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兴颖
,
王树众
,
徐东海
,
郭洋
,
公彦猛
腐蚀与防护
采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对316L不锈钢网状试样和块状试样在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城市污泥环境中的腐蚀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的腐蚀程度随氧化系数的提高而加剧,碱性条件下网状试样表面有富含Mo和Ni的丝状无机盐生成。与网状试样不同,块状试样在高氧化系数和酸性条件下均表现出点蚀形貌,在酸性条件下腐蚀速率最高达0.17mm/a,经历高氧化系数(2.0)、酸性(pH=5.2)和碱性(pH=10.05)条件下分别腐蚀10h后,块状试样表面呈现点蚀形貌,表层氧化物主要为Fe3O4-NiFe2O4。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SCWO)
,
城市污泥
,
腐蚀
,
316L不锈钢
鲁文杰
,
张新爱
,
李昌烽
,
申建忠
,
蒋玉香
,
黄陈勇
分析化学
doi:10.11895/j.issn.0253-3820.160023
利用树枝状分子-金纳米粒子复合物修饰电极和金纳米粒子标记物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污泥中大肠杆菌的检测。首先在玻碳电极表面电聚合对氨基苯甲酸,通过共价作用结合第Ⅳ代氨基末端的树枝状分子(G4-PAMAM),并在其内部载入金纳米粒子,制备修饰电极(GCE/p-ABA/PAMAM(AuNPs)),用于固定大肠杆菌。采用硫堇作为电活性物质包被金纳米粒子,用于标记二抗制备金纳米粒子标记物(Ab2-Au-Th)。通过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将一抗、金纳米粒子标记物依次修饰在电极表面,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硫堇产生的电流信号,实现对大肠杆菌的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响应电流与大肠杆菌浓度的对数在1.0×102~1.0×106 cfu/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0 cfu/mL(S/N=3)。利用本方法检测污水处理厂的不同污泥样品中的大肠杆菌,回收率为89.4%~105.8%。
关键词:
城市污泥
,
大肠杆菌
,
树枝状分子
,
功能化金纳米粒子
,
电化学免疫传感
成岳
,
郭磊
,
王群
硅酸盐通报
本文以城市污泥和絮凝污泥为主要原料,石英和煤炭为辅料制备多孔陶瓷.通过均匀试验设计,系统研究各因素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找出回归方程和最佳工艺条件.多孔陶瓷制备的优化配方为:城市污泥为16.67%,石英为33.33%,絮凝污泥为25%,煤炭量为25%,煤炭颗粒为0.1 ~0.9 mm,转化时间为150min,烧成温度为1230℃.由最优配方所制备的多孔陶瓷的吸水率为57.2%,显气孔率为60.89%,体积密度为1.065 g/cm3,抗压强度为1.8 MPa,耐酸性为97.1%,耐碱性为98.3%.
关键词:
城市污泥
,
多孔陶瓷
,
制备工艺
,
均匀实验设计
裴会芳
,
张长森
,
陈景华
硅酸盐通报
在研究分析城市污泥和煤矸石理化特性的基础上,以城市污泥和煤矸石为原料、稻壳作为造孔剂制备轻质烧结砖.结果表明,当城市污泥用量在50%时,随着污泥的增加,烧结砖的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逐渐减小,而气孔率和吸水率逐渐增大;当污泥用量超过50%范围后,随着污泥的增加,烧结砖的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反而有所增大,吸水率和气孔率相应明显减小.当煤矸石∶污泥=60∶40时,外掺6%和10%稻壳时,相应轻质烧结砖的抗压强度为10.27 MPa和4.44 MPa,分别达到承重墙体材料和非承重墙体材料抗压强度的国家标准要求.污泥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经过高温焙烧,形成稳定的固溶体,不会造成对人体及环境危害.
关键词:
城市污泥
,
煤矸石
,
稻壳
,
轻质烧结砖
林子增
,
黄瑛
,
谢文理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增刊(Ⅰ).020
为明确陶粒制备工艺的烧成温度范围,考察焙烧机制,进行了不同温度污泥烧制页岩陶粒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艺控制参数耐火度:Al2O3 +SiO2/Fe2O3+CaO+MgO+Na2O+K2O可以表征混合料烧成开始温度;1000℃以下烧制陶粒的孔径分布为单峰曲线,1050~1100℃烧制陶粒的孔径呈现双峰结构,焙烧机制对陶粒孔隙分布有如下影响:提高焙烧温度,峰值孔径增大,延长焙烧时间,峰值孔径相对位置增加;XRD分析表明,陶粒主要晶相为石英和蓝晶石,在1050℃以上烧结,孔分布出现双峰曲线,可能与氧化铁分解有关.
关键词:
城市污泥
,
陶粒
,
烧结温度
,
焙烧机制
张长森
,
徐鹏
,
冯厚坤
,
季佩伟
硅酸盐通报
以粉煤灰、城市污泥为主要原料,研究了膨润土的添加量对多孔陶瓷的抗折强度、气孔率、体积密度、线收缩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膨润土掺量的增加,样品的抗折强度和线收缩率增大,但是显气孔率和吸水率降低;膨润土的掺量对样品的孔结构分布和形貌也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膨润土
,
粉煤灰
,
城市污泥
,
多孔陶瓷
肖和莲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5.04.021
研究了在氨三乙酸(NTA)存在下,痕量锰(Ⅱ)在HAc-NaAc介质中对高碘酸钾氧化亮绿SF的褪色反应有强的催化作用,催化程度与锰(Ⅱ)量在一定范围内线性相关,据此建立了新的测定痕量锰(Ⅱ)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反应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50 nm,方法检出限为0.060 μg/L,Mn(Ⅱ)量在0~0.006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用于测定城市污泥中微量锰,获得满意结果.
关键词:
城市污泥
,
锰
,
催化光度法
,
亮绿SF
吕清刚
,
李志伟
,
那永洁
,
包绍麟
,
孙运凯
,
贺军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0.15 MWth CFBC试验台上混烧城市污泥与煤,当城市污泥的含水率和混烧率分别变化在30%~60%和25%~100%之间时,可以实现稳定燃烧.分析了炉膛温度和城市污泥混烧率对NO和N2O生成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焚烧氮含量很高的城市污泥过程中,通过适当提高炉膛温度,可以控制N2O的生成,但是NO的生成浓度主要与混烧率有关.
关键词:
CFBC
,
城市污泥
,
N2O
,
NO
曲烈
,
王渊
,
杨久俊
,
王丽娜
,
王光月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06.029
按质量比为m(污泥):m(盐渍土):m(蒙脱土)=75:20:5的配比,将料球分别烧至1000℃、1050℃、1100℃和1150℃,研究了焙烧温度对污泥陶粒烧胀过程和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100℃时陶粒的主晶相是石英、蓝晶石和钙长石,1150℃时陶粒的主晶相是莫来石、石英和蓝晶石.莫来石是由蓝晶石转化而来,在高温时形成富硅铝和富钙的液相以及二液分相现象,最后生成莫来石、玻璃体和钙长石.陶粒烧胀的原因是在还原气氛下发生铁碳反应.陶粒内部形成玻璃体为主体,中间有莫来石增强相的结构,陶粒断面形成致密结构和均匀的封闭孔.
关键词:
城市污泥
,
陶粒
,
焙烧
,
微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