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林
,
凤仪
,
徐屹
,
张学斌
,
沈剑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7.01.003
用碳化硅颗粒增强泡沫铝为夹芯,不锈钢圆管为面板制备层合圆管,研究了层合圆管在准静态压缩条件下的纵向和横向变形行为和能量吸收性能.研究表明,层合圆管的纵向压缩变形方式与空管相比发生了改变,由不对称变形模式变为轴对称变形模式;载荷-位移曲线平台段锯齿形波动与曲屈圈的形成呈现对应关系;层合圆管纵向和横向的吸能能力均远大于不锈钢圆管和泡沫铝吸收的能量之和,并且随着应变的增加,层合圆管的吸能能力增加更为快速;层合圆管在保持泡沫铝轻质的同时,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上均大幅度提高泡沫铝的吸能能力.
关键词:
泡沫铝
,
层合圆管
,
力学性能
,
吸能性能
吴进
,
程和法
,
黄笑梅
,
张燕瑰
,
胡志君
金属功能材料
本文采用可溶石膏型预制块,通过加压渗流的方法制备了泡沫纯铝、泡沫ZL101合金和泡沫ZL102合金,并通过准静态压缩实验研究了3种不同基体材料的泡沫铝的压缩行为及吸能性能.结果表明:通过石膏型渗流法制备的开孔泡沫铝合金的孔隙率可以达到85%~93.5%;泡沫铝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对泡沫铝压缩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泡沫ZL101合金能够吸收最多的能量,且在较大的应力、应变范围内对材料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关键词:
石膏型
,
渗流法
,
开孔泡沫铝合金
,
吸能性能
朱琪琪
,
凤仪
,
查海波
,
张学斌
,
王娟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5-8192.2007.02.005
以泡沫铝为夹芯,不锈钢圆管为面板制备层合圆管,研究了层合圆管在压缩条件下的变形行为和能量吸收性能.研究表明:层合圆管的压缩变形方式与空管相比发生了改变,由不对称变形模式变为轴对称变形模式,其所承受的载荷约为泡沫铝和不锈钢管所承受的载荷之和的1.5倍;层合圆管的载荷一位移曲线平台段锯齿形波动数与形成的曲屈圈数呈现对应关系,样品高度、直径、粘结方式对曲屈圈的形成数目有一定的影响;层合圆管的吸能能力远大于不锈钢圆管和泡沫铝吸收的能量之和,约为后者的1.5~2倍.
关键词:
泡沫铝
,
层合圆管
,
力学性能
,
吸能性能
万银辉
,
王冠
,
刘志文
,
周佳
,
李落星
机械工程材料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LDYNA对设计的一种薄壁、中空且带加强筋的铝合金保险杠横梁的摆锤和台车试验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进行相关试验,与钢制横梁的碰撞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20km·h-1低速碰撞条件下台车有限元模拟与实际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铝合金横梁较原钢制横梁有更好的刚度和吸能性能;在相同的碰撞试验条件下,钢制横梁的吸能性有限,而铝合金横梁能够在较大的速度范围内保持较高的吸能性能。
关键词:
铝合金
,
保险杠横梁
,
碰撞
,
吸能性能
凤仪
,
朱震刚
,
潘艺
,
胡时胜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4.02.019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技术,研究了应变速率(1×10-3s-1~2500s-1)对泡沫铝力学性能和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铝有较高的应变速率敏感性,随应变速率的增加,泡沫铝的屈服强度和吸能能力增加,泡沫铝的应变速率敏感性随应变、应变速率变化幅度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闭孔泡沫铝
,
霍普金森压杆(SH阳)
,
应变速率
,
力学性能
,
吸能性能
王冠
,
向东
,
李落星
机械工程材料
先将铝镁硅合金型材在180℃下分别进行30,150,540min的时效处理,然后采用WAW-E600型试验机对其进行准静态下的压缩试验,研究其变形模式与吸能性能。结果表明:随时效时间的延长,铝镁硅合金型材的压缩变形模式由金刚石模式逐渐转变为手风琴模式,时效540min后型材的吸能性能较时效30min的提高了78.1%。
关键词:
铝镁硅合金型材
,
时效
,
准静态压缩
,
变形模式
,
吸能性能
康颖安
,
张俊彦
,
谭加才
功能材料
对不同相对密度的两种胞孔结构--开孔和闭孔泡沫铝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相对密度对泡沫铝力学性能和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相对密度的增大,泡沫铝的屈服强度与流动应力也相应增加,通过对本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出泡沫铝的屈服强度与相对密度的关系式.泡沫铝材料吸收的能量随着应变量的增大而增加,在相同应变量下,高密度开孔泡沫铝的吸收能比低密度闭孔材料多.吸能效率反映材料本身的一种属性,高的理想吸能效率表明泡沫铝是一种优良的吸能材料.
关键词:
泡沫铝
,
吸能性能
,
开孔
,
闭孔
,
相对密度
,
力学性能
王冠
,
周佳
,
刘志文
,
李落星
,
刘波
,
李晓青
,
刘扬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基于显式动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以混合细胞自动机(HCA)作为优化计算模型,对铝合金前碰撞横梁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针对拓扑优化结果,采用模拟退火法优化横梁壁厚尺寸,获得薄壁、中空且带有加强筋结构的铝合金前碰撞横梁设计方案.以6061铝合金前碰撞横梁替代某车型原钢质横梁,通过台车碰撞进行仿真模拟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铝合金前碰撞横梁比原钢质前碰撞横梁质量减轻了25%,且具有较高的抗弯曲强度,低速碰撞下,铝合金前碰撞横梁较原钢质件系统吸能提高了45.6%.
关键词:
铝合金
,
碰撞横梁
,
混合细胞自动机
,
吸能性能
,
拓扑优化
林森
,
凤仪
,
查海波
,
李庶
,
王娟
,
朱琪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挤压法在开孔泡沫铝中充填硅橡胶,以硅橡胶填充开孔泡沫铝为芯、铝管和钢管为面板制备层合管,研究了静态压缩条件下充填硅橡胶后泡沫铝及其层合金属管的变形行为和能量吸收性能.研究表明:在泡沫铝中充填硅橡胶后,泡沫铝的平台区比原来增高、增长,其吸能性能也得到提高;由于泡沫铝的充填,钢管的变形方式发生改变,由不对称屈曲转变为轴对称屈曲;充填硅橡胶的泡沫铝层合金属管具有比原来更高的屈曲褶皱载荷,且屈曲褶皱的产生滞后,其吸能性能也得到提高,硅橡胶充填对层合钢管的影响比对层合铝管的影响更明显.
关键词:
泡沫铝
,
硅橡胶
,
层合管
,
力学性能
,
吸能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