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峰
,
肖新颜
,
蔡锡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1,4-丁二醇(BDO)和环己醇为致孔剂,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反应性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进行原位自由基聚合,利用相分离法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能的多孔聚合物涂层.考察了EDMA和BDO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通过接触角(CA)、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涂层的疏水性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涂层的疏水性分别随着EDMA和BDO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当ω(EDMA)=25%及ω(BDO)=25%时,涂层表面具有微/纳米复合结构,其静态水接触角(CA)和滚动角(SA)分别为153.8°和4°,不同pH条件下涂层均显示良好的耐酸碱盐效果.
关键词:
超疏水
,
多孔聚合物
,
相分离
,
致孔剂
,
接触角
卢建军
,
李慧敏
,
刘妙青
功能材料
以3,5-二氨基苯甲酸与线性低聚物聚乙二醇单甲醚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了接枝单体。以接枝单体、3,5-二氨基苯甲酸以及均苯四甲酸二酐在非水乳液体系中发生聚合反应,经过两步亚胺化及热处理得到了多孔聚酰亚胺微球。通过实验确定了接枝单体的最优反应条件:酸醇摩尔比为1.3,催化剂、携水剂的用量与醇的质量比分别为4%、130%,反应时间为6h。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接枝单体在聚酰亚胺中浓度从20%~40%,粒径逐渐增大,粒径范围为9.5~15.7μm;而玻璃化温度从210℃降至178℃;同时在接枝单体浓度为40%时得到了孔结构,比表面积为148cm3/g;通过控制热处理时气体压力可以控制孔结构大小。
关键词:
多孔聚合物
,
聚酰亚胺微球
,
接枝单体
,
相分离
雷晓强
,
赵国宏
,
王仲来
,
龚成科
,
蒋生祥
,
陈立仁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3.02.024
采用全新的两步原位合成法,制备高效一体化U型多孔层聚合物颗粒PLOT Pora-U毛细管色谱柱.先将带有双活性反应基团的γ-三甲氧基硅丙基异丁烯酸酯中的CH3-O-Si-基团与石英毛细管内壁表面的Si-OH反应,在石英毛细管内壁键合上带有活性基团的中间有机层,再原位合成多孔聚合物.该色谱柱具有良好的惰性和较强的分离能力.与一般的商品化PLOT-U色谱柱相比,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色谱柱最高使用温度提高了20 ℃,达到210 ℃,对强极性物质、强活性化合物、永久性气体以及低碳化合物有较好的分离.
关键词:
气相色谱
,
原位聚合
,
多孔聚合物
,
毛细管色谱柱
李营
,
韩晗
,
袁金芳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9.039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合成了不同嵌段比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St-b-PVP)。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 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PSt-b-PVP与添加剂在选择性溶剂中进行自组装,然后采用水洗除去添加剂,得到聚合物孔结构。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研究聚合物孔材料的形态和尺寸。探讨了添加剂,温度,溶剂和嵌段比对孔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含—OH 官能团或者单体本身为添加剂可以减小孔径,采用易挥发溶剂有利于孔的形成,降低温度有利于孔径尺寸减小,亲疏水嵌段为 PSt101-b-PVP79有利于小尺寸孔的形成。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
,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
自组装
,
添加剂
,
多孔聚合物
夏钟福
,
王丽
,
李军
材料导报
综述了几种电活性聚合物近年来的迅猛发展状况.其中之一是空间电荷型聚合物压电膜,例如聚丙烯蜂窝膜(PP cellular)和聚四氟乙烯多孔膜(porous PTFE),它们呈现出高达200~600pC/N的压电d33系数.另一类是经缺陷结构修正的弛豫铁电聚合物偏氟-三氟乙烯共聚物,它们在150MV/m的电场作用下可能诱导出约5%的禹应变量和1J/cm3的高弹性能密度.而全有机复合材料则呈现出十分高的介电系数(>900),和在13MV/m的较低电场下形成的2%的高应变量及接近1GPa的高弹性模量.
关键词:
多孔聚合物
,
驻极体
,
偏氟-三氟乙烯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