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宁
,
李宁
,
谢金平
,
李树泉
,
范小玲
,
黎德育
电镀与涂饰
以聚乙二醇(PEG)和嵌段聚合物L64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金相显微照片和循环伏安溶出法(CVS)研究了镀液中Cl-浓度对填孔镀铜的影响.研究发现,PEG对铜离子沉积的抑制作用受强迫对流与Cl-浓度的影响,对流越强,PEG的抑制作用越强;在30~180mg/L范围内,随着Cl-离子浓度的增加,填孔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且Cl-浓度越高,PEG的抑制作用越弱.L64对铜离子沉积的抑制作用不受对流强度及Cl-离子浓度的影响,在20~120mg/L内,填孔率随着Cl-离子浓度的增加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L64对铜离子沉积的抑制作用远大于PEG.在提高镀液填孔效果方面,L64比PEG有更优秀的表现.
关键词:
盲孔
,
填充
,
电镀铜
,
循环伏安溶出
,
聚乙二醇
,
嵌段聚醚
,
氯离子
,
对流
张栋
,
张文静
,
乐永康
,
李炼
材料保护
为了提高铝合金表面耐磨性能并降低摩擦系数,对其进行自润滑表面处理.利用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磨的特性及多孔的形貌,研究制备既具备高耐磨性又具有大孔径的阳极氧化膜工艺,并采用超声处理结合热浸渍的方法向纳米孔中填充聚四氟乙烯(PTFE)润滑颗粒.通过对草酸、磷酸+有机酸和草酸+磷酸+柠檬酸3种体系的氧化液制备出的氧化膜性能的比较,选用草酸、磷酸、柠檬酸的混合酸对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形成了厚为28.2um,维氏硬度为236.4的硬质氧化膜,其氧化膜孔径大小约为90 nm.经过润滑颗粒填充处理和热处理之后在铝合金表面制备出了结合良好的自润滑膜,其表面摩擦系数为0.135.该表面处理方法实现了铝合金表面的自润滑.
关键词:
阳极氧化膜
,
铝合金
,
纳米孔
,
热浸渍
,
填充
,
自润滑
,
摩擦性能
李霞
,
马希骋
,
李士同
,
温树林
材料导报
综述了碳纳米管的结构、制备、生长机理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以碳纳米管为模板,对其进行填充、掺杂或包覆制备其他新型一维纳米材料这一国际前沿课题的研究进展,指出碳纳米管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结构
,
制备
,
生长机理
,
掺杂
,
填充
,
包覆
郑强
,
税波
,
沈烈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基体为多组分高分子的填充型导电复合材料中存在"双逾渗"行为,能有效地降低导电填料的逾渗阈值,克服由填料含量过高而导致的材料加工性和力学性能下降的缺点,并能削弱材料的负温度系数(NTC)效应.本文基于国内外炭黑(CB)填充多组分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对CB分布、多组分高分子基体对材料体系导电性的影响、导电机理以及电导-温度依赖性等方面进行评述.
关键词:
炭黑
,
填充
,
多组分聚合物
,
导电性
,
逾渗行为
苏庆梅
,
钟国
,
李洁
,
杜高辉
功能材料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以乙醇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前驱物,对二氯苯为添加剂,制备了Fe/Fe3C纳米线填充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并通过SEM、XRD、HRTEM等分析方法对产物的形貌和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二氯苯对碳纳米管的填充起决定作用,产物中Fe/Fe3C纳米线填充率可达33%;使用该复合材料制备的吸波涂层在厚度为2mm、频率为4.5GHz时有强吸收峰,厚度增加时吸收峰往低频方向移动,表明此材料有望在低频段实现对电磁波的有效吸收。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填充
,
化学气相沉积法
,
Fe/Fe3C纳米线
方征平
,
俞晓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VLDPE/Mg(OH)2(100/160,质量比)体系中加入具有不同玻璃化温度的两种聚丙烯酸酯包覆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四氢呋喃刻蚀前后的试样,证实了包覆剂分布在填料颗粒与PE的界面.动态力学研究表明,填料使PE的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上升,而加入高分子包覆剂后,当温度低于包覆剂的玻璃化温度时使储存模量略有增加,而在温度高于其玻璃化温度时使储存模量下降.
关键词:
聚乙烯
,
氢氧化镁
,
填充
,
界面
,
包覆剂
默丽敏
,
王锡臣
,
王佩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淀粉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树脂的新工艺.结果表明,在淀粉接枝丙烯酸的共聚物中填充一定量的糊化淀粉,进行热交联,由于二者的协同作用,使树脂的吸水率不仅不降低而且还略有提高.树脂中淀粉含量明显增加,成本大幅度降低,有利于高吸水树脂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淀粉
,
丙烯酸
,
接枝共聚
,
填充
,
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