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孟伦
钢铁钒钛
介绍了采用LF炉工艺生产低硫高强耐候钢的炉外精炼处理技术及其综合应用,以及为经济高效生产该系列钢所开发的新材料 (钒钛微合金化包芯线) 的使用情况.生产实践表明,通过选择合理的脱硫工艺和采用新型的微合金化技术,LF炉工艺生产的低硫高强耐候钢的成品成分(S、V、Ti、N、Ca等)稳定,产品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均较为优良.
关键词:
耐候钢
,
炉外精炼
,
精炼渣
,
渣洗
,
吹氩
,
钙处理
,
碱度
李有奇
,
于华财
,
寇志奇
,
赵继增
,
华远才
钢铁钒钛
利用水模型模拟了本钢炼钢厂精炼过程的吹氩工艺,研究了优化吹氩孔布置方案对钢液混合效果的影响,以及吹气量大小对混匀时间以及夹杂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极圆以外区域可以找到比现行吹氩位置混匀效果更优的双气孔吹氩孔布置方案,混匀时间明显缩短;当吹气孔位于钢包底部1/2R半径上时,两个气孔夹角为30°吹气效果最优;当吹气孔位于钢包底部2/3R半径上时,气孔夹角为150°吹气效果最优;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位于1/2R圆上的双透气砖组合的混匀效果整体上优于位于2/3R圆上的双透气砖组合;钢包底吹氩时的透气量大小要适中,气量过大时对提高溶液混合效果贡献不大,且气量过大会产生明显的卷渣现象.
关键词:
钢包
,
吹氩
,
透气砖
,
水模型
,
优化
,
混匀时间
丰文祥
,
陈伟庆
,
赵继增
钢铁
通过水模型模拟实验,选用苯胺模拟夹杂物,有机硅油模拟中间包渣,研究了中间包吹氩去除夹杂物的效果;通过刺激-响应法测定中间包吹氩RTD曲线,探讨了中间包吹氩去除夹杂物的过程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间包吹氩条件下,活塞区体积分数最大的吹氩位置不一定会得到最大的夹杂物去除效果,在注流区附近吹氩,不但可以提高气泡捕捉夹杂物颗粒的概率,而且促进了夹杂物颗粒相互碰撞长大,去除夹杂物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
中间包
,
水模型
,
吹氩
,
夹杂物
,
RTD曲线
郑淑国
,
朱苗勇
钢铁
基于相似理论,选择乳状液滴作为模拟夹杂物,利用物理模型研究了吹氩钢液精炼过程气泡去夹杂机理,考察了工艺参数对夹杂物去除规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小和较大气量均有较好的去夹杂效果.通过研究可以看出,较小和较大气量范围内,夹杂物分别主要通过小气泡粘附和大气泡的尾流捕捉去除.
关键词:
吹氩
,
钢液精炼
,
气泡去夹杂
,
物理模拟
周海斌
,
郑淑国
,
朱苗勇
,
张青学
,
夏政海
,
肖大恒
连铸
通过物理模拟研究了2200mm×280mm宽厚板坯连铸结晶器吹氩时其内界面波动行为,考察了吹气量、拉速对结晶器内液面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器吹氩后,各气量下液面平均波高均增加了1.2倍以上,且液面影响的区域集中在距水口2/3断面宽度范围内,弯月面附近的波动影响则较小.与常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液面平均波高随吹气量、拉速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不同,本实验中随这两个工艺参数的增加液面平均波高均先增大后减小,并从实验条件下得出了控制液面波动的最佳气量.
关键词:
宽厚板坯
,
结晶器
,
吹氩
,
界面波动
王海奇
,
包燕平
,
唐德池
钢铁钒钛
以某钢厂中间包为原型,建立与原型尺寸为1:3的水模型,研究中间包采用气幕挡墙时,流体流动行为及钢渣卷混现象,考察吹气量和气体在流体中行程对钢渣界面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正常浇铸条件下避免钢液卷渣的临界吹气量在0.14 m3/h,中间包液面出现渣眼的临界吹氩量为0.10~0.12 m3/h,超过临界吹气量后,渣眼加速扩增.
关键词:
中间包
,
气幕挡墙
,
水模型
,
吹氩
,
卷渣
,
渣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