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大块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

熊玉华 , 李培杰 , 曾大本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2.10.012

回顾了大块非晶的发展历史、形成机制、制备及应用前景,并特别介绍了密度最小、比强度最高的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大块非晶合金 , 玻璃形成能力 , 形成机制 , 制备 , 应用前景

镁合金铸轧过程中表面点状偏析形成机制

翁文凭 , 邓康 , 任忠鸣 , 迟之东 , 陈琦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金相检测与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分析了镁合金铸轧板坯表面点状偏析的微观组织与微区成分,结果表明:表面点状偏析由富含Al、Zn溶质元素的金属间化合物组成,而Mn元素在偏析区域内含量与基体相同;偏析区域内组织主要为细小等轴晶粒.采用快速停车的方式获取镁合金铸轧板坯急停试样,分析镁合金铸轧板坯表面点状偏析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溶质Al、Zn和Mn元素在偏析区域内分布特征.

关键词: 镁合金 , 双辊铸轧 , 表面点状偏析 , 形成机制

AZ91D压铸镁合金激光局部重熔区气孔的形成机制

王向杰 , 游国强 , 杨智 , 龙思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为研究压铸镁合金熔焊过程气孔的形成机制,对厚度为6 mm的AZ91D压铸镁合金进行激光局部重熔.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母材组织和气孔形貌.利用粒径分析软件Nano measure 2.1测量气孔的尺寸,分析各类气孔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随激光功率的增大,熔合区气孔率增大;微观气孔内壁光滑、呈倒喇叭形,属于氢致气孔;粗大宏观气孔形状不规则,内壁粗糙,具有明显的金属冲涮痕迹,是遗传于母材预存的气缩孔,建立了重熔区气孔体积同熔池气泡体积内在关联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压铸镁合金 , 激光重熔 , 气孔 , 形成机制

NiTi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的形成机制探讨

徐吉林 , 刘福 , 罗军明 , 王福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扫描电镜(SEM)、X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NiTi合金表面绝缘膜的结构及成分,从而探讨非阀金属NiTi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NiTi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的电流密度-时间曲线与纯钛形状基本一致,也可分为3个阶段,但其最大的电流密度为后者的13倍;NiTi合金表面的绝缘膜主要是通过电化学沉积形成的Al2O3及少量的TiO2、Ni2O3和磷酸盐薄膜,这一绝缘膜就相当于阀金属的阳极氧化膜,为NiTi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提供了前提条件;NiTi合金表面的陶瓷膜层主要来源于电解液中的铝酸根离子和少量的基体Ni和Ti(包括固态的和溶解于电解液中离子态的),经反复的放电、熔融、喷射、冷却、凝固,发生一系列的电化学、等离子体化学和热化学反应最终形成表面粗糙多孔陶瓷膜层.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NiTi合金 , 陶瓷涂层 , 形成机制

表面异构组织Ni/Al2O3熔覆层的制备与分析

杨贵荣 , 赵虎 , 宋文明 , 马颖

材料热处理学报

运用真空熔覆技术在ZG45表面制备出与常规熔覆组织相比具有异常组织特征的Ni/A12O3复合材料层.研究了制备工艺对熔覆层微观组织以及组织形成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1 h工艺下能够制备出熔覆层表面光滑致密且与母材具有冶金结合的试样,熔覆层整体及界面组织致密、无夹杂,扩散层为白亮高镍合金,过渡层为Fe的细晶层.Al2O3颗粒均匀弥散分布在金属Ni基中,Al2O3颗粒与镍基合金的界面熔合效果良好,表面Ni基复合材料中的镍基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其晶粒的生长方向与热流方向呈一定角度分布.异常结构的形成是定向凝固过程中一种定向共晶的体现,表面复合熔覆层的表层硬度值最高,可达800 HV,其显微硬度自熔覆层表面开始至基体处呈现梯度分布.

关键词: 表面复合材料 , Ni/Al2O3熔覆层 , 真空熔覆 , 异构组织 , 形成机制

等温淬火硝盐“结垢”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

王健 , 刘金海 , 赵雪勃 , 李国禄 , 彭云成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球墨铸铁等温淬火过程中熔融硝盐结垢的组分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预防措施.结果表明,结垢的主要组分是Na2CO3、NaNO3、KNO3、NaNO2和Fe2 O3.其中,Na2CO3的含量为60%,这归因于NaNO2受热分解后生成的Na2O与盐池气氛中的CO2反应而产生的.Fe2 O3是工件表面氧化后氧化皮剥落产生的.用热稳定性较高的NaNO3代替NaNO2,可以提高硝盐整体的热稳定性,减少Na2CO3的生成,对防止硝盐变质起到一定的作用;还防止奥氏体化过程中铸件的氧化.

关键词: 等温淬火 , 硝盐 , 结垢 , 形成机制 , 球墨铸铁

大块非晶合金的研究历程

郭金柱 , 刘娇娇

金属功能材料

本文简述了大块非晶合金的发展过程和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从成分结构条件、热力学条件、动力学条件等方面阐述了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机制,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大块非晶合金优异的性能和应用前景,并分析了其产业化的可行性.

关键词: 大块非晶合金 , 玻璃形成能力 , 形成机制 , 应用前景

镍-碳纳微米球的制备及其形成机制

谢文 , 阴艳华 , 郑碧微 , 罗逸 , 李平

材料保护

由于对涂料中填料密度的进一步要求,使得低密度的填料成为研究的热点.采用可控碳化技术制备了低密度的碳球并通过化学镀膜工艺将碳球表面金属化,制备了直径为0.1~2.0 μm,密度约为1.04 g/L,球面含碳11.52%,合镍75.17%的镍-碳纳微米球.结果表明,含有-OH,C=O,-CH活性基团的纳微米碳球对于改善碳球表面的亲水性能,提高微球在镀液中的分散性,促进球.液界面还原氢H吸附的形成,加速化学镀镍反应的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得到的镍碳球大大降低了填料的密度,使得填料在涂料中分散更加均匀.

关键词: 纳微米碳球 , 化学镀镍 , 活性基团 , 制备 , 形成机制

ZnO纳米颗粒团聚微球的生长机理研究

贾伟 , 刘海瑞 , 张竹霞 , 李天保 , 刘旭光 , 许并社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化学浴沉积法,以Zn(CH3COO)2和TEA为反应体系,制备了ZnO纳米颗粒团聚微球,并对不同陈化时间阶段下的产物分别进行了物相、形貌、热重以及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表征,同时研究了不同TEA含量对最终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温陈化过程中,首先会生成纳米片状的Zn5(OH)8Ac2·2H2O,同时它们之间相互连接为花状结构.其次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花状的Zn5(OH)8Ac2·2H2O不断分解为ZnO纳米颗粒,最后ZnO纳米颗粒会进一步自组装为一定尺寸的微米球.

关键词: ZnO , 化学浴沉积法 , 形成机制 , 陈化时间

花瓣状超顺磁性Fe3O4微米结构的制备与表征

李艳芬 , 蒋荣立 , 吕慧 , 刘婷瑜 , 张晓玉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微乳液辅助溶剂热法制备了形貌规则、尺寸均匀的花瓣状Fe3O4微米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透射电镜(TEM)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考察不同实验参数对材料形貌和尺寸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花瓣状Fe3O4的形成机制;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定了花瓣状Fe3O4的室温磁性.结果表明,产物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并呈现超顺磁性.

关键词: 花瓣状 , 超顺磁性 , Fe3O4 , 微乳液辅助溶剂热 , 形成机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