形性能

龚宇 , M.Hua , J.Uusitalo , A.J.DeArdo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6.04.026

双相钢具有高强度的同时表现出良好的成形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这类钢具有高的n值、均匀伸长率和总伸长率,不过,限制高强度双相钢应用的因素之一是在冲裁边部拉延过程中出现失效.为了开发具有良好冲裁边部塑性的高强双相钢,必须精心控制组织中硬相和软相的比例和硬度.冲裁边部拉延时出现的失效机制与微观组织密切相关(不同相的比例、硬度、尺寸和分布),发现在铁素体-马氏体界面出现裂纹萌生.研究了退火前的条件(热轧和冷轧条件)、不同的连续镀锌线工艺过程以及合金化元素对双相钢冲裁边部成形性能的影响,发现所有这三个参数都对扩孔试验中测定的冲裁边部塑性产生强烈影响.

关键词: 双相钢 , 成形性能 , 热轧工艺 , 冷轧工艺 , 扩孔率 , , 残余奥氏体 , 回火马氏体

热轧后退火对超纯Cr17钢成形性能的影响

刘海涛 , 刘振宇 , 王国栋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揭示热轧后退火对超纯Cr17铁素体不锈钢冷轧退火板成形性能的影响,以1种铌、钛双稳定化超纯Cr17铁素体不锈钢的热轧板和热轧退火板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相同的冷轧及退火处理,对其组织、织构演变和成形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轧后退火对冷轧退火板的组织、织构和成形性能影响很大.与不退火相比,退火能够使冷轧退火板获得均匀的再结晶组织和较大的晶粒尺寸,α纤维织构显著减弱,厚度方向γ纤维再结晶织构的梯度显著降低,并使γ纤维再结晶织构偏离{111}〈1 21〉组分的角度明显降低,从而使平均塑性应变比提高31.1%、平面各向异性指数降低62.5%.

关键词: 超纯铁素体不锈钢 , 热轧后退火 , 成形性能 , 显微组织 , 织构

Ti-IF钢铁素体区热轧退火板的织构特征和成形性能

王昭东 , 郭艳辉 , 田勇 , 赵忠 , 刘相华 , 王国栋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铁素体区热轧压下率和润滑条件对一种Ti-IF钢的热轧后退火钢板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润滑条件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铁素体区压下率的增加,采用润滑轧制时Ti-IF钢的成形性能提高;另一方面,随润滑条件的改善,成形性能得到提高,而其他力学性能变化不大.织构分析表明,采用润滑轧制,可以减少试样沿厚度方向的《110》∥ND剪切织构,有利于《111》∥ND织构的生成,使有利织构的强度大大增加,因此提高了IF钢的成形性能.

关键词: Ti-IF钢 , 铁素体区热轧 , 再结晶织构 , 成形性能

经济型铁素体/贝氏体高扩孔钢的组织与性能

蔡明晖 , 丁桦 , 张建苏 , 唐正友 , 王卫卫

钢铁

通过TMCP工艺实验,研究了Si、Mn含量对低碳Si-Mn钢显微组织,力学及成形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铁索体/贝氏体双相钢(FB钢)在扩孔过程中的裂纹形成及扩展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增加Si含量,实验钢中等轴铁素体的体积分数增加,扩孔性能得到改善;而增加Mn含量,实验钢的强度和韧性显著提高,但塑性和扩孔性能有所下降.FB钢中的裂纹扩展主要是以微孔聚集机制进行,当遇到贝氏体时,裂纹通过铁素体-贝氏体相界面并剪断铁素体进行扩展.合理选择Si、Mn含量和TMCP工艺参数,可以获得690 MPa级的经济型热轧FB高扩孔钢,扩孔率达到了95%,综合性能较好.

关键词: 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 , 硅含量 , 锰含量 , 裂纹扩展 , 成形性能

RE,Ca低合金化AZ31镁合金板材拉胀复合成形性能的研究

刘英 , 陈维平 , 张卫文 , 张文 , 李元元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稀土、钙元素低合金化对AZ31镁合金板材力学性能、弯曲及拉胀复合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0.3%RE,0.3Ca%(质量分数,下同)后,AZ31镁合金板材的晶粒较细、力学性能明显提高,300℃,4 h退火后室温抗拉强度为284 MPa、延伸率为23.2%:同时,该合金板材具有最好的弯曲及拉胀复合成形性能,随着温度的提高其成形性能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镁合金板材 , RE,Ca低合金化 , 成形性能 , 微观组织

冷轧中锰钢的成形性能

徐文欢 , 孙荣民 , 王存宇 , 周荣 , 时捷 , 曹文全

钢铁

研究了两相区退火时间对中锰钢(0.1C-5Mn)的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及扩孔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EBSD)对退火过程中微观组织结构的演化进行了表征;通过拉伸和扩孔试验测定了不同退火状态下中锰钢的强度、塑性和扩孔率。研究表明,中锰钢在650℃下逆转变退火获得了含有大量奥氏体相的基体为超细晶组织的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组织,强塑积(Rm.A)达到30GPa.%以上;奥氏体体积分数随退火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加,但过多亚稳奥氏体对钢的综合成形性能不利。

关键词: 中锰钢 , 亚稳奥氏体 , 力学性能 , 成形性能

薄带连铸与常规生产流程条件下 Cr17铁素体不锈钢的织构及成形性能

刘海涛 , 鲁辉虎 , 刘振宇 , 曹光明 , 李成刚 , 王国栋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薄带连铸条件下Cr17铁素体不锈钢薄带坯的初始组织及织构,并重点对常规连铸坯和等轴晶薄带坯在轧制及退火过程中的织构演变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薄带连铸条件下,通过调整熔池内钢水的过热度可以实现对薄带坯初始组织、织构的有效控制.在较低的过热度(20~40℃)条件下,可以获得具有全等轴晶组织和随机织构的薄带坯.与常规连铸坯相比,等轴晶薄带坯经冷轧退火后能够形成较均匀且规则的Υ纤维再结晶织构,消除了向{334}<483>的偏转,α纤维织构基本消失,进而使(Υ)值大幅提高.因此,薄带连铸技术在改善铁素体不锈钢的成形性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 薄带连铸 , 常规流程 , 织构 , 成形性能

终轧温度对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组织、织构及成形性能的影响

刘海涛 , 马东旭 , 刘振宇 , 王国栋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终轧温度对铌、钛双稳定化超纯Cr17铁素体不锈钢的组织演变、织构演变及成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低终轧温度能有效细化、均匀化热轧及退火组织.降低终轧温度能增强冷轧退火板的γ纤维再结晶织构、减轻偏离{111}<121>组分的程度.降低终轧温度是提高(-r)值、降低△r值、改善冷轧退火板成形性能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 超纯化 , 终轧温度 , 显微组织 , 织构 , 成形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