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超
,
谭军
,
应诗浩
,
李聪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200、300、400℃温度下N18(NZ2)合金的循环变形行为,同时研究了室温和400℃低周疲劳行为.结果表明:N18(NZ2)合金低周疲劳寿命Nf随着塑性应变范围△εp的增加而降低,并遵循Coffin-Manson关系:Nβf△εp=C;N18(NZ2)合金在400℃高温下,其循环滞后回线出现锯齿状波形,即出现Portevin-LeChatelier效应.且在200、300、400 ℃下,合金表现出与常温下不同的循环特性,呈现出一致循环硬化的现象;在高温,N18(NZ2)合金疲劳断口局部出现韧窝型断裂,并出现细小的二次裂纹.大量二次裂纹的存在是400℃疲劳断口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N18(NZ2)合金
,
循环变形
,
低周疲劳
,
疲劳断口
巩建鸣
,
户伏寿照
,
高田和幸
,
奥村佳代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2.04.002
超弹性是形状记忆合金(SMA)重要的力学性能之一,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在不同试验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循环加载条件下,TiNi SMA的超弹性变形特性.从唯象观点分析了循环变形期间相变应力和弹性模量的变化.通过引入三个内变量,即循环期间所累积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变和残余马氏体相,表征承受加载和卸载的TiNi SMA循环超弹性变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拟TiNi SMA的超弹性变形方法.在部分加载的内循环情况下,采用相变应变函数的混合规则表达材料的弹性模量.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
TiNi
,
超弹性
,
循环变形
,
弹性模量
,
模拟
陈立佳
,
尹淑英
,
车欣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了明确固溶、时效、以及固溶+时效处理对挤压变形Al-4%Mg-1.0%Ce合金循环变形行为的影响,针对不同处理状态的挤压变形Al-4%Mg-1.0%Ce合金进行了总应变幅控制下的低周疲劳实验。结果表明,挤压变形Al-4%Mg-1.0%Ce合金经过热处理后,循环变形抗力降低;不同处理状态的挤压变形Al-4%Mg-1.0%Ce合金均可呈现出循环硬化和循环稳定;在较高的外加总应变幅下,不同处理状态的挤压变形Al-4%Mg-1.0%Ce合金均会发生动态应变时效;固溶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挤压变形Al-4%Mg-1.0%Ce合金的应变疲劳参数K'和n',时效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合金的K'和n',而固溶+时效处理对合金的K'和n'影响不大。
关键词:
铝合金
,
挤压
,
热处理
,
循环变形
,
动态应变时效
范宋杰
,
何国球
,
刘晓山
,
徐瑞萱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7.06.006
对A356铝合金高周疲劳循环形变特性及其微观机理进行了研究,表明A356铝合金总体上显示出循环硬化的特征,某些阶段出现循环软化现象.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循环形变现象与A356铝合金循环过程位错组态变化相关,A356铝合金基体的位错组态变化过程为:初始位错网→密集位错网与少量位错线→交叉滑移线→滑移带显著化→明显交叉滑移带,使基体发生循环硬化→循环软化→循环硬化现象.
关键词:
A356铝合金
,
高周疲劳强度
,
循环变形
,
循环硬化
,
位错组态
崔文芳
,
宋丹
,
刘春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为研究新一代高Nb含量γ-TiAl合金在低周疲劳过程中双态组织稳定性对应力-应变响应和疲劳断裂过程的影响,测试了Ti-47Al-5Nb合金在总应变控制条件下550℃~750℃温度范围的低周疲劳性能,并观察了循环变形后的显微组织,缺陷特征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在550℃变形时所产生的循环硬化缘于不均匀的位错滑移,在滑移带内高密度位错之间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降低了位错的可移动性,滑移带产生的应力集中使裂纹易于沿α2/γ片层界面扩展.在650℃和750℃变形时的循环软化则一方面归因于部分α2片层溶解和γ相再结晶,另一方面大量孪晶的激活和位错通过交滑移和攀移克服短程障碍的作用使合金的变形能力提高,同时增加了疲劳过程中的塑性应变累积.疲劳断口特点为等轴γ晶和α2/γ层的穿晶断裂.
关键词:
γ-TiAl合金
,
循环变形
,
组织稳定性
,
疲劳断裂
田锋
,
李中奎
,
张建军
,
周军
,
石明华
,
王旭峰
,
王文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板材试样,研究了Zr-Sn-Nb合金焊接接头在室温和375℃温度下的应变疲劳行为并和光滑样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焊接试样的疲劳寿命不足光滑试样的一半,无论是在室温还是375℃,纵向试样的疲劳性能明显优于横向试样;其循环塑性应变幅与疲劳寿命之间遵循Coffin-Manson关系;焊接接头在不同温度和应变条件系,表现出不同的循环变形特征.观察了焊接样品的形貌,分析了断口特征.
关键词:
Zr-Sn-Nb合金
,
焊接
,
循环变形
,
疲劳断口
周杨
,
李小武
,
张广平
,
张哲峰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更细致地揭示面心立方金属单晶体的循环变形机制,利用扫描电镜电子通道衬度(SEM-ECC)技术观察研究了Schmid因子为0.5的[4 18 41]单滑移取向铜单晶体的循环饱和位错结构.实验表明,在单滑移铜单晶体中,胞结构除了在高应变幅下的循环变形中出现外,还可能出现在循环应力-应变(CSS)曲线平台区的较低塑性应变幅下.驻留滑移带(PSBs)会随应变幅的增大而在试样表面聚集成内部含有位错胞的粗滑移带,带内的位错胞结构被认为是由于带内滑移阻力增大引起的应变集中所致形成的.此外,CSS曲线高应变幅区起始部分对应的循环饱和位错结构观察揭示出迷宫结构和胞结构是由PSBs逐渐演变而成的.
关键词:
铜单晶
,
循环变形
,
位错结构
,
SEM-ECC
,
驻留滑移带PSBs
杨继红
,
张新平
,
Y.W.Mai
,
李勇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5.01.002
利用扫描电镜电子通道衬度(SEM-ECC)技术观察了循环变形饱和阶段Cu单晶样品中近表面区域的位错微结构.在样品边缘一些条带状或斑点状呈黑色的位错组织区,利用离散位错动力学方法模拟了该区的位错微观结构,并计算了与此位错微结构相对应的内应力分布.模拟和计算结果表明,黑色区是内应力出现最大值区,即应力集中区,它与驻留滑移带(PSB)中的不均匀变形有关,是疲劳裂纹萌生最可能的位置.模拟和计算结果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现象.
关键词:
Cu单晶
,
循环变形
,
疲劳裂纹萌生
,
离散位错动力学
,
内应力分布
陈常强
,
李守新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2.z1.071
以低氢含量的粗晶纯钛为实验材料,对其中Ⅰ型γ氢化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对于在循环形变下Ⅰ型γ氢化物与滑移和孪生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氢化物与基体α-Ti的应变协调性进行了讨论.发现在合适的条件下,片状的氢化物可以发生很大的塑性变形.利用SEM-ECC技术对试样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用SEM-EBSD技术对粗大晶粒及孪晶进行定向,用迹线分析技术确定滑移系统和析出相的惯习面.
关键词:
粗晶钛
,
氢化物
,
循环变形
,
滑移
,
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