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定制热成形车门防撞梁防侧撞性能的有限元模拟

陈鹰 , 张英建 , 王忠林 , 董瀚 , 惠卫军

机械工程材料

根据侧门防撞梁、车门和乘员的位置关系,通过合理布置定制热成形车门防撞梁的强度梯度分布,开发了强度变化的防撞梁;运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防撞梁的静压入试验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比较分析了材料性能均一的抗拉强度为1 700 MPa的马氏体钢、TRIP600钢防撞梁和材料性能梯度分布的定制热成形2 200 MPa马氏体钢+TRIP钢防撞粱的静态侧面防撞性能和安全性能,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性能均一马氏体钢静态压入时的压入量-反作用力曲线的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证明了有限元模拟的正确性;与两种性能均一的防撞梁相比,定制热成形车门防撞梁兼具较佳的静态侧面防撞性能和安全性能.

关键词: 定制热成形 , 侧门防撞梁 , 有限元模拟 , 静态侧面抗撞性能 , 安全性能

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刘伶 , 张乃庆 , 孙克宁 , 杨同勇 , 朱晓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锂离子电池作为可靠的能源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型电源驱动设备,但由于热稳定性引起的安全问题,其使用在大型电池特别是用于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方面受到限制.本文从锂离子电池材料和制作工艺两个方面分析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因素,并进一步分析锂离子电池组安全性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安全性能 , 热稳定性 , 影响因素

4种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廖文明 , 戴永年 , 姚耀春 , 易惠华 , 熊学

材料导报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从4种正极材料的安全性能、循环性能、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评述了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发展起的作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钴酸锂和镍酸锂将依然会占据着小型电池市场的地位,而锰酸锂和磷酸铁锂将会促进大型电池市场的发展.此外,纳米技术在动力电池上的应用也将给电池带来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正极材料 , 安全性能 , 循环性能 , 纳米技术

载银氧化物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柳清菊 , 隆泉 , 张瑾 , 赵景畅 , 王毓德 , 吴兴惠

功能材料

研究了以SiO2、CaO、Al2O3为载体的银型无机抗菌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无机抗菌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均为7.5×10-5(对大肠杆菌、黄色葡萄球菌);在安全性方面,对大、小白鼠的急性经口毒性的LD50>10000mg/kg,亚急性毒性试验的无异常、无作用的量为100mg/kg*d;以CaO为载体的抗菌材料,银离子的较佳掺入量为4%~8%,较佳的烧结温度范围为1000~1200℃.

关键词: 无机抗菌材料 , 抗菌性能 , 安全性能

强力安全的无机抗菌功能材料

柳清菊 , 王毓德 , 赵景畅 , 项金钟 , 吴兴惠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2.01.013

通过对无机抗菌材料的载体、抗菌金属离子及制备工艺的研究,获得了抗菌率高且又安全的系列无机抗菌材料,其中有能耐1350°C高温的无机抗菌材料.试验表明,该无机抗菌材料对大肠杆菌、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均为75ppm,对大、小白鼠的急性经口毒性的LD50>10000mg/kg,亚急性毒性试验的无异常、无作用的量为100mg/kg.d.

关键词: 无机抗菌材料 , 抗菌性能 , 安全性能

轨道交通中等车速下轨道减振器刚度范围选择研究

张喆玉 , 段勇奇 , 瞿连辉 , 王安斌

材料开发与应用

针对轨道交通车辆在以中等车速120 km/h和140 km/h运行时轨道动态响应较大的问题,采用特征频率分析及动态位移限定等方法对该工况下轨道减振器(轨道扣件)的刚度进行合理设计,并在选择的刚度范围内对车辆、轨道的安全性能及动态响应进行校核.通过计算得到适合的扣件垂向刚度范围为17-25 kN/mamn,且在此范围内车辆脱轨系数及倾覆系数都小于0.8.与普通型扣件相比,在1-80 Hz范围内,道床在减振扣件(GJ-32)系统中的垂向总Z振级降低8.7 dB,地基垂向总Z振级降低5.7 dB.

关键词: 轨道减振器 , 动态响应 , 安全性能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