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秋冬
,
顾永杰
,
戴虹
,
颜文英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7.01.009
晶粒的几何特征度量是金属性能分析的重要基础.文章对钢金相图像中晶粒的晶粒度、面积、直径、均匀度和晶界的光滑度等进行了定义,指出用晶粒的平均面积或平均直径来表征晶粒度或晶粒尺寸,用面积和直径与它们各自的平均值的偏差程度来估算晶粒的均匀度,用晶界跟踪的方向数来估算晶界的光滑度,最后给出了它们相应的估算公式.文章描述的晶粒几何特征度量方法为金属显微图像的更深入分析,如对金属晶粒度的评级、机械性质的分析等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钢显微图像
,
晶粒
,
晶粒度
,
均匀度
,
光滑度
张健
,
黄伯云
,
李益民
,
李笃信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快淬法和雾化法制得的2种不同形貌的NdFeB磁粉,以尼龙12作粘结剂,研究了注射成形粘结磁体的混炼过程.结果表明:混合料的均匀度与混合时间的关系近似符合Boltzmann方程,磁通热损失率近似符合指数函数,混合料的流变符合假塑性流体的特征;平均粒度相当的粉末、雾化粉的临界充填率、初始均匀度和充分混合后的均匀度都高于快淬粉;相同剪切速率下,雾化粉的粘度远比快淬粉低.
关键词:
注射成形粘结磁体
,
粉末Nd-Fe-B
,
均匀度
,
流变特性
,
混炼
李锐
,
高家诚
,
范科
功能材料
为了提高镁-锰中间合金中锰元素的利用率,制备具有高耐腐蚀性、力学性、焊接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的新型镁合金,应用搅拌铸造法制备了含锰量超过10%(质量分数)的中间合金.通过试验,获得了兼顾锰含量以及锰元素均匀度的工艺,Mn粉末粒径为150.00~68.18μm,搅拌4min,铜模空冷,感应熔炼炉工作功率为12.5kW.通过理论研究,发现了锰粉末粒径太小导致中间合金锰含量下降的原因;阐明了细锰粉和铜模冷却能提高中间合金中锰均匀度的机理.
关键词:
镁-锰中间合金
,
搅拌铸造
,
高含锰量
,
均匀度
付云伟
,
张龙
,
倪新华
,
刘协权
,
冉超
复合材料学报
由于工艺特殊性,一些陶瓷材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孔隙、夹杂等缺陷,且孔隙、夹杂大多分布不均匀,而这种不均匀性对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根据分布不均匀性特点,以陶瓷材料中孔隙分布为例,定义了均匀度对孔隙分布的不均匀性进行量化,提出了利用图像处理确定均匀度的方法.根据图像处理结果,将材料分为富含孔隙的等效基体相和不含孔隙的等效颗粒相,利用相互作用直推估计(IDD)法研究了材料强度随均匀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孔隙分布均匀度对材料强度有较大影响,孔隙分布的均匀度越小,材料强度越低,并且在均匀度低于0.2时造成强度的剧烈降低,当均匀度大于0.5时,对材料强度的影响很小.
关键词:
陶瓷
,
孔隙
,
均匀度
,
图像处理
,
强度
梁萌
,
王国宏
,
范曼宁
,
郭德博
,
刘广义
,
马龙
,
王良臣
,
李晋闽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7.01.009
三基色LED背光源是成就高品质液晶显示器的关键技术之一,其色域是传统CCFL背光源的150%以上.其中直下式背光源具有结构简单、光利用率高的特点,是目前大尺寸液晶显示背光源的首选,但是由于没有导光板,直下式背光源的光均匀性变得较差.通过对LED光场分布的模拟和分析,得出了一种新型LED光场分布设计,对由此光场分布的三基色LED组成的66 cm(26 in)背光源模拟表明,该背光源在未加扩散膜前,灯箱厚度为20~28 mm时,亮度均匀度大于83%,△U'V'值在0.01左右;加上扩散膜之后,灯箱厚度为20 mm时,均匀度可达到89.58%,△U'V'值达到0.004 1.
关键词:
背光源
,
LED
,
直下式
,
均匀度
陈永鹏
,
叶勤
,
栗万里
,
唐振方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9.02.009
采用体散射导光板模拟设计软件设计了LCD体散射导光板的有关参数,根据设计要求制备了体散射材料及导光板样品,对导光板样品的视角和光学均匀度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表明,所制备的体散射导光板样品的出射光主要分布在偏离出光面法线一定角度的方向上,具有良好的光学均匀度.样品的实际测试结果和软件模拟的结果相近.
关键词:
体散射
,
导光板
,
视角
,
均匀度
王帅
,
李荣玉
,
陈秀锦
,
陆俊彪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9.06.015
从分析直下式LED背光的基础结构入手,对传统的矩阵LED背光布局方式进行数学建模.针对该布局方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正三角阵LED背光布局模型,通过对比分析,证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减小混光"盲区"比例,提高均匀性.通过Lighttools仿真软件证明了该新型结构的有效性:当灯腔高度为20 mm时,新型正三角阵结构的均匀性为90.79%,相比于传统矩阵结构的88.77%,提升幅度达到2%;在LED间距较密的情况下,新型正三角阵结构的均匀性相比传统结构而言优势并不明显,仅有不到1%的提升;随着灯腔高度的提升,新型正三角阵结构相比传统结构的优势逐渐缩小,当达到24 mm时,均匀性的提升仅有0.3%.
关键词:
LED背光
,
直下式
,
新型正三角阵列
,
均匀度
何晓祥
,
吴大鸣
,
郑秀婷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22702.0153
基于Light Tools光学分析软件分析了光在球形微结构扩散板和圆锥及金字塔两种非球形微结构扩散板内的传输过程,比较了球形微结构扩散板和非球形微结构扩散板的均匀度和透光率;进一步分析了金字 塔非球形微结构的顶角γ和切削量H对扩散板均匀度和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字塔非球形微结构扩散板的均匀度高于圆锥非球形微结构和球形微结构两种扩散板的均匀度,透光率介于圆锥非球形微结构扩散板和球形微结构扩散板之间.金字塔非球形微结构顶角γ越大,透光率越高,当γ=100°时,扩散板的综合光学性能最好,透光率达82.1%,均匀度达82.4%;切削量H越大,透光率越大,均匀度先增大后减小,当H=0.04 mm,扩散板的综合光学性能最好,透光率为84.2%,均匀度为86.2%.
关键词:
球形微结构
,
圆锥非球形微结构
,
金字塔非球形微结构
,
透光率
,
均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