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木材纤维素微纳米纤丝化学镀银工艺优化

王宇 , 黄金田

电镀与涂饰

为了提高木材纤维素微纳米纤丝化学镀银层的均匀性和包覆率,探究了氢氧化钠与硝酸银摩尔比、反应温度和乙醇用量对木材微纳米纤丝化学镀银增重率的影响.基于单因子试验分析结果,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木材微/纳米纤丝表面化学镀银的条件,得到化学镀银增重率的三次多项式.对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得到其可决系数为0.988 4,说明该模型能够较显著地拟合上述3个因素对木材微/纳米纤丝化学镀银增重率的影响,最佳化学镀银工艺参数为:氢氧化钠与硝酸银摩尔比1.75,反应温度35℃,乙醇质量分数15%.该条件下由此模型预测的化学镀银增重率为333.67%,试验验证得到的增重率为332.89%,说明响应面法的优化合理可行.此时木材微/纳米纤丝表面的化学镀银层包覆完整、均匀.

关键词: 木材 , 纤维素 , 微纳米纤丝 , 化学镀银 , 增重率 , 优化 , 响应面法 , 回归模型

X65管线钢连续冷却转变实验研究及动力学模型

余万华 , 陈龙 , 徐绿婷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热膨胀仪对X65管线钢进行了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的研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在不同冷速下的显微组织,得到了实验钢种的连续冷却组织转变规律。在冷却速度为0.9~9℃/s范围内观察到较明显粒状贝氏体组织。采用回归方法,建立了相变温度-冷速关系模型和冷速为0.03℃/s时的相变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验值有较好的吻合。

关键词: X65 , 连续冷却转变 , 组织 , 回归模型

Q235B热轧板冲击功人工神经网络与线性回归预报模型的比较

许兴 , 李苹 , 罗光国

钢铁研究

为了对第四钢轧厂生产的Q235B热轧板的常温夏比冲击吸收功进行预报以指导生产,根据冲击吸收功与化学成分、板的终轧厚度、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延伸率间关系的研究,分别用神经元网络法和回归法开发了预报Q235B热轧板冲击功的2种模型.研究发现,神经元网络模型预报结果和实测值吻合较好.在给定化学成分、成品厚度和实测力学性能的条件下,该模型预报Q235B热轧板的常温冲击吸收功准确度较高.

关键词: 回归模型 , 人工神经网络 , BP算法 , 冲击功

基于FEM的INCONEL625难变形合金大型厚壁管挤压极限图研究

党利 , 杨合 , 郭良刚 , 石磊 , 郑文达 , 张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基于DEFORM-2D有限元平台,以INCONEL625难变形合金大型厚壁挤压管为研究对象,通过虚拟正交与回归分析,研究了工艺参数坯料预热温度(P)、模具预热温度(M)、挤压速度(V)、摩擦因子(F)、挤压比(λ)和模具几何结构参数凹模半角(β)、凹模圆角(R1,R2)、工作带长度(L)对该过程挤压力峰值和模口管材温度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P,F,Vβ,λ5个参数对挤压力峰值和模口管材温度峰值的影响较为显著;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了挤压力峰值和模口管材温度峰值与上述5个主要参数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并通过该回归数学模型以额定挤压力200 MN和模具出口管材最高温度1250℃为条件确定了5个主要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F=0.01~0.02; V=100~200 mm/s; P=1000~1250℃;β=35°~50°;λ=4.5~7;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个影响显著参数下的INCONEL625难变形合金大型厚壁管挤压极限图,并阐明了该挤压极限图的制作原理和应用.经验证,该挤压极限图是可行的.

关键词: INCONEL625难变形合金 , 大型厚壁管材 , 挤压力峰值 , 模口管材温度峰值 , 回归模型 , 挤压极限图

中厚板轧制过程智能化温度预报模型

谭文 , 刘振宇 , 支颖 , 吴迪 , 郑芳 , 王巍

钢铁研究学报

采用有限元(FEM)程序模拟计算了中厚板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得到与实测温度符合甚好的模拟结果.以模拟计算结果为基础,建立了BP神经网络和回归温度预报模型.采用两种模型对中厚板热轧过程中轧件表面温度变化情况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神经元网络模型的预报值较回归模型更接近FEM模拟计算值和实测值,可将神经元网络模型应用于中厚板轧制过程中轧件表面温度变化的在线预报.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模型 , 回归模型 , 在线温度预报 , 中厚板轧制

离子交换法制备硅溶胶工艺的优化

郑典模 , 陈创 , 屈海宁

硅酸盐通报

文章讨论以水玻璃为原料,采用正交法和回归模型优化硅溶胶制备工艺.在硅溶胶增长阶段,当硅溶胶滴加液滴加速率0.555 mL/cm3·min,反应时间7h,滴加液与底液用量比20∶1时,所得碱性硅溶胶产品平均粒径在7.7~8.3 nm之间,浓缩后产品中SiO2的质量浓度可达35%,产品存放一年未见凝胶形象,稳定性好.

关键词: 正交法 , 回归模型 , 离子交换法 , 硅溶胶

H13钢表面激光熔覆H13合金涂层质量研究

叶四友 , 刘建永 , 杨伟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08.015

目的:研究获得高质量H13激光涂层的工艺。方法以H13合金粉末为熔覆材料,在H13钢退火基体表面制备H13合金涂层,采用均匀设计试验,利用金相法检测涂层的几何形貌参数,得到涂层宽度回归模型,并验证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涂层的显微组织形貌,对涂层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显微硬度计测试涂层截面的显微硬度分布。对涂层气孔、裂纹和成分偏析进行分析。结果扫描速度22 mm/s ,激光功率1300 W,送粉速率21 g/min时,H13合金涂层与基体呈良好的冶金结合,涂层内组织均匀致密,无裂纹缺陷,截面显微硬度约600~699HV,是H13基体硬度的2.4~3倍。扫描速度14 mm/s ,激光功率1400 W,送粉速率42 g/min 时,涂层的截面显微硬度约为669~698HV,是基体的2.85~3倍。结论在两种工艺条件下,均能获得质量较优的H13合金涂层。

关键词: 激光熔覆 , H13合金涂层 , 几何形貌 , 均匀设计 , 回归模型 , 显微硬度

输气管道腐蚀速率的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方法

周慧 , 王晓光 , 张有君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根据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和良好的函数逼近特性,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灰色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组合的输气管道腐蚀速率预测模型.此组合模型将最佳组合权重隐含在网络的连接权中,兼具灰色预测、回归预测和神经网络预测的优点,克服了原始数据少,数据波动大对预测精度的影响,也增强了预测的自适应性,在客观地反映输气管道腐蚀速率变化趋势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实例分析,表明预测值与实际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腐蚀速率 , 灰色模型 , 回归模型 , 神经网络 , 组合预测

镁渣木质素纤维复合抹灰砂浆的干燥收缩特性

崔自治 , 韩东 , 宁涛 , 卢振东

硅酸盐通报

为有效与充分利用镁渣,提高抹灰砂浆的抗裂性,以水胶比、镁渣掺量、外加剂掺量和木质素纤维掺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方案L16 (45),试验研究了镁渣木质素纤维复合抹灰砂浆的干燥收缩特性.应用正交试验理论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及其显著性,微观分析法揭示了镁渣和木质素纤维的减缩机理,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抹灰砂浆干燥收缩变形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镁渣和木质素纤维对砂浆的干燥收缩变形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镁渣的微膨胀效应、木质素纤维的保水和拉结效应是使砂浆干燥收缩变形减小的主要内在机制;砂浆干缩变形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关键词: 抹灰砂浆 , 干燥收缩 , 回归模型 , 镁渣 , 木质素纤维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