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德昌
,
周玉
,
雷廷权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高致密的短C纤维(Cf)补强增韧SiO2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其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强韧化机制.10%Cf/SiO2复合材料非晶态基体SiO2只发生部分晶化,Cf在基体中分布较均匀,并呈层状分布.复合材料强度、断裂韧性和断裂应变均较基体显著改善,分别达到74 MPa,2.4 MPa.m1/2和0.144%.压痕裂纹扩展行为和断口分析表明,Cf的桥接、拔出和诱导裂纹偏转等是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制.
关键词:
短C纤维
,
SiO2基复合材料
,
组织性能
,
强韧化机制
周宏明
,
易丹青
,
柳公器
,
肖来荣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维氏硬度计、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MoSi_2-Si_3N_(4(p))/SiC_(w)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硬度、断裂韧性,并对SiC晶须和Si_3N_4颗粒复合强韧化MoSi_2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SiC晶须和Si_3N_4颗粒对MoSi_2具有协同强韧化作用,MoSi_2-20%Si_3N_(4(p))-20%SiC_(w)(体积分数,下同)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达427 MPa,室温断裂韧性达到10.4 MPa·m~(1/2),均高于单一强韧化剂的强韧化效果.MoSi_2-20%Si_3N_(4(p))-20%SiC_(w)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为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韧化机制为细晶韧化、裂纹偏转与分支和微桥接韧化.
关键词:
MoSi_2
,
复合材料
,
Si_3N_4颗粒
,
SiC晶须
,
强韧化机制
蓝慧芳
,
杜林秀
,
李卓
,
刘彦春
,
刘相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两阶段控制轧制加快速冷却,综合利用细晶强化、相变强化和析出强化等强化机制获得了满足了国标GB/T 16270-1996中Q550和Q620要求的高强度钢板.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背散射衍射手段研究了终冷温度及终轧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终冷温度降低,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屈强比升高;终轧温度高不利于组织的细化,导致强度和韧性降低;随终冷温度升高,M-A岛的尺寸增大,体积分数增多,不利于韧性和塑性的提高.
关键词:
控轧控冷
,
高强度钢
,
组织细化
,
强韧化机制
侯周福
,
许剑光
,
唐果宁
机械工程材料
以钼、硅、钨粉为原料,利用无压烧结原位合成技术制备了不同成分的WSi_2/MoSi_2复合材料,研究了原位生成的WSi_2含量对该复合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中除含有以固溶形式存在的WSi_2、MoSi_2相以外,还有微量的(Mo_yW_(1-y))_5Si_3相;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纯MoSi_2的有大幅度提高,其中含20%WSi_2复合材料的性能最好,1 000℃的抗弯强度和室温断裂韧度分别为367.3 MPa和7.87 MPa·m~(1/2);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为第二相颗粒强化和固溶强化,韧化机制为第二相颗粒增韧和裂纹偏转.
关键词:
MoSi_2基复合材料
,
无压烧结原位合成
,
力学性能
,
强韧化机制
彭浩平
,
伍波
,
张胜利
,
涂浩
,
苏旭平
,
王建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电子拉伸仪等分析和测试了2618-Ti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确定了该合金的最佳固溶时效处理工艺,探讨了该合金的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2618-Ti铝合金的最佳固溶处理工艺参数为540℃固溶处理30 min;最佳时效处理工艺参数为190℃时效处理16h.2618-Ti铝合金固溶处理后的抗拉强度明显高于同状态下的2618铝合金,但伸长率明显下降;经过时效处理后,该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略高于同状态的2618铝合金.2618-Ti铝合金的室温强化是时效析出相、弥散Al3Ti相和Al18Mg3Ti2相综合作用的结果;2618-Ti铝合金室温伸长率比2618铝合金的更高的原因是弥散Al3Ti相晶粒细化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2618-Ti铝合金
,
固溶时效处理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
强韧化机制
赵征志
,
佟婷婷
,
赵爱民
,
苏岚
,
张岩
材料研究学报
对0.16C-1.38Si-3.2Mn双相钢进行轧制和退火处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手段表征试验钢的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分析试验钢经退火后钢板的力学性能和加工硬化行为,重点研究了试验钢晶粒细化的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试验钢在800℃退火后的显微组织主要由8.8%铁素体和91.2%回火马氏体构成.退火后的钢板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屈服强度为873 MPa,表现为连续屈服特征,抗拉强度为1483MPa,总伸长率为11%,屈强比为0.58;试验钢的Mn含量、退火前的初始组织、冷轧大变形以及退火过程中关键工艺参数等都有利于试验钢退火板的晶粒细化,铁素体尺寸为1-2μm,马氏体板条束的有效晶粒尺寸为0.2-1.5μm.细小的晶粒有利于阻碍位错的运动和增加裂纹扩展的阻力,从而提高了钢板的强度和塑韧性.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超高强双相钢
,
细晶
,
强韧化机制
,
加工硬化行为
赵彦辉
,
徐丽
,
于海涛
,
赵升升
,
刘占奇
,
于宝海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6.016
综述了硬质多元氮化物薄膜的研究进展,主要是从硬质薄膜的发展历程上,介绍了每一代薄膜的产生及其特点.同时介绍了硬质多元氮化物薄膜的结构及其性能特点.着重从如何提高薄膜硬度和韧性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几种硬化机制进行了论述,包括晶粒细化、晶界强化、固溶强化及离子轰击/应力硬化.同时还介绍了提高薄膜韧性的方法,包括引入一个韧性相(包括金属相)、利用相变韧化、引入压应力韧化、优化涂层结构等.同时还指出,硬度和韧性都是硬质薄膜获得实际应用的重要指标.单纯追求高硬度或高韧性是不可取的,因为硬质薄膜一般脆性较大,而韧性好的薄膜却缺乏足够的硬度.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来说,既要得到较高的硬度,而且韧性不能损失太多.最后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要将硬化和韧性的研究集中在纳米尺度上,即如何在纳米尺度上进一步理解薄膜的变形.
关键词:
硬质多元氮化物薄膜
,
组织结构
,
硬度
,
韧性
,
强韧化机制
夏伟军
,
朱小平
,
张孟军
,
姚诗杰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05010
在Mg-1.3Mn-1.0Ce-4.0Zn合金熔体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1.5%的碳纳米管(CNTs),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了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并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CNTs能细化基体合金的晶粒尺寸,改变晶粒形貌及第二相的分布特征;随着CNTs添加量增大,复合材料的室温强度、断口伸长率和硬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CNTs的质量分数为0.5%时,室温强度、断后伸长率和硬度最高,分别为212.2 MPa,21.1%和55.0 HBW,较基体合金的分别增加了8.5%,37.5%和10%;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制包括增强相强化、第二相强化和细晶强化,而晶粒细化、CNTs 的润滑作用及对裂纹的阻碍作用是复合材料塑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镁基复合材料
,
力学性能
,
强韧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