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琦
,
刘洪喜
,
周荣
,
张晓伟
,
曾维华
,
蒋业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6 kW多模横流CO2激光器在45钢表面熔覆了Ni60CuMoW合金粉末,并对熔覆涂层进行了回火处理。通过OM、XRD、SEM、EDS和电化学综合测试系统等手段分析了激光功率和回火复合处理对熔覆层组织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熔覆层与基体呈良好的冶金结合,熔覆层组织致密。熔覆层主要由富含Ni的基体相γ(Ni,Fe)、固溶体(Ni,Cu)、化合物Ni31Si12、BCr、Cr5 B3、BNi3、FeNi3和M23 C6(M=Cr、Ni、Fe)等组成。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熔覆层与基体间的过渡区域更加平滑。试样耐蚀性随激光功率的降低而增强,腐蚀电位明显正移,腐蚀电流密度降低近2个数量级。对单道涂层试样,回火处理后的耐蚀性好于回火前,而多道熔覆层的耐腐蚀性又优于单道。
关键词:
激光熔覆
,
回火处理
,
多道涂层
,
微观组织
,
耐蚀性能
王申存
,
张鸿
,
华沂
,
吴益文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10.05.006
对20CrMn5渗碳钢齿轮进行回火热处理来模拟再制造过程中的受热情况,热处理条件为350 ℃保温20 min后空冷,对3个试样分别处理1次、3次和5次.结果显示保温后渗碳层的残余奥氏体完全分解,马氏体发生了回复;齿轮的硬度降低,且渗碳层比心部硬度下降程度大.350 ℃回火过程中温度是组织和性能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处理3次、5次的结果与处理1次的没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
回火处理
,
渗碳钢
,
齿轮
,
组织
,
硬度
,
再制造
顾建
,
符寒光
,
雷永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观察含硼中碳高铬铸铁在铸态和不同回火温度下的显微组织,并使用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计测试硬度,研究了含硼中碳高铬铸铁在铸态和不同回火温度下组织和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含硼中碳高铬铸铁铸态组织由奥氏体、马氏体和M7C3 (M =Cr、Fe)组成.经回火处理后,基体中奥氏体数量减少,析出二次碳化物并转变成马氏体.经530℃+ 500℃二次回火后,洛氏硬度和显微硬度值分别为57.4 HRC和596.7 HV,以显微组织和硬度为评价标准时,此为实验条件下最优.
关键词:
中碳高铬铸铁
,
回火处理
,
显微组织
,
硬度
杜忠泽
,
何涛
,
符寒光
,
伍来智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5-8192.2007.06.001
利用等通道弯曲挤压的方法得到的晶粒平均尺寸大约为0.15μm的超细晶2J4合金试样,然后分别在590℃,600℃,610℃下进行30min回火,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超细晶2J4磁滞合金磁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生影响的机理.最后讨论了在不同温度的回火过程中大量马氏体的转变,碳化物的析出对磁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2J4磁滞合金
,
超细晶粒
,
回火处理
,
等通道弯曲挤压
程秀
,
胡树兵
,
宋武林
,
黄齐文
,
王海群
,
章硕
,
李振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优化的等离子束工艺参数对无限冷激铸铁表面进行合金化强化处理,并经650℃高温回火处理,获得高硬度、耐磨的合金化层组织.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对等离子束合金化层进行分析,并对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合金化层与基体之间实现了冶金结合,并形成了以莱氏体、马氏体、碳化物为主的显微组织,合金化层的细晶强化和回火弥散析出强化等强化作用,使显微硬度高达1200 HV0.2,合金化加回火处理后的耐磨性相对于基体提高了大约2倍.
关键词:
等离子束表面合金化
,
回火处理
,
显微组织
,
显微硬度
,
耐磨性
崔剑
,
雷玉成
,
岳加佳
,
桑静
,
朱强
,
路言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增刊(Ⅰ).025
研究了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 TIG焊接接头(焊缝和热影响区)在500℃静态饱和氧浓度液态铅铋共晶体(LBE)中的腐蚀行为.未热处理的焊接接头腐蚀时间为200和400 h,回火处理的焊接接头腐蚀时间为400 h.研究发现,钢中有明显的元素的溶解,所有试样表面均形成了具有保护作用的双氧化层,外氧化层为疏松多孔的 Fe3 O 4,内氧化层为致密的 Fe-Cr 尖晶石,没有发现 Pb、Bi 渗透进基体材料.回火处理可有效提高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焊缝耐蚀性低于热影响区.
关键词:
CLAM 钢
,
TIG
,
铅铋共晶体
,
腐蚀
,
回火处理
黄贞益
,
肖亚
,
侯清宇
,
王萍
,
章小峰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40636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为改善T91组织性能而利于后期加工,利用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及显微硬度试验等手段,研究分析300~780℃不同回火温度及回火冷却速度下T91钢的组织及硬度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300~400℃回复程度低,硬度难以降低;500 ~600℃为碳化物析出敏感区间,大量碳化物在基体弥散析出,在此区间硬度较高且有上升趋势;随着温度从600升高到780℃,碳化物沿晶界充分析出,硬度降低.随着回火冷却速度的增加,硬度逐渐降低,以5℃/min缓慢冷却经过500 ~600℃敏感区间,碳化物弥散析出,基体硬度较高;以780℃回火保温和较快冷却速度(50℃/min)进行冷却处理后,快速通过碳化物析出敏感区间,碳化物在基体析出少,硬度明显降低,综合性能满足后续加工.
关键词:
T91钢
,
回火处理
,
硬度
,
弥散强化
王芳
,
余圣甫
,
黄林兵
,
戴明辉
,
行舒乐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1.04.014
研制了一种焊接工艺性优良的埋弧堆焊用高合金钢耐磨硬面药芯焊丝,并对试样进行回火处理、环境扫描电镜分析、洛氏硬度测量及磨粒磨损实验,研究了焊态及不同回火温度下堆焊层的组织、硬度、耐磨性.实验表明:堆焊层组织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堆焊层硬度分布均匀,回火温度在500℃左右时,堆焊层硬度最高,达到55~56HRC;堆焊层金属在450~500℃温度范围内回火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稳定性.
关键词:
高合金钢
,
硬面药芯焊丝
,
回火处理
,
堆焊层性能
张永健
,
周超
,
惠卫军
,
陈思联
,
董瀚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恒载荷延迟断裂实验、氢热分析(TDS)等实验方法,研究了一种低碳Mn-B系超高强度热成形钢板在淬火态(950℃×20 min水冷)及不同温度回火态的氢致延迟断裂行为.结果表明,实验钢在淬火态的延迟断裂抗力最低,进行回火处理能够使其耐延迟断裂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200℃回火处理时,可使实验钢在强度降低幅度很小的情况下,获得最高的延迟断裂抗力;回火温度过高如400℃回火时,由于强度降低幅度过大,其延迟断裂抗力反而有所降低,但仍然明显高于淬火态.SEM断口观察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实验钢缺口拉伸试样裂纹源区的断裂机制由淬火态沿晶断裂为主的脆性断裂逐渐向回火态的准解理或韧窝断裂为主的延性断裂转变.TDS实验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实验钢室温氢的扩散系数降低;实验钢在腐蚀液中以临界应力加载后非扩散性氢含量明显提高,其中淬火态试样的氢含量最低,200℃回火试样的氢含量最高.
关键词:
低碳Mn-B钢
,
超高强度钢板
,
氢致延迟断裂
,
回火处理
,
氢热分析
崔君军
,
陈礼清
,
李海智
,
佟伟平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625
对3.55C-1.95Si-0.36Mn-3.58Ni-0.708Cu-0.92Mo-0.65Cr (质量分数, %)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实施等温淬火及不同温度的回火热处理工艺, 采用OM, EPMA, SEM, TEM以及XRD研究了回火温度对等温淬火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的组织演变过程的影响, 并对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结果表明, 回火过程组织演变的物理机制包括孪晶马氏体及其位错亚结构的回复与再结晶软化、残余奥氏体分解、马氏体中过饱和碳的脱溶与相变以及共晶渗碳体的转变等过程. 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 等温淬火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基体的显微硬度和宏观硬度及抗压强度逐渐降低. 在450 ℃回火后, 共晶渗碳体的显微硬度出现最低值, 其原因是, 在此温度下共晶渗碳体的亚片层有α相析出, 此时, 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的压缩率最高, 塑性提高; 在600 ℃回火时, 其力学性能明显恶化. 在干砂/橡胶轮磨损条件下, 450 ℃回火后的等温淬火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磨损形貌观察表明, 其磨损机制为塑性变形疲劳磨损和显微切削, 塑性变形疲劳机制对耐磨性的贡献大于切削破坏机制, 在450 ℃回火析出的弥散Mo2C对耐磨性也有一定贡献.
关键词:
贝氏体球墨铸铁
,
等温淬火
,
回火处理
,
组织演变
,
力学性能
,
磨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