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港
,
张伟钢
,
唐建
,
严俊
,
李浩璇
,
张刚生
功能材料
研究发现牡蛎白垩层是一种天然方解石质多孔微结构材料,并以其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90℃水浴、常压条件下与磷酸氢二铵溶液反应生成羟基磷灰石.产物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常压下反应15min就出现了羟基磷灰石.48h后白垩层几乎完全转化为羟基磷灰石,并且生成的羟基磷灰石仍完好的保留原多孔微结构.这种转化是通过两种历程完成的,即方解石表面的溶解-重结晶及其内部的固态局域规整离子交换反应.
关键词:
白垩层
,
多孔微结构
,
羟基磷灰石
,
水热反应
,
反应历程
胡亚才
,
范利武
,
俞自涛
,
黄君丽
,
田甜
,
方梦祥
,
岑可法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落叶松和红松的试样进行了剖面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图片显示在木材内部有非常明显而规则的多孔结构.通过实验测量了不同含水率的木材试样在20~200°C范围内的导热系数,并根据其多孔结构的特点对木材的传热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微结构的不同对其传热特性有显著影响,木材多孔部分在整个传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木材的传热特性随着其多孔部分的孔隙分布和孔隙大小的不同而变化,在相同含水率的情况下,孔隙率高而孔隙小的木材传热能力较弱.
关键词:
木材
,
多孔微结构
,
导热系数
,
含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