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微
,
张志刚
,
付广艳
,
刘群
材料保护
目前,关于包覆桐油的脲醛树脂微胶囊用于自修复涂料的制备研究较少.以桐油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方式在桐油表面制备了脲醛树脂微胶囊;采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热重分析仪(TGA)以及红外光谱(IR)对胶囊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及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预聚合反应pH=8.5,采用OP-10作为乳化剂,其用量为芯材质量的5%,搅拌转速为900 r/min,并控制酸化时间为90 min时,可制得外形完整、尺寸均匀的球形微胶囊,微胶囊表面略粗糙,其直径约为200 μm,包封闭率达85.1%,其初始热分解温度为205℃左右.
关键词:
原位聚合
,
自修复涂料
,
脲醛树脂
,
微胶囊
,
形貌
,
结构
,
热稳定性
,
包封率
刘莹
,
吕阳成
,
骆广生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2)60630-5
采用微流控技术结合悬浮聚合方法实现了百微米级含膦配体聚苯乙烯微胶囊的可控制备,微胶囊尺寸在320~420 μm范围内可调,且单分散性好.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散射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结果证实了其形貌和组成的均匀性及钯负载的可控性和有效性.以溴代芳烃与苯硼酸的Suzuki偶联反应为模型反应评价了负载Pd(PPh3)4的百微米级微胶囊的催化性能,发现其性能与文献报道的7~8 μm的同类催化剂微胶囊接近,且均优于均相催化剂;该催化剂经简单过滤后,可实现多次循环使用,未发现活性物种的流失.该法实现了连续制备,因而有助于提高制备的效率和可控性.另外,所制百微米级催化剂微胶囊在固定床反应器内具有较高催化剂浓度和机械性能,且优于浆态床中使用的微米级催化剂微胶囊.
关键词:
微胶囊
,
钯
,
负载型催化剂
,
微流控技术
,
粒径调控
,
Suzuki偶联反应
,
催化活性
刘婷
,
但卫华
,
但年华
,
马文杰
材料导报
简要综述了制备微胶囊可用的壁材种类以及微胶囊制备的方法,重点对微胶囊的粒径、壁厚、微观结构和缓释性能中的缓释性、微胶囊强度和包埋率及其表征方法进行了概述,同时提出了目前微胶囊技术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展望了微胶囊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微胶囊
,
表征方法
,
粒径
,
壁厚
,
微观结构
,
缓释
,
包埋率
李佳佳
,
陆艺超
,
叶光斗
,
徐建军
,
姜猛进
复合材料学报
以聚乙烯醇(PVA)纺丝原液为分散介质,常温相变材料RT27石蜡为芯材,正硅酸乙酯(TEOS)为聚合单体形成SiO2囊壳,通过原位聚合直接制备含有石蜡微胶囊的PVA纺丝原液,之后通过湿法纺丝制备石蜡/PVA储能纤维。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结合粒径分布软件,分析各因素对微胶囊粒径的影响,选择适合纺丝的微胶囊合成条件。采用FTIR-ATR、SEM、EDS及TEM表征了纤维及微胶囊的化学成分及形态,通过DSC、TGA表征了微胶囊的包覆率、纤维的储能性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PVA纺丝原液中合成了SiO2凝胶包裹的相变微胶囊,其平均粒径为1.39μm,大小及分布适合纺丝。纤维相变焓值为45.39J/g,石蜡包裹率高达94.72%,纺出纤维具有较高的储能性和较好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聚乙烯醇
,
纺丝原液
,
原位聚合
,
石蜡
,
微胶囊
,
储能
,
纤维
倪卓
,
石开勇
,
黄志斌
,
赖力
,
杨心怡
,
曾李蓉
,
邢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硬脂酸丁酯为囊芯,密胺树脂(MF)和聚酯树脂(PET)为囊壁,合成了两种具有相变储热功能的胶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胶囊的形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胶囊的储热性能,发现MF/硬脂酸丁酯微胶囊表面粗糙,储能效果明显,稳定性好.利用MF/硬脂酸丁酯微胶囊制备了具有相变储能功能的建筑材料,微胶囊在水泥和涂料等基体中分布均匀,界面良好,该储能建筑材料具有相变储热能力,其储热性能与微胶囊掺量成正比.
关键词:
微胶囊
,
相变材料
,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
硬脂酸丁酯
,
储能建筑材料
谢家庆
,
冯发美
,
胡伟
,
毛华军
,
晏华
,
李慈
功能材料
采用直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石蜡为囊芯的脲醛树脂微胶囊,并利用激光粒径分布仪、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分别分析了微胶囊的粒径分布、热稳定性、热焓值和壳结构.结果表明,所得微胶囊粒径分布均匀,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相变潜热;影响石蜡微胶囊相变潜热和平均粒径的主要因素包括芯壁材料比、搅拌速度、温度、系统改性剂PVA(聚乙烯醇)用量等;最佳工艺条件为囊壁比 0.78:1 ,反应温度70 ℃,搅拌速率2500r/min,系统改性剂PVA用量0.26g,pH=2.0~3.0.
关键词:
石蜡
,
脲醛树脂
,
微胶囊
,
性能
,
工艺参数
李伟
,
张兴祥
,
刘彩凤
,
唐国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介绍了储热调温纤维及织物的储热调温机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相变材料涂覆法、中空纤维填充法、皮芯复合纺丝法制备储热调温纤维及织物,此外,重点研究了相变材料胶囊复合法包括MicroPCMs涂覆织物、熔融纺制含MicroPCMS的皮芯复合纤维、湿法纺制含MicroPCMS的调温纤维和相变材料胶囊填充织物法制备储热调温纤维及织物,并对各种复合方法优缺点进行了对比.预测了储热调温纤维及织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储热调温
,
纤维
,
织物
,
相变材料
,
微胶囊
苗茜
,
王登武
,
周风龙
,
赵晓鹏
功能材料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改性的二氧化钛为电泳颗粒,Span80为电荷控制剂,四氯乙烯为分散介质,油溶红为背景色,制备了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的电泳基液.并以此作为囊芯,明胶-阿拉伯树胶为壁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了红白色电子墨水微胶囊.研究了Span80的含量对制备胶囊的影响.将微胶囊涂覆在ITO玻璃上,制成电子墨水显示原型器件.在直流电压的驱动下,电子墨水显示原型器件实现了图形的显示.
关键词:
电子墨水
,
微胶囊
,
Span80
,
显示
牟善松
,
屠美
,
丁珊
,
周长忍
材料导报
制备了三种包覆材料不同的肝素微胶囊,研究了它们的缓释速度.然后把三种肝素微囊与聚乳酸制成复合材料,研究其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胶囊中壳聚糖的加入使微囊的释放速度变慢.三种微囊与PLA的复合材料经皮肤刺激试验、皮内刺激试验、热原试验、全身急性毒性试验和细胞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在生物学评价试验中均呈阴性反应,材料无明显毒性,材料中不存在潜在致敏性物质,所含热原含量符合生物体的要求.肝素缓释微胶囊/PLA复合材料符合三维多孔材料的要求,且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关键词:
肝素
,
聚乳酸
,
微胶囊
,
生物相容性
朱立群
,
刘锋
,
张玮
功能材料
讨论了用水相分离法制备含有液体微胶囊的技术,并且将以润滑油为囊心的液体微胶囊加入到氨基磺酸镍镀液中进行复合共沉积,得到了含有液体润滑油微胶囊的复合镀镍层.通过对这种镀层的表面、断面形貌和成分分析,证实和确认了这种含有液体微胶囊的复合镀镍层.通过阳极极化曲线、3.5%NaCl溶液浸渍腐蚀试验、耐磨试验等结果表明含有润滑油为囊芯的微胶囊的复合镀镍层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关键词:
微胶囊
,
复合电沉积
,
耐蚀性
,
耐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