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涛
,
王炎
,
尤宏
,
梁志华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4.05.019
利用自制的有机硅树脂胶粘剂和粉状活性炭制成活性炭涂层萃取头.该萃取头富集能力强,对氯仿、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4种卤代烃化合物的富集率达到13.8~18.7倍;热稳定性好,最高使用温度可达290 ℃;使用寿命长,250 ℃解吸条件下可反复使用140次以上.上述4种化合物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表明,方法的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008~0.05 μg/L.采用该萃取头对含有该4种卤代烃化合物的实际水样进行了SPME-GC分析,4种化合物的回收率为95.5%~104.6%.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
固相微萃取
,
活性炭
,
涂层
,
氯仿
,
三氯乙烯
,
四氯化碳
,
四氯乙烯
刘志刚
,
赵耀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四氯化碳作为工质,流经内径分别为0.168 mm、0.399 mm、0.799 mm不锈钢管及内径分别为0.242 mm、0.315 mm、0.520 mm石英玻璃管,测量压降与流量的关系,从而获得摩擦因子f与雷诺数Re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雷诺数Re小于1600~1800时,除内径为0.168 mm的不锈钢管外,别的内径的微管内的摩擦因子与经典层流理论值几乎一致,而内径为0.168 mm的不锈钢管由于更大的相对粗糙度(8%~10%左右),其f值比经典理论值高约5%~10%左右.当雷诺数Re越过1800时,f的值明显偏离经典层流理论值.
关键词:
四氯化碳
,
压降
,
流量
,
摩擦因子
房江华
,
杨科芳
,
胡富陶
催化学报
研究了Fe(acac)3-Al(i-Bu)3-CCl4 (acac=乙酰丙酮)催化体系对马来酸酐(MA)与降冰片烯(NBE)交替聚合反应的催化性能. 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在单体比为1∶1时,共聚物中MA和NBE的含量分别为52.2%和47.8%. 凝胶渗透色谱结果表明共聚物分子量分布窄. 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 MA与NBE共聚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反应,其表观活化能为74.3 kJ/mol.
关键词:
乙酰丙酮铁
,
三异丁基铝
,
四氯化碳
,
马来酸酐
,
降冰片烯
,
共聚反应
何英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10.02.016
在自制的冷凝回流浸取装置中,用四氯化碳浸取试样中的游离硫,过滤后将滤液浓缩至石英舟中,于1000℃管式炉中通氧气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以淀粉吸收液吸收,用碘量法测定.对CCl_4浸取游离硫的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浸取温度、CCl_4的用量、浸取时间、称样量(硫量)以及在浸取过程中溶液的搅拌程度对测定结果都有影响.实验选用在60 mLCCl_4中加入1~5 g试样,于80℃恒温水浴上加热回流15~20 min的条件下进行浸取.方法用于二硫化钨中游离硫质量分数为0.65%~2.42%的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1.3%~2.7%之间.
关键词:
二硫化钨
,
游离硫
,
四氯化碳
,
碘量法
吴亚东
,
张华威
,
贺金梅
,
白永平
,
黄玉东
,
程照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NO2作为氧化剂,探索了氧化体系中不同溶剂(CCl4和Freon-113)对再生纤维素的选择性氧化的影响。采用FT-IR等测试手段表征了氧化再生纤维素的结构,证明了两种体系均在再生纤维素的C6位置发生了氧化,而且均具有很高的选择性。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氧化再生纤维素的羧基含量逐渐增加,而聚合度逐渐降低;反应时间为24h时,两种体系的氧化产物的性能均可以满足可吸收止血材料的要求。但是NO2/Freon-113体系的氧化程度要比NO2/CCl4体系对应的氧化程度低。因此相对于NO2/Freon-113体系,NO2/CCl4体系更高效。
关键词:
再生纤维素
,
氧化
,
二氧化氮
,
四氯化碳
,
氟利昂-113
苏得生
,
牛文琪
,
刘升
,
沈成银
,
黄超群
,
王鸿梅
,
江海河
,
储焰南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3.02.003
利用紫外光照射金属表面产生电子作为离子源,建立了一套光电子源离子迁移谱仪,由于卤化物具有较强的吸附电子能力,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卤化物的检测.使用CCl4样品,得到了该装置的离子峰强度、半峰宽、分辨率随迁移管电场、离子门脉宽、离子门电压的变化关系,并进行了简单的理论分析.兼顾离子峰强度与分辨率,得到了优化的实验参数,在该参数下CCl4的检测限达到4 ppb,线性范围跨越2个数量级.
关键词:
光谱学
,
离子迁移谱
,
光电效应
,
光电子源
,
四氯化碳
张东宝
,
李明时
,
鲁墨弘
,
朱建军
,
单玉华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745
制备了Al2O3负载Pt单金属催化剂和负载Pt-Cu双金属催化剂,比较了二者不同还原温度对其催化CCl4氢化脱氯反应性能的影响. 单金属Pt催化剂上主要生成CHCl3,而双金属Pt-Cu催化剂上产物随催化剂制备时的还原温度不同而异,当催化剂经400 ℃用H2还原后产物主要为CHCl3,而当催化剂经800 ℃用H2还原后产物主要为CCl2CCl2. 由于CCl4氢化反应是强放热反应,催化剂表面局部过热使得在反应中生成的C2等产物聚合结焦,覆盖了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导致催化剂失活. 因此,通过加入甲醇作为稀释剂以带走部分反应热可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 同时也降低了CHCl3的选择性,提高了CCl2CCl2的选择性.
关键词:
Pt/Al2O3
,
Pt-Cu/Al2O3
,
四氯化碳
,
氢化脱氯
朱一明
,
张豪
,
张军
,
米刚
,
宋帮才
,
杜西刚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7.02.160251
以贵金属M(=Pd,Pt)为主要活性成分,掺加过渡金属Fe和Ni作为助剂,采取浸渍和氢气还原法制备了椰壳活性炭(ACcs)负载的单元金属(M/ACcs)、二元金属(M-Ni/ACcs、M-Fe/ACcs)和三元金属(M-Ni-Fe/ACcs)系列催化剂;通过CCl4液相催化加氢制氯仿反应考察了这些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Pd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Pt基催化剂,但后者对氯仿的选择性优于前者;在前5h加氢反应时段,两系列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Pd-Ni-Fe/ACcs> Pd-Fe/ACcs> Pd/ACcs> Pd-Ni/ACcs和Pt/ACcs≈Pt-Fe/ACcs> Pt-Ni/ACcs> Pt-Ni-Fe/ACcs;总体上,引入Fe对于催化性能的改善效果要优于Ni,Ni的单独引入则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催化活性.综合考量成本、活性和选择性等因素,优选Pd-Ni-Fe/ACcs作为催化剂,在393 K下反应5h,可实现CCl4 97.6%的转化率以及接近100%氯仿的选择性.
关键词:
四氯化碳
,
氯仿
,
液相加氢
,
Pd/Pt催化剂
,
催化性能
,
转化率
曲广淼
,
梁爽
,
丁伟
,
赵娜那
,
薛春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6.003
以四氯化碳(CCl4)为引发剂,Cu0粉/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Me6-TREN)为催化体系,在水溶液中实现了丙烯酸钠(NaAA)和丙烯酰胺(AM)的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SET-LRP),得星形二元共聚物P(AM-co-AA).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失活剂用量及引发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Star shaped-P(AM-co-AA)黏均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引发温度为25.0℃,物料摩尔比为单体∶Me6-TERN∶CCl4∶CuCl2∶Cu0=680∶0.75∶1.25∶0.35∶0.7(其中,m(AM)∶m(NaAA)=4∶1)时,即AM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7.5%,NaAA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7.5%,引发剂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105%,催化剂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0224%,失活剂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024%时,所得聚合物产品相对分子质量最高,达到331万.
关键词:
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
,
星形聚合物
,
丙烯酰胺
,
四氯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