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锋杰
,
吴清剑
,
魏俊超
,
戴延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Zn、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Zn2Al-LDH)/聚乳酸(PLLA)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差示扫描量热(DSC)结果表明,在聚乳酸中加入Zn2Al-LDH,可以提高聚乳酸的结晶温度,加快其结晶速度;在120℃等温结晶时,Zn2Al-LDH可...
关键词:
聚乳酸
,
复合材料
,
结晶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申延明
,
赵晓蕾
,
张僖
,
刘东斌
,
樊丽辉
,
李士凤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4.015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得酒石酸插层 MgAl 水滑石(MgAl-TA LDHs),并进行了 XRD、IR、SEM、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表征。考察了 MgAl-TA LDHs 吸附剂对溶液中Ni2+的吸附能力,探讨了水滑石吸附剂投加量、Ni2+溶液浓度、p H 值以及吸附温度对 Ni2+吸附率的影响,并进行了...
关键词:
水滑石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
酒石酸
,
吸附
,
Ni2+
杜宝中
,
王汝敏
,
陈博
材料导报
首次报道了室温固相法合成纳米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采用XRD、FTIR、TEM分别对样品的物相、形貌、粒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呈针状,长约80nm,宽约10nm.室温固相法合成纳米LDH操作简单、转化率高、污染少,产物粒径小,粒度分布均匀,无团聚现象.
关键词:
纳米粒子
,
室温
,
固相法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郭效军
,
王爱平
,
赵磊华
,
张力
硅酸盐通报
采用室温固相反应结合水热处理制备了纳米层状双金属氧氧化物(LDHs).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TG- DTA)等分析方法对样品的物相、形貌、粒径、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经水热处理后,产品颗粒由不规则的团聚体转化为规则的六方形...
关键词:
纳米粒子
,
室温固相法
,
水热处理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郑怡磊
,
陈晓
,
陈英红
,
王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湿法固相剪切碾磨法(S<'3>M)制备了部分剥离型聚丙烯(PP)/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PP/LDHs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对于聚丙烯,固相剪切碾磨制备的PP/LDHs纳米复合材料可在拉伸强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明显提高其断裂伸长率和...
关键词:
固相剪切碾磨
,
聚丙烯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
纳米复合材料
全贞兰
,
张冬梅
,
侯万国
腐蚀学报(英文)
以锌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为主体, 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 Asp)为客体, 采用离子交换法合成了Asp-LDHs杂化物. 粉末X射线衍射(P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 天冬氨酸成功插入LDHs层间, 形成杂化物. 用胶体沉积技术将杂化物沉积在铜...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
ion exchange method
,
aspartic acid
,
inhibition
全贞兰
,
张冬梅
,
侯万国
腐蚀学报(英文)
以锌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为主体,夭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为客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合成了Asp-LDHs杂化物.粉末X射线衍射(P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天冬氨酸成功插入LDHs层间,形成杂化物.用胶体沉积技术将杂化物沉积在铜基底上,电化学...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
离子交换法
,
天冬氨酸
,
缓蚀
李彦云
,
李松梅
,
刘建华
,
于美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4.13438
实验制备了MgAl-TPN-十二烷基磺酸钠-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TPN-SDS-LDHs,以下简称TPN-SDS-LDHs)纳米杂化物,在醇酸树脂涂层中实现了缓慢且持续释放,提高了TPN的防霉持久性.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将非离子型、难溶性有机防霉剂2,4,5,6-四氯-1,3-苯二...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
十二烷基磺酸钠
,
百菌清
,
缓释
,
防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