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新
,
袁万明
,
刘向伟
中国稀土学报
为了解吉林夹皮沟金矿带的成矿期次,利用稀土元素的示踪性,对夹皮沟金矿带含矿石英脉、花岗岩及变质地层斜长角闪岩等21个样品进行稀土元素含量测定.测定结果表明,石英脉∑REE=19.12 x 10-60~147.57×10-6,δEu =0.61 ~ 1.22,平均值0.89,具弱的负Eu异常;太古代花岗岩∑REE=121.40×10 -6~157.32×10-6,δEu =0.87~1.09;中生代花岗岩∑REE =69.78×10-6 ~90.95×10-6,δEu=0.94~ 1.02,LREE/HREE比值分别为11.51~ 14.12和14.16 ~16.73,后者轻重稀土分馏程度略高于前者;变质围岩∑REE=22.40×10-6~275.86×10-6,δEu =0.75~5.79,平均值2.30,具明显的正Eu异常.三者都具有轻稀土富集的平滑稀土配分模型.结合其区域地质背景、流体包裹体和稀土元素特征,得出夹皮沟金矿存在两期成矿作用,分别对应于太古代成矿花岗岩岩浆作用及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岩浆作用.太古代首次富集成矿,中生代燕山期叠加成矿并扩大成矿规模,成矿时代分别为2475 ~ 2469 Ma和170 ~160 Ma;结合稀土特征研究及包裹体研究,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流体为主,遭受轻微地层变质热液混染,中生代成矿流体混染作用更强烈.
关键词:
夹皮沟金矿带
,
稀土元素
,
成矿流体
,
成矿期次
王文武
,
殷茜
,
程新民
,
代军治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05.002
通过对夹皮沟地区下戏台、小北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两矿床矿石石英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在下戏台金矿床矿石石英中发育CO2包裹体,含CO2三相、气液两相及单液相包裹体等4种类型的原生包裹体,各类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18.2℃~429.8℃,盐度为4.2%~10.8%,成矿流体为不混溶NaCl-H2O-CO2热液体系类型;而小北沟金矿床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及单液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3.5℃~272.2℃,盐度为3.3%~9.6%,成矿流体属NaCl-H2O热液类型.由包裹体所反映的两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差异,表明其来源不同,这进一步证实了前人提出的该区存在两种类型矿床的认识.
关键词:
夹皮沟金矿带
,
流体包裹体
,
矿床成因
李跃东
,
张继武
黄金
doi:10.11792/hj20161105
夹皮沟金矿带处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与吉黑造山带结合部的台区边缘构造活动带上,区内金矿床主要产在夹皮沟花岗岩-绿岩带和哑铃状钾质花岗岩之间的断裂带中。根据近几年在夹皮沟区域的勘查工作成果,以新探获的蚀变岩型金矿体(带)为研究对象,认为区内发现的蚀变岩型金矿体(带)多与区域韧性剪切带上下盘边界平行,且与含有硅化、绢云母化的绢英岩密切相关,金矿化主要受晚期脆-韧性剪切作用控制,并对未来的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夹皮沟金矿带
,
蚀变岩金矿体(带)
,
找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