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45#钢表面激光织构淬火减摩抗磨复合处理技术研究

华希俊 , 刘凯 , 周万 , 符永宏 , 王蓉 , 孙建国

表面技术

目的:提高45#钢零件的表面硬度和润滑减摩性能。方法在45#钢试样表面进行激光淬火,研究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淬火表面淬硬层深度和宽度的影响,分析淬硬层不同区域的显微硬度和微观组织。利用二极管泵浦 Nd:YAG 激光加工机在45#钢光滑试样表面加工出具有一定分布规律的微凹坑织构,采用热压法向其中填入由 MoS2、聚酰亚胺和石墨组成的复合固体润滑剂,并与未处理的光滑试样进行摩擦学性能对比。结果将激光织构与淬火技术有效融合,可以使45#钢表面硬度提高至835HV,摩擦系数减小约50%。结论激光织构淬火减摩抗磨复合处理技术能够提高45#钢零件的表面硬度,减小摩擦系数,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关键词: 45#钢 , 激光淬火 , 微织构 , 固体润滑剂

磁场下共析铁素体在生长中的晶体学特征

孟兰 , 周晓玲 , 陈健豪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研究12T磁场作用下硅锰铸钢磁诱发珠光体(MIP)的形核与生长.结果表明:低转变量的相变初期,组成相之一的珠光体铁素体相(PF)主要沿着< 110 >//ND方向生长,具有<111 >//ND和<100 >//ND等其他位向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表现出一定的择优形核与生长;随着转变量的增加,初期成核的PF维持其择优晶向长大,新生相的晶体学位向除受到界面能、体积自由能以及磁自由能等的综合影响外,还将受到母相中逐渐累积的弹性应变能的限制,空间取向趋于多向化,表现为中后期形成的MIP的择优生长趋势变弱,其他取向的MIP相对比例也有所降低,失去了<110 >//ND的择优性;将100%转变量的试样继续延长磁处理时间,表现为无微织构特征.

关键词: 强磁场 , 相变 , 微织构 , EBSD

热轧后退火对超纯铁素体不锈钢表面皱折的影响机理

刘海涛 , 刘振宇 , 王国栋

材料科学与工艺

以一种铌、钛双稳定化超纯Cr17铁素体不锈钢的热轧板和热轧退火板为初始材料,分别经相同的冷轧及退火处理,从显微组织演变、微织构演变的角度研究了热轧后退火对成品板表面皱折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热轧后不退火相比,热轧后退火可使冷轧退火板的最大皱折高度和平均皱折高度分别降低37.0%、35.6%.热轧后退火有利于热轧板弱化形变织构、降低板宽方向的织构梯度、提高各取向晶粒分布的均匀性.进而最终有利于冷轧退火板减少低塑性应变比的{001}〈110〉、{116}〈5 11 1〉、{112}〈110〉晶粒簇,破碎粗大的{111}〈112〉晶粒簇并提高各取向晶粒分布的均匀性.因此,热轧后退火可显著减轻成品板的表面皱折缺陷.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 热轧后退火 , 表面皱折 , 显微组织 , 微织构

激光加工表面微织构对陶瓷刀具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刘泽宇 , 魏昕 , 谢小柱 , 华显刚 , 洪继伟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10.006

目的:优选陶瓷刀具表面微织构形貌,以获得减摩性能较好的微织构。方法采用摩擦磨损实验,单因素研究微织构对陶瓷刀具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测定不同形貌织构刀具的表面摩擦系数,对比其表面磨损形貌,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微织构表面摩擦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不同织构对刀具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在载荷90 N、转速300 r/min、时间30 min的条件下进行摩擦磨损实验,无织构刀具表面摩擦系数约为0.42;放射状微织构刀具的微织构方向与对磨副运动方向垂直,其摩擦系数最低,约为0.35。有限元仿真分析表明,无织构刀具应力集中出现在对磨副与刀具接触的前沿,约16.68~18.19 MPa,应力集中容易引起局部磨损;微织构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等效应力值约为21.96~31.37 MPa,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应力较大值分布在微织构沟槽的两侧,刀具更耐磨。结论相比于无织构刀具,加工微织构会使得刀具表面摩擦系数降低,耐磨损性能提高,应力分布更为均匀。

关键词: 微织构 , 陶瓷刀具 , 激光加工 , 摩擦磨损性能 , 摩擦系数 , 磨损形貌

形变诱导铁素体逆相变过程中的组织及取向变化

王倩 , 杨忠民 , 吴春京

钢铁

通过对普碳钢Q235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变形后的微观组织分析,研究了组织中形变诱导的铁素体在变形后保温阶段转变为奥氏体的逆相变现象;并利用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分析了晶粒取向变化.结果表明,在变形后的保温过程中,形变诱导的铁素体先逆相变为奥氏体,同时伴随着诱导铁素体品粒的长大;然后随着变形后保温时间的延长,逆相变后的奥氏体由马氏体相变逐渐过渡到铁素体的平衡转变,相应地铁素体由具有少量亚结构的形变诱导铁素体逐渐转变为具有较多亚结构的先共析铁素体.

关键词: 普通碳素钢 , 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 , 逆相变 , 微织构

位错对Ti-6Al-4V合金α相形核及微织构形成的影响*

张金虎 , 徐东生 , 王云志 , 杨锐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053

借助Willis-Steeds-Lothe方法计算了单根长直刃型与螺型位错应力场, 并采用相场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含位错Ti-6Al-4V合金中βα转变过程, 探索长直位错应力场下共格α相的形核及对微织构形成的影响. 研究表明, 刃型位错应力场与择优α变体间相互作用能中, 正应力分量S33起主要作用; 螺型位错时切应力分量S23作用最大. 刃型位错应力场对α变体选择的作用要强于螺型位错. 刃型位错下择优变体以V1与V7为主, 螺型位错时以变体V7, V10及V12为主, 且V1/V7, V1/V4/V6是刃型位错下主要出现的变体组合类型, 而螺型位错时则以V7/V10/V12组合为主. 含位错体系的微观组织由位错应力场与α变体之间相互作用能, 以及α变体之间弹性相互作用能共同决定. 位错周围的应力场可导致界面能较高的界面类型出现.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 位错 , 相场模拟 , 变体选择 , 微织构

低碳钢过冷奥氏体形变过程中的组织及取向变化

齐俊杰 , 杨王玥 , 孙祖庆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2.06.015

利用SEM,TEM及EBSD研究了低碳钢在750℃,10 s-1应变速率条件下形变过冷奥氏体的组织及取向变化.结果表明,组织演变由二个阶段组成,形变前期是以形变强化相变铁素体转变为主;当应变达到一定时,以铁素体的动态再结晶为主.应变量较小时,形变强化相变铁素体晶粒优先在原奥氏体晶界形核,随应变量的增加,以相界前沿畸变区的反复形核为主,铁素体转变量逐渐提高,同时珠光体等第二组织增多,铁素体晶粒内部位错密度提高.铁素体连续动态再结晶初期亚晶在珠光体与铁素体交界处优先形成,随应变增加频率提高.形变前期<001>织构为相变铁素体在取向上的特征;形变后期<111>织构是动态再结晶铁素体在取向上的特征.

关键词: 形变强化相变 , 低碳钢 , 铁素体动态再结晶 , 组织演变 , 微织构

不同结构金属高速压缩力学行为及微观剪切结构差异

孙秀荣 , 王会珍 , 杨平 , 毛卫民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3.00634

针对高锰TRIP钢、纯Cu、IF钢及装甲钢,利用Hopkinson杆在应变率为103~104 s-1进行动态压缩实验,考察其抗冲击性能及剪切带形成时微观组织的差异.结果表明:动态剪切变形下,纯Cu和IF钢不易形成绝热剪切带,缺乏加工硬化能力,从而抗冲击性差;具有马氏体组织的装甲钢快速形成绝热剪切带,但剩余强度高,抗高速冲击性强;以奥氏体为主的TRIP钢有最高的加工硬化性,形变中产生的bcc马氏体(a'-M)可有效推迟绝热剪切带的产生且裂纹不易扩展,适于作为抗冲击材料.纯Cu及IF钢扩展的剪切组织为拉长的亚晶和小角晶界,剪切微织构弱,而TRIP钢及装甲钢绝热剪切带为细小的等轴晶和大角晶界,TRIP钢形成较强的{111}-{112}<110>fcc剪切微织构,装甲钢则形成弱的{110}<111> bcc剪切微织构.

关键词: 绝热剪切带 , 微织构 , 动态压缩 , 抗冲击性

位错对Ti-6Al-4V合金α相形核及微织构形成的影响

张金虎 , 徐东生 , 王云志 , 杨锐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053

借助Willis-Steeds-Lothe方法计算了单根长直刃型与螺型位错应力场,并采用相场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含位错Ti-6A1-4V合金中β→α转变过程,探索长直位错应力场下共格α相的形核及对微织构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刃型位错应力场与择优α变体间相互作用能中,正应力分量S33起主要作用;螺型位错时切应力分量S23作用最大.刃型位错应力场对α变体选择的作用要强于螺型位错.刃型位错下择优变体以V1与V7为主,螺型位错时以变体V7,V10及V12为主,且V1/V7,V1/V4/V6是刃型位错下主要出现的变体组合类型,而螺型位错时则以V7N10/V12组合为主.含位错体系的微观组织由位错应力场与α变体之间相互作用能,以及α变体之间弹性相互作用能共同决定.位错周围的应力场可导致界面能较高的界面类型出现.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 位错 , 相场模拟 , 变体选择 , 微织构

铸态42CrMo钢热变形及正火过程中微织构演化

秦芳诚 , 李永堂 , 齐会萍

材料热处理学报

在Gleeble-3500热力模拟机上对铸态42CrMo中碳低合金钢进行热压缩实验,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以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分析热变形和880℃/2 h正火后的组织与微织构.实验结果表明:变形条件为1000℃/0.1 s-1时,在形变带和三叉晶界处新生再结晶晶粒,平均晶粒直径小;沿着< 001 >//ND分布旋转立方织构和立方织构;880℃/2 h正火过程中晶粒发生长大,晶粒内弥散分布碳化物颗粒,主要发生回复和静态再结晶,织构类型为立方织构和高斯织构.在1100℃/0.1 s-1条件下,晶粒尺寸较大,组织均匀,再结晶充分,大角度晶界占三分之二;织构组态为{001} <110>织构和沿着ξ-取向线的{110} <112>织构;正火后碳化物含量增加,珠光体片层间距减小,组织演变机制为高温回复与亚动态再结晶,织构类型表现为{110} <112>取向密度减小,旋转立方织构取向密度增大.

关键词: 铸态42CrMo钢 , 正火 , 微织构 , EBSD , 大角度晶界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