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光
,
陈大明
,
仝建峰
,
李宝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文研究了Al2O3掺杂YSZ料浆的流变性质,并采用水基注模凝胶法制备大尺寸薄片材料,对其微观组织进行分析,并对力学性能和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Al2O3的掺入大大降低了YSZ料浆的粘度,改善了YSZ料浆的可浇注性.另外,Al2O3与ZrO2在1600℃烧结不发生固溶反应,主要作为第二相分布在晶界和晶内.少量Al2O3的掺入不仅可以提高YSZ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而且可以提高YSZ的电导率.Al2O3含量为1%时,1000℃时电导率达到最大值0.15 S/cm.
关键词:
水基注模凝胶
,
大尺寸
,
薄片
,
电导率
王兵
,
梅军
,
李力
,
季锡林
,
冉均国
,
苟立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3.01.007
为了解决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生长速率慢、沉积尺寸小的难题,自行研制了适宜于大尺寸金刚石膜高速生长的电子辅助热灯丝式化学气相沉积(EAHFCVD)装置,通过反应气体中加氧将碳源浓度提高到10%以上,并优化反应压力与直流偏流密度二参数间的匹配,研究了该装置的生产特性,同时利用SEM、XRD和Raman光谱对沉积的金刚石膜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装置高质量金刚石膜的沉积尺寸可达100 mm以上,生长速率达到约10 μm/h的水平,并制备出100 mm×1.5 mm的完整金刚石自支撑膜片,该技术可满足产业化生产的要求.
关键词:
热灯丝
,
CVD金刚石
,
大尺寸
,
高速生长
李启军
,
范开春
,
王琪
,
黄思原
,
赵世强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2.01.019
针对大尺寸薄壁TC4钛合金筒体旋压成形,分析了工件质量影响因素,并研究了旋压成形典型缺陷成形机理和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旋压道次和变形量对工件质量影响显著,旋压道次增多,变形量过大,工件精度降低;采用微扩径反旋、坯料分区温度控制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旋压过程中易出现的壁厚和直径超差、反挤、鼓包等缺陷.
关键词:
钛合金
,
大尺寸
,
薄壁
,
无焊缝
,
旋压
,
缺陷
殷志昂
,
朱延娟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12.02.001
针对大尺寸复合材料薄膜表面信息采集,提出一种组合式测量方法,将摄影测量系统与三维扫描系统结合,进行数据采集和拼合,从而完成模型重建.首先通过CCD相机对布置在物体非接触表面的标记点和编码标记点完成区域定位,根据基于SVD分解的配准算法,通过若干区域的公共编码标记点使区域数据拼合到全局坐标系统.将三维扫描仪测得的局部数据通过标记点在区域坐标系统中定位,根据配准算法完成局部数据在区域坐标系统下的拼合,进而配准到全局坐标系统.对整体优化配准后的数据进行曲面重构以及平面度分析等进一步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区域和局部拼合误差合理.
关键词:
大尺寸
,
信息采集
,
SVD分解
,
数据拼合
,
模型重建
宫波
,
沈定中
,
任国浩
,
张海斌
,
殷之文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2.02.004
报道了大尺寸Y:PbWO4晶体的坩埚下降法生长工艺,讨论了影响晶体生长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消除晶体开裂、抑制晶体组分过冷的工艺措施,成功地生长出无宏观缺陷的大尺寸Y:PbWO4晶体,尺寸达52mm×52mm×250mm.同时,对实验样品沿晶体生长方向不同部位的横向透过率及发射光谱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坩埚下降法生长的大尺寸Y:PbWO4晶体具有较好的光学均匀性.
关键词:
大尺寸
,
Y:Y:PbWO4晶体
,
生长
,
均匀性
郝冬晶
,
钱可元
,
罗毅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12605.0598
基于白光LED侧入式背光结构,设计了多光源四边入射、导光板厚度为4 mm、对角线为1.066 8 m 的液晶背光模组,采用导光板底面印刷网点的方法导出光线.针对大尺寸导光板网点设计复杂、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光线模拟耗时的缺点,采用简化的光源仿真模型,减少了仿真计算时间,网点在实际模型下依然有效;同时采取了网点自动优化技术,通过优化使导光板的效率和均匀度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亮度均匀度达到了90%,光能利用效率在50%左右.采用相同方式设计了对角线为1.422 4 m的液晶背光模组,亮度均匀度可达90%,光能利用率在50%左右,总耗时1h,较普通方法减少了优化时间.
关键词:
大尺寸
,
背光源
,
导光板
,
网点
,
LED
李小哲
,
胡跃辉
,
吕国强
,
于芳芳
,
刘志民
,
丁小宇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3.0410
为了设计大尺寸的红外触摸屏,解决大尺寸情况下触摸信号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触摸屏的驱动电路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系统的测试与分析.在电路设计中,采用普通的中小功率管:三极管、达林顿管、MOSFET管等,调整电路参数充分发挥管子的性能,使电路的瞬态发射功率从传统的几百毫瓦提升到几千毫瓦.最后,基于PIC32MX440F256H对实验方案进行了测试,并与传统的驱动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红外发射传感器驱动电路的最高瞬态电流达到500 mA,功率达到2 500 mW,远远大于普通驱动电路125mA的电流;接收传感器驱动电路能够准确无误的接收每个发射传感器的光信号并完整输出相应的电信号.该方案能够有效的驱动大尺寸红外触摸屏,提高了瞬态发射功率,降低了整体功耗,提升了系统信噪比.
关键词:
大尺寸
,
多点触摸
,
红外发射电路
,
红外接收电路
艾雨
,
刘利萍
,
周纪登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53002.0202
通过对大量显示不均样品进行分析,找到了显示不均产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并基于分析结果设计了改善显示不均的实验.通过分析发现:显示不均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重力引起的柱形隔垫物位置偏移;根本原因是柱形隔垫物尺寸太小,周边没有可以阻挡柱形隔垫物位置偏移的金属线.实验结果显示:用盒子运输面板,或缩短面板在卡夹中的放置时间,可有效改善显示不均,但不适用于量产;此外,增大柱形隔垫物尺寸,从而减小柱形隔垫物周围空间可从根源上改善显示不均.通过将柱形隔垫物的尺寸由15μm 增加到23μm,显示不均的不良等级由 Level 4降为 Level 2.5,不良得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
大尺寸
,
显示不均
,
柱形隔垫物
,
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