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研究
2012年10月12日武钢一硅钢改造工程常化酸洗、轧制线热负荷一次试车成功,标志着一硅钢改造工程进入了逐线完工投产的攻坚阶段。一硅钢改造工程是武钢立足国家能源战略发展和社会节能环保需要实施的重要项目,是武钢钢铁主业四大战略产品基地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一硅钢改造工程投产后,将进一步巩固武钢硅钢“技术领先、质量第一、产能最大、市场份额最高”的世界一流硅钢生产基地的地位。
关键词:
轧制线
,
硅钢
,
工程
,
改造
,
武钢
,
酸洗
,
常化
,
热试
祖国庆
,
张晓明
,
崔毅
材料与冶金学报
双辊连铸技术是冶金及材料领域内的一项前沿技术,对于生产高品质硅钢具有独特优势.本实验研究了一种双辊铸轧w[Si]=4.5%的无取向硅钢,考察其铸态和常化处理后样品的组织、织构及析出相尺寸特征.结果表明:铸带组织以与铸带法向成5 ~20(.)倾角的柱状晶为主,晶内存在少量0.3~0.4 μm的AlN析出相,铸带织构以λ(<0018//ND)织构为主,表层织构漫散.950℃/10 min常化处理后,析出相尺寸增大,表层λ织构增强.
关键词:
双辊连铸
,
无取向硅钢
,
组织
,
织构
,
常化
耿京京
,
于浩
,
范勇斐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研究常化温度对热轧无取向硅钢组织与织构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背电子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不同常化温度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硅钢板在700~850℃温度下常化时,随常化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增大,有利组分α织构增强,不利组分γ织构降低.对比研究了800℃和850℃常化热轧板CSL晶界分布图与取向差分布图,在本文研究条件下,Goss织构易在Σ=3,9的CSL晶界及晶粒取向差为30° ~55°处形成.
关键词:
常化
,
无取向硅钢
,
晶粒尺寸
,
织构
,
CSL晶界
,
取向差
张存来
,
刘海涛
,
张元祥
,
曹光明
,
刘振宇
材料热处理学报
以2.9%Si+0.7%Al无取向硅钢热轧板为初始材料,利用金相显微术、EBSD、XRD对比研究了常化处理/不常化处理对后续组织、织构演变以及磁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常化处理对各厚度层织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化处理改善了冷轧前组织的均匀性并弱化了热轧变形织构。与不常化处理相比,常化处理使最终成品板的晶粒尺寸增大,使各厚度层的γ纤维织构减弱、λ纤维织构增强,从而使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通过适当提高常化处理温度来增大晶粒尺寸,有助于成品板获得更大的晶粒尺寸,并在各厚度层形成更弱的γ纤维织构以及更强的Goss织构、λ纤维织构,使磁性能得到大幅改善。另外,发现在热轧、常化、冷轧、退火板的厚度方向上均存在明显的织构梯度。
关键词:
无取向电工钢
,
常化
,
组织
,
织构
,
磁性能
项利
,
刘昀
,
张晨
,
裴英豪
,
王立涛
,
仇圣桃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常化对CSP流程生产的wSi=1.6%的无取向电工钢组织、织构和成品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SP流程生产,且在相同的冷轧及退火制度下,经1 000℃×2min常化处理的wSi=1.6%的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其最终退火成品的铁损P15/50比不常化试样下降了10.5%,磁感B50比不常化试样提高了2.5%;常化使wSi=1.6%的无取向电工钢成品的平均晶粒尺寸增大,成品铁损P15/50相应减小;同时,常化使wSi=1.6%的无取向电工钢成品中高斯织构的强度增加,γ纤维织构的强度减弱,这有利于成品磁感B50的提高。
关键词:
常化
,
无取向电工钢
,
组织
,
织构
,
薄板坯
,
连铸连轧
薛艳春
,
马良
,
张旭峰
,
张军利
,
尹雪亮
,
岳尔斌
,
张拓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EBSD技术研究了某钢厂厚板坯流程试制的50W270高牌号无取向硅钢980℃常化过程中显微组织及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常化过程是热轧板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的过程,常化使组织均匀化,但厚度方向上始终存在织构梯度.常化过程中再结晶初期形核主要发生在s=0.5层中的{116} <110>变形晶粒上,新晶粒主要织构为{116} <110> ~{001} <110>,再结晶后期形核主要发生在旋转立方织构变形晶粒上,与热轧板织构的区别是s=0.5层出现较强的高斯织构.再结晶形核阶段符合亚晶聚合机理,织构的演变可以解释为再结晶阶段的特殊取向的择优形核和晶粒长大阶段的特殊取向晶粒择优长大.
关键词:
常化
,
织构
,
储能
,
无取向口硅钢
匡元辉
,
陈凌峰
,
张晨
,
罗文彬
,
王现辉
,
胡志远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30342
研究了常化温度、常化时间及常化后冷却速度对Si的质量分数为1.6%的无取向电工钢成品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0~1050℃范围内,随着常化温度的升高,成品铁损先减小后增大,成品磁感应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常化温度为1 000℃时,成品平均铁损最低,平均磁感应强度最高;常化时间从3 min延长到7min时,成品铁损先减小后增大,成品磁感应强度则呈单调下降趋势;随着常化冷却速度的降低,成品铁损先减小后增大,成品磁感应强度则呈单调增大趋势;对于Si的质量分数为1.6%的无取向电工钢,最佳的常化制度为:在1000℃进行常化,时间5 min,常化后空冷.对热轧板进行常化后,热轧板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再结晶和晶粒长大.提高常化温度、延长常化时间、降低冷却速度,都能使常化板晶粒粗化,进而粗化成品板晶粒,改善磁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成品板中析出物主要为AlN和MnS的复合析出物,以及少量的单独析出的AlN和MnS,而常化工艺主要是通过粗化析出相,减少细小析出相数量,从而减少对晶界钉扎作用来改善成品磁性能.
关键词:
常化
,
无取向电工钢
,
组织
,
析出相
董浩
,
赵宇
,
喻晓军
,
连法增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常化温度对冷轧无取向硅钢薄带磁性能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无取向硅钢薄带生产过程中采用常化工艺能够降低高频铁损值,在900~950℃温度范围内常化能够降低成品硅钢中γ织构不利组分的强度,同时提高{100}面有利织构的强度.过高温度下常化会使成品晶粒尺寸偏大,导致涡流损耗增加,对冷轧无取向硅钢薄带的磁性能不利.
关键词:
常化
,
无取向硅钢
,
磁性能
,
织构
,
薄带
董浩
,
赵宇
,
喻晓军
,
连法增
钢铁
通过对取向分布函数(ODF)的分析,研究了无取向硅钢热轧板在常化过程中不同厚度位置的织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热轧板内部在常化过程中发牛再结晶,小同位置的织构变化不同,表层处织构变化不明显,各组分混乱分布且强度不高;1/4板厚处热轧板和常化板的高斯织构都比较强,但900℃常化后高斯织构强度有所降低;中心层常化前后织构发牛明显变化,{111}<112>织构强度增强.
关键词:
织构
,
常化
,
热轧板
,
硅钢
,
无取向
何承绪
,
孟利
,
马光
,
陈新
,
毛卫民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SEM、EBSD技术对低温热轧技术的热轧板和常化板进行了织构研究,并对不同取向晶粒中的粒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常化处理对热轧织构中旋转立方{100} <011>织构强度有一定的减弱;常化后4种不同取向晶粒中的粒子面密度及粒子尺寸存在明显的差异,其粒子面密度分布规律表现为黄铜取向晶粒> Goss取向晶粒>铜型取向晶粒>{100} <011>取向晶粒,且黄铜取向晶粒中的粒子平均尺寸最小,40 ~ 60 nm范围内的粒子也明显多于其他取向晶粒.
关键词:
Hi-B钢
,
热轧
,
常化
,
晶粒取向
,
析出相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