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吉昌
,
彭响方
材料导报
以二色氩离子激光作光源,采用相调制技术设计了用于同时实时测量流场双折射及取向角的二色调相式流动双折射实验装置.由于采用了二色光源,避免了在计算过程中运用二阶贝塞尔函数以及在信号处理时分析二次谐波,简化了实验装置及结果计算.装置通过低通滤波电路和锁相放大器分别测量入射光和出射光中基频成分的光强度,并把它们转换成数字信号,由此计算出待测流场的双折射和取向角.实验证明,应用该装置同步测量了双折射及取向角,最大测量误差控制在0.5%~1%.
关键词:
光学测量
,
双折射
,
取向角
,
相调制
,
流场
苏世州
,
何烨
,
高益军
,
户晓媛
,
曹维宇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5.03.002
从模量的基本理论出发,推导了碳纤维类石墨微晶模量与其结构参数所存在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碳纤维微晶模量受形状因子和取向角的协同影响:随着形状因子的增大,碳纤维微晶模量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而随着取向角的减小,微晶模量增加.利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测定了碳纤维的取向角和形状因子,进而得到碳纤维的计算模量,与实测的碳纤维模量基本接近,验证了模量理论分析的适用性.
关键词:
碳纤维
,
模量
,
取向角
,
形状因子
徐国忠
,
李贺军
,
刘皓
,
李妙玲
,
王闯
,
陈拂晓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8.01.034
利用偏振光显微镜(PL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从微米到纳米尺度研究了改进等温化学气相沉积(ICVI)技术制备的C/C复合材料基体热解炭织构和精细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纤维周围有3层不同织构的热解炭,由纤维向外,分别为光滑层、粗糙层和暗层.基体与纤维之间以及不同织构基体间的界面结合较好,高织构热解炭内有微裂纹存在,并且裂纹在界面处终止扩展,或以桥连的形式扩展.不同织构热解炭在HRTEM下晶格条纹的近程和长程的择优取向度有明显区别.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
织构
,
消光角
,
取向角
和永岗
,
李克智
,
魏建锋
,
郭领军
,
张磊磊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173
采用等温化学气相渗透方法,通过调整沉积工艺,制备了具有不同微观组织结构的2D C/C复合材料.利用偏光显微镜(PL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合选区电子衍射(SAED),研究了热解炭基体微观组织结构,借助万能试验机测试了材料的三点弯曲性能.结果表明:层状高织构(HT)热解炭基体占优时C/C复合材料表现为假塑性断裂;扁平片状中织构(MT)热解炭与颗粒状各向同性层热解炭(ISO)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弯曲强度;HT基体与炭纤维界面结合良好,界面处不存在非HT织构,但取向角(OA)略有增大.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
组织结构
,
弯曲强度
,
取向角
王哲
,
肖占文
,
范红松
,
张兴栋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2093
利用超声探针在铝合金圆片上雕刻微米沟槽图案作为模板,并成功地将此沟槽图案转移到羟基磷灰石(HAP)陶瓷表面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显示3种沟槽宽度分别为20、40和60μm,与预先设计沟槽的尺寸一致;接触角测量结果表明,沟槽化HAP表面的纯水润湿性随沟槽宽度的减小而明显提高.对体外培养在三种沟槽尺寸HAP表面成骨细胞(MC3T3-E1)的形态观察、细胞核染色计数以及细胞取向角测量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沟槽化的HAP表面具有引导成骨细胞沿沟槽方向铺展的作用,而且这种引导作用随着沟槽变窄而显著增强,但这种引导作用并没有对成骨细胞的早期(30 h)增殖行为产生影响.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陶瓷
,
表面微沟槽
,
微图案制备系统
,
取向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