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杰胜
,
刘维民
,
吕晋军
,
王静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粉末冶金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一种在高温下具有良好摩擦学性能的Fe-Mo-(MoS2/PbO)自润滑材料,考察了其在室温和600℃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揭示了Fe-Mo-(MoS2/PbO)高温自润滑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摩擦和高温氧化作用,该类材料在600℃下磨损表面的复合润滑膜(由PbMoO4、Pb、Fe2O3和Fe3O4组成)是其具有良好自润滑性能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高温自润滑材料
,
复合润滑膜
,
钼酸铅
,
摩擦学特性
曹磊
,
万勇
,
高建国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6.10.013
目的 提高干摩擦条件下45#钢表面的减摩耐磨性能.方法 采用FeCl3与HCl混合刻蚀液对45#钢表面进行化学织构化处理,并在织构表面涂覆MoS2形成复合润滑薄膜.通过摩擦磨损实验,评价了表面织构以及复合润滑薄膜的减摩耐磨特性,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痕进行分析.结果 进行化学织构化处理后,45#钢表面形成了均匀的微坑结构及由点蚀产生的孔洞结构,表面粗糙度Ra上升到了0.89 μm,与未刻蚀的样品相比,刻蚀后表面的摩擦系数降低了23%,其摩擦过程也更稳定.这可能是由于刻蚀后产生的微坑与点蚀孔洞结构能够捕获磨屑,减少磨粒磨损.在经化学刻蚀后的织构表面上构筑了MoS2薄膜,与未刻蚀的样品相比,这种表面的摩擦系数得到了极大的降低,能达到0.1左右,其耐磨寿命也得到了极大的延长,磨痕宽度也有了明显的降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刻蚀后产生的微坑与点蚀孔洞结构存储的固体润滑剂,在摩擦过程中由对偶件带入摩擦区域进行了有效润滑.结论 化学刻蚀形成的表面织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45#钢表面的摩擦学性能,涂覆MoS2形成的复合润滑膜能够极大地降低45#钢表面的摩擦系数并大大延长其耐磨寿命.
关键词:
化学刻蚀
,
表面织构
,
固体润滑剂
,
复合润滑膜
,
摩擦
,
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