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含Cu低碳钢Q&P工艺处理的组织性能与强化机理

闫述 , 刘相华 , 刘伟杰 , 蓝慧芳 , 吴红艳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3.00176

在带钢连续退火实验机上,对一种含Cu低碳实验钢进行了Q&P处理,并使用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室温拉伸实验等手段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富Cu粒子可以在Q&P处理过程中析出,呈圆球形,直径多为9-20 nm,弥散分布于马氏体板条内部.根据Orowan机制,该析出相对强度的贡献量约为134 MPa.同时观察到,铜中残余奥氏体的形貌分布各异,主要有薄膜状、小颗粒状和大块状.实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强塑积可达21.2 GPa.%,抗拉强度达到1326 MPa,延伸率160%,其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主要得益于残余奥氏体的形变诱发相变,即TRIP效应.

关键词: Q&P处理 , 残余奥氏体 , 富Cu粒子 , 强塑积

Q & P热处理工艺对含CuTRI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梁孟甜 , 申勇峰 , 薛文颖 , 卢兴超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60206

随着能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汽车轻量化需求日益迫切,如何通过工艺及成分设计革新、获得兼具高强度和高塑性的钢板尤为重要。尝试将Cu作为合金元素加入TRIP钢中,采用淬火配分( Q&P )工艺对含Cu TRIP钢进行一步法和两步法热处理,通过拉伸试验、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实验手段,对热处理后的组织及性能进行测试和观察,探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步法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两步法处理后不仅包含上述3种组织,还含有贝氏体。一步法处理后,抗拉强度达2200 MPa,拉伸延展率为15%,强塑积为33 GPa ?%;两步法处理后综合力学性能优于一步法,在400℃等温5 min 后,抗拉强度为1300 MPa,拉伸延展率为43%,强塑积超过55 GPa?%。实验钢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得益于铁素体、马氏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合理配比,变形过程中残余奥氏体的相变诱导塑性效应,以及马氏体位错与Cu粒子的交互作用。

关键词: TRIP钢 , Q&P工艺 , 强塑积 , 残余奥氏体 , 富Cu粒子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