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越
,
刘金星
,
陆贵荣
,
刘大庆
,
蒋星
工程热物理学报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只能反映构件表面信息和温度场分布,为了探测构件内部发热源,提出了红外与X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红外图像做灰度化处理.然后采用Laplace金字塔融合算法对红外与X光配准图像进行融合,利用YIQ空间变换将红外图像的温度颜色信息迁移至金字塔融合图像上.最后,对工作状态下的电路板和充电器采用信息熵、标准差、平均梯度进行了融合图像质量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金字塔融合图像在评价参数上与红外图像相比均有提高,且平均梯度提高了137.20%,从而图像清晰度得到较大改善.融合后的彩色图像既包含了构件的温度分布,同时也能反映构件内部结构.进而可根据融合图像的温度场判断和分析内部热辐射源.
关键词:
红外图像
,
X光图像
,
热源探测
,
Laplace金字塔变换
,
图像融合
刘斌
,
彭嘉雄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5.02.006
提出了基于区域的小波多尺度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对参加融合的两幅图像进行小波多尺度分解,得到两个金字塔结构.对于金字塔的每一层分解,使用"区域象素聚类"的方法生成标签图像,利用标签图像,对两金字塔各层的三个高频细节分量按区域能量取大的规则,形成融合二值决策图,每层分解对应一个二值决策图.利用每一层的二值决策图对相应层的细节分量进行融合,最后重构.并采用均方根误差对该方法进行了客观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对多聚焦图像有较好的融合效果,其融合性能比基于窗口能量取大的单个象素的小波图像融合方法和文献[3]提出的融合方法的融合性能都好.
关键词:
图像处理
,
图像融合
,
图像分割
,
小波变换
,
能量
刘斌
,
彭嘉雄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5.03.009
提出了基于一类新的小波具有紧支撑、对称性和正交性、伸缩矩阵为(20 02)的非张量积小波的图像融合新方法.首先根据非张量积小波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4通道4× 4对称滤波器组的设计方法,并用此方法设计出一组具有上述性质的非张量积小波4× 4滤波器组,利用此滤波器组对参加融合的图像进行滤波;然后对低频部分采用取均值、高频部分采用基于局部窗口能量取大的融合算法对滤波后的图像进行融合;最后重构.并采用熵、交叉熵、互信息、均方根误差和峰值信噪比等指标对该方法的融合性能进行了客观评价.对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远红外图像与近红外图像、航空图像和卫星图像、多聚焦图像等其它多类图像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有较好的融合效果,可得到无边缘失真的融合结果图像,其融合性能比采用同样融合算法的张量积Haar小波的融合方法的融合性能好.
关键词:
信息光学
,
图像融合
,
非张量积小波
,
小波帧变换
,
能量
汪晓波
,
刘斌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4.03.001
提出了一种多分辨奇异值分解(MSVD)的新框架,并把它应用于多聚焦图像融合中.基于分块算法原理,利用奇异值分解获得具有不同分辨率的一幅近似和三幅细节图像.结合重构算法,给出了图像的融合框架.对比基于离散小波变换(DWT)的融合算法,基于MSVD的融合效果更好,而且MSVD的基向量只依赖于图像本身而不像小波需要固定的基.采用客观性能指标对结果图像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图像表现出良好的视觉效果,清晰度和空间频率都有很大提高.
关键词:
图像处理
,
图像融合
,
多分辨奇异值分解
,
多聚焦图像
,
小波变换
,
清晰度
顾思思
,
宋梅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6.01.004
针对传统小波变换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块方向性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将输入的图像均匀划分成多个子块,并通过训练确定每块图像的方向性小波;利用块方向性小波对图像进行稀疏变换得到稀疏系数,对融合系数进行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并采用仿真实验对算法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图像融合算法,如DTC、FFT和DWT等,本算法无论是在近物图像、遥感图像还是红外线图像上,其信息熵和平均梯度等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指标都更优,使图像融合过渡效果更加自然.同时其图像融合速度更快,可以满足图像处理系统实时性的需求.
关键词:
图像融合
,
稀疏表示
,
几何方向
,
块方向性小波
胡倍倍
,
吕浩杰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7.03.005
为了提高偏亮和偏暗图像的增强效果,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直方图均衡化和SSR算法相结合的灰度图像增强方法.对原始图像进行改进直方图均衡化增强,提取低频分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与高频分量融合;对原始图像进行SSR算法增强;将得到的2个图像进行加权融合.结果表明:新方法得到的图像比原始图像细节特征突出,视觉效果明显改善;对比度和信息熵得到提高、亮度得到调整.在医学X射线图像上验证了其可行性,与其他增强算法相比,新方法更有利于图像的准确分析.
关键词:
图像处理
,
图像增强
,
直方图均衡化
,
SSR算法
,
图像融合
邵明省
,
杜广朝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22706.0837
针对量子化算法对图像融合的缺点,提出量子克隆多宇宙算法.首先对量子克隆、变异和选择变换获得新的量子群,然后将宇宙各自独立化并且内部为并行拓朴结构,采用量子旋转门更新量子宇宙个体,宇宙之间联合交叉,实现信息的交流,最后给出了图像融合流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准确地融合图像中的特征,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图像处理算法.
关键词:
多宇宙
,
并行
,
量子克隆
,
图像融合
李新娥
,
班皓
,
任建岳
,
金龙旭
,
李国宁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2.0286
在小波包域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图像融合和双水印算法.首先,利用HIS变换和小波包变换将多光谱和全色图像分解为多个高低频子带,根据小波包域系数特点,低频部分采用基于区域平均能量加权算法的规则进行融合,高频部分采用绝对值取大的规则进行融合.然后,在高低频图像融合系数分别嵌入一个水印,低频水印利用了离散余弦变换的聚能去相关能力,高频水印利用了图像纹理子块特征.最后,对嵌入的双水印融合图像进行攻击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融合图像在保留多光谱图像光谱信息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空间分辨率;加水印的融合图像具有良好的不可视性和鲁棒性.
关键词:
图像融合
,
数字水印
,
小波包变换
,
离散余弦变换
,
HIS变换
孙永明
,
吴谨
,
刘劲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3.0461
测量矩阵是压缩感知理论的三大核心部分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压缩感知理论在图像融合领域的应用.针对随机测量矩阵不易硬件实现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仅由-1、0和1三个值组成的测量矩阵,并利用基于Gram矩阵的优化方法使其尽可能地与稀疏变换矩阵不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矩阵不仅能提高重构图像的PSNR (Peak Signal toNoise Ratio),而且将其应用于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融合中,在采样率仅为非压缩域50%的情况下仍能取得较好的融合效果.
关键词:
图像融合
,
压缩感知
,
测量矩阵
,
Gram矩阵
陈广秋
,
高印寒
,
段锦
,
韩泽宇
,
才华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53001.0126
为了提升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区域奇异值分解的自适应PCNN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利用局部区域奇异值构造局部结构信息因子,作为PCNN对应神经元的链接强度.经过PCNN点火处理,获得源图像的点火映射图,通过比较选择算子,选择源图像中明显特征部分生成融合图像.采用多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实验,并对融合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主观和客观评价上均优于已有文献的一些典型融合算法,可获得更好的融合效果.
关键词:
图像融合
,
奇异值分解
,
局部结构信息因子
,
点火映射图
,
链接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