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凝胶注模法制备多孔碳化硅支撑体

卞强 , 张晗宇 , 范益群

膜科学与技术

以大颗粒碳化硅(SiC)为陶瓷骨料,采用凝胶注模法制备支撑体生坯,原位反应烧结制备大孔径、高渗透性的多孔SiC陶瓷支撑体,主要考察了有机单体含量和烧结制度对高温气固分离用陶瓷膜支撑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有机单体含量有助于SiC颗粒稳定分散在悬浮液中,提高烧结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均可增加SiC颗粒的氧化程度,在1 550℃时,XRD图谱显示莫来石相生成,支撑体的抗弯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采用凝胶注模法制备的生坯在1 550℃,保温4h烧结后具有良好的性能:抗弯强度为20.4 MPa,孔隙率为37%,平均孔径为23 μm,气体渗透率为2.01×10-12 m2.

关键词: 多孔碳化硅陶瓷 , 凝胶注模 , 原位反应 , 高温气固分离

真空烧结SiC多孔陶瓷的组织与性能

尚俊玲 , 陈维平 , 李元元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8.04.014

以SiC为主要原料,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造孔剂,分别以Al2O3-Y2O3和Al2O3-高岭土为烧结助剂,在1550℃真空烧结制备出孔洞均匀的SiC多孔陶瓷,研究了造孔剂和烧结助剂对其抗折强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造孔剂用量的增加,气孔率和线收缩率提高,抗折强度下降.对于经预氧化处理以Al2O3-Y2O3为助烧剂的样品,因发生低温液相反应烧结,其结构致密,气孔率较小,线收缩率和抗折强度较高;而在以Al2O3-高岭土为助烧剂的样品中发生固-固反应,其结构疏松,因而线收缩率和抗折强度较低.但是这种疏松结构有利于热应力的释放,使样品具有较高的抗热震性能.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 多孔碳化硅陶瓷 , 显微组织 , 性能

液相渗硅法制备多孔Si/SiC生物形态陶瓷

罗民 , 李燕 , 侯广亚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12.005

榉木经高温热解转化为生物碳模板,经液相渗硅反应(LSIP),在1 550 ℃、渗硅1.5 h、1 700 ℃抽真空排硅制备了保持木材微观结构的多孔Si/SiC生态陶瓷.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压汞技术对样品的物相构成、显微结构和孔径分布进行了测试分析. 利用阿基米德法和三点弯曲法测定了多孔陶瓷的气孔率、密度和弯曲强度. 结果表明,最终产物由主晶相β-SiC和少量Si组成,控制高温排硅时间可以得到孔隙率为16%~32%的多孔Si/SiC生态陶瓷,可调控其产物的相组成和力学性能. 对LSIP工艺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多孔碳化硅陶瓷 , 生物模板法 , 液相渗硅反应 , 显微结构 , 力学性能

造孔剂对多孔碳化硅陶瓷制备工艺和抗弯强度的影响

李红伟 , 王伟 , 郭亚杰 , 耿刚强 , 金海云

机械工程材料

研究了造孔剂石墨和淀粉对多孔碳化硅陶瓷制备工艺和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中含有碳和SiO2等成分,碳在高温烧结过程中因氧化而排出,较好地保留了气孔,SiO2补充了烧结助剂,降低了烧结温度;而淀粉在烧结过程中氧化完全,烧结温度偏高;将质量分数分别为70%的碳化硅、20%的石墨和10%的烧结助剂混合成型后,在空气中于1 270℃烧结2h可制备出开孔率为43.8%、抗弯强度为19.6MPa的多孔碳化硅陶瓷.

关键词: 多孔碳化硅陶瓷 , 烧结 , 造孔剂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