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林
,
赵晓华
材料导报
对纳米碳黑(33nm)、碳纤维不同掺入量的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掺入一定量的纳米碳黑可以使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明显提高,并且提高幅度大于相同掺量的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纳米碳黑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纳米碳黑较为均匀地分散在水泥基材料中,与水泥水化物结合紧密,并且纳米碳黑的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对水泥基材料的孔隙具有填充作用,改善了材料的微观孔结构,减少了微观缺陷,使水泥基复合材料结构更加致密.
关键词:
纳米碳黑
,
碳纤维
,
扫描电镜
,
微观分析
,
力学性能
李子成
,
李志宏
,
张爱菊
,
邱树恒
,
朱玉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a-半水石膏体系中加入水泥、粉煤灰及电石渣等改性材料形成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以期改善体系的微观结构,提高胶凝材料的性能.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方法对不同养护制度及28,90和180 d龄期的水化产物进行微观分析,结果显示75℃保温12 h的湿热养护制度促进胶结材水化,促使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应得到良好激发,水硬性水化产物明显增多,有托勃莫来石和水化石榴子石生成.随着龄期增大,水化产物AR和C-S-H增多,形成良好的水硬性网络状结构,短粗状石膏晶体处于良好的被包裹状态.
关键词:
α-半水石膏
,
复合胶凝材料
,
养护制度
,
微观分析
戴玉梅
,
马永庆
,
吴云忠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了从微观角度分析室温包覆拉拔铜包铝线双金属接合的机理,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相结合,分析得出:室温包覆拉拔铜包铝线的双金属结合是在施加于两个金属体的外力作用下,两个金属体表面的异类原子靠近至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较低,能够相互交换电子、产生吸引力的距离,并且两个金属体表面的大量原子间的共同引力作用的结果。Cu-Al双金属固相结合前处于分离表面,在外力的作用下,塑性变形使金属表面贴近,在塑性变形时两表面凸凹的相互摩擦生热产生"热激活"使表面活化。包覆拉拔后在一定条件下双金属界面会发生原子间的相互扩散,扩散有利于提高结合强度,但不是结合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包覆拉拔
,
铜包铝
,
双金属接合
,
微观分析
于振涛
,
张亚峰
,
刘辉
,
麻西群
,
余森
,
张明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系统研究了不同合金添加元素(Mo、Zr、Nb)、加工及热处理对近β型医用钛合金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讨论保持医用钛合金生物力学相容性匹配的影响因素和方法.研究发现:TiNbzrMo合金中增加Zr、Mo元素含量使合金强化,而增加Mo、Nb元素含量和热加工率利于降低弹性模量.经过固溶处理后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而时效处理后合金产生弥散强化和细晶强化使强度和弹性模量提高.新合金冷热加工性能好,无明显各向异性,经过适当热处理可以达到高强度、低弹性模量和优良的塑韧性、疲劳性能综合匹配.
关键词:
合金元素
,
力学性能
,
加工与热处理
,
微观分析
,
近β型钛合金
黄先球
,
卢鹰
,
杨大可
,
陈良
钢铁
针对冷轧酸洗钢板黑斑缺陷问题,对Q195、STl3钢在不同试验温度下进行了氧化铁皮的生成、冷却、酸洗试验,对试验后的试样和生产现场钢板的表面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冷轧酸洗钢板黑斑实质上是未完全酸洗掉而残存的氧化铁皮,是由热轧工艺引起;冷轧酸洗钢板黑斑主要由Fe3O4和FeO组成;温度越高,表面氧化铁皮越厚,Fe3O4含量越高,冷轧酸洗钢板越易产生黑斑.
关键词:
冷轧酸洗板
,
黑斑
,
微观分析
,
氧化铁皮
李海涛
,
彭向和
,
何国田
材料导报
概述了解释磁流变液链化机理的3种理论即磁畴理论、相变理论和偶极矩理论,以及链化机理的定量分析和数值模拟.同时介绍了3种描述磁流变液行为的理论方法和途径即宏观本构描述、微观分析描述和数值模拟描述.上述磁流变液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优化磁流变材料的配置和设计高性能磁流变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链化机理
,
行为描述
,
本构
,
微观分析
,
数值模拟
郭锋
,
林勤
,
孙学义
中国稀土学报
用多相、多组元平衡的热力学计算方法, 对稀土碳锰纯净钢中夹杂物的析出和转化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稀土元素能有效地变质Al2O3夹杂, 在本实验所用材料的成分条件下, Al2O3完全消失的稀土含量为: 1600 ℃时, La>0.009%, Ce>0.01%; 1518 ℃时, La>0.012%, Ce>0.013%, 稀土变质Al2O3的产物主要为RE2O2S. 当La含量大于0.028%, Ce含量大于0.027%后, 体系中将会有RES产生, 但夹杂物仍然以RE2O2S为主. 对试样的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证实了热力学计算的结果.
关键词:
夹杂物
,
热力学计算
,
碳锰纯净钢
,
微观分析
,
稀土
李亚斌
,
黄金田
功能材料
为了提高木质材料降解液的利用,首先利用降解液合成聚氨酯弹性体,然后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对聚氨酯弹性体进行聚合改性发现,随着MMA的加入复合的耐溶剂的性能和硬度都有所增加.当加入MMA的含量为30%时达到最大,在这个点上其损耗量、摩擦力矩、摩擦系数均为最大.随着MMA的加入该材质的断口从理解断口向准理解断口转变,并且都为典型的脆性断裂.利用AFM观测发现MMA/聚氨酯弹性共体之间形成互穿网络型的分子结构.通过与未改性的聚氨酯弹性体的微观比较发现分子的平均粒径增大了0.11nm,高度增大了3.985 nm,而分子的面积增加了0.67nm,这也说明形成了共聚物分子.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
聚氨酯弹性共体
,
耐磨性
,
微观分析
孙坤
,
程兴旺
,
自兴发
,
刘瑞明
,
王富耻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分离式Hopkinson Bar技术,采用帽形试样,对Ti-5Al-2.5Sn合金进行动态剪切实验,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研究了其绝热剪切带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孪晶在Ti-5Al-2.5Sn合金绝热剪切带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Ti-5Al-2.5Sn合金绝热剪切带的形成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强迫剪切区的塑性变形由位错滑移与孪生切变共同完成,并形成大量孪晶;第2阶段,由于孪晶的形成,调整了局部晶体的位向,原来不动的位错启动,形成长条状的亚晶结构;第3阶段,在外加动态载荷下,运动位错与孪晶作用,使孪晶片发生断裂,形成细小等轴晶粒;同时,剪切带中心区域局部形成了等轴、畸变小、位错少的细小动态再结晶晶粒.Ti-5Al-2.5Sn合金绝热剪切带内的细小等轴晶粒尺寸为0.1~0.3μm.
关键词:
Ti-5Al-2.5Sn合金
,
绝热剪切带
,
微观分析
,
机制
,
孪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