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高用
,
雷玉霞
,
郭道强
,
许秀芝
,
张宗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正交实验法和金相、力学性能、扫描电镜、能谱等测试手段对自主研发的变形Al-Si-Cu-Mg合金进行固溶和时效强化研究,并探究热处理过程中其组织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固溶(495℃,90 min,水冷)和时效(170℃,4h,空冷)处理后,合金的硬度提高31.3%,强度提高3.3倍.固溶过程中,大量Si、Cu和Mg原子固溶于基体中,起到强烈的固溶强化作用;过剩的共晶Si逐渐发生明显粒状化;剩余的大块θ相和Q相发生球化.时效过程中,细小针状强化相θ”和细小板条状Q'相在基体的(100)面上大量析出,分布均匀,对合金起到强烈的沉淀强化效果;过剩Si主要通过扩散附着于共晶Si表面析出.
关键词:
变形铝合金
,
固溶
,
时效
,
正交实验
,
力学性能
马欣宇
,
范云波
,
陈敏
,
余艳
,
朱秀荣
,
侯立群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0.03.022
以SD510汽车空调压缩机前缸盖为研究对象,采用优化成分的6061、6082变形铝合金进行合金净化技术、细化技术、间接挤压铸造技术及热处理技术试验研究,并结合Procast铸造软件对间接挤压铸造的成形过程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6061合金可用于间接挤压铸造;在一定压力范围内,提高间接挤压压力可相应地提高铸件的综合力学性能及内部组织的致密度;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可有效指导间接挤压铸造工艺参数的选择.
关键词:
变形铝合金
,
间接挤压铸造
,
计算机数值模拟
,
净化处理
高宏志
,
周贤宾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8.05.006
研究了铝合金退火状态和新淬火状态下的成形性能,给出了主要成形性能指标与自然时效及预变形的关系,表明在新淬火状态一定时间内,铝合金仍然具有良好的成形性能,淬火前的变形和淬火后的时效过程将降低成形性能;通过退火状态和新淬火状态材料成形的数值模拟对比,表明新淬火状态材料成形具有以下特点:新淬火状态材料成形需要更大的力能参数,残余应力和回弹较大,成形后变薄较小,厚度分布较均匀,随着时效时间增加和淬火前变形的增加,成形力、厚度变薄和回弹增大.
关键词:
变形铝合金
,
板料成形
,
成形性能
,
固溶热处理
,
自然时效
,
数值模拟
高宏志
,
周贤宾
,
李东升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4.04.001
在铝合金实际成形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成形过程的各个因素:热处理前的变形、试件取样拉伸方向、时效时间及材料厚度对淬火后铝合金各成形性能指标的影响,得到了这些因素对材料各个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和新淬火状态下铝合金成形性能的特点,指出了热处理后材料的变形效应并没有消失,甚至依然显著地影响着某些成形性能,给出了2D12铝合金板料在新淬火状态下的本构关系,为成形工艺的制定及数值模拟分析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变形铝合金
,
板料成形
,
热处理
,
力学性能
,
成形性能
成小乐
,
高义民
,
邢建东
,
杨建
,
廖熠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选取纯铜箔作过渡层,采用真空热压扩散工艺,在加热温度480~500 ℃、压力10 MPa、真空度1.0×10-2Pa工艺条件下,制备了变形铝合金LY12和不锈钢0Cr18Ni9Ti双金属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EPMA)、X射线衍射(XRD)、显微硬度(HV)等测试分析方法对双金属复合材料的两个连接界面及基体进行组织及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不锈钢-纯铜界面形成了宽为1.5 μm的互扩散区,但其过渡区无金属间化合物生成;铝/铜界面生成了宽约35 μm的扩散过渡区,过渡区的相组成为金属间化合物Al4Cu9,Al2Cu.
关键词:
扩散连接
,
变形铝合金
,
不锈钢
,
界面
王小青
,
吴道琴
表面技术
为了提高以变形铝合金(6061)和压铸铝合金(YL102)为基材的通信滤波器模块的防腐蚀能力,在其表面进行喷粉处理,研究了涂料类型、模块结构、处理工艺(模块前处理、喷涂烘烤)对成膜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不同基材选择涂料,适当的圆角过渡,窄槽的深宽比和孔深/孔径比不大于3,特殊的功能表面进行过渡处理,合理地安排喷粉处理工艺,均有利于提高喷粉层的防腐蚀能力.
关键词:
变形铝合金
,
压铸铝合金
,
喷粉
,
涂料
,
前处理
刘超锋
,
孙斌
,
谷书华
材料保护
对变形铝合金表面覆层改性的方法(包括热喷涂、转化膜、涂装、电化学方法、化学镀和气相沉积)进行了综述和展望,指出应该加强对变形铝合金构件的表面覆层技术尤其是溶胶-凝胶法、化学氧化法和微弧氧化法的开发.
关键词:
变形铝合金
,
表面覆层
,
表面改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