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熔盐法合成三元FeCl3-NiCl2-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研究

蔡爱军 , 李富进 , 刘洪波 , 张红波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4.01.006

采用熔盐法,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宿主,NiCl2与FeCl3的混合物为插层剂合成三元FeCl3-NiCl2-GIC.考察了石墨与氯化物的摩尔比、NiCl2与FeCl3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因素对产物阶结构和产物中Ni与Fe原子比的影响,探讨了NiCl2与FeCl3在石墨层间的插层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反应体系中石墨与氯化物的摩尔比、NiCl2与FeCl3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和恒温时间,可以得到阶结构和Ni/Fe原子比不同的FeCl3-NiCl2-GIC,产物中的Ni/Fe原子比随反应体系中NiCl2与FeCl3的摩尔比的增大、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当石墨/氯化物的摩尔比为3∶1,NiCl2/FeCl3的摩尔比为3∶7,反应温度为400 ℃,反应时间为72 h时,所得产物为一阶FeCl3-NiCl2-GIC.反应过程中存在FeCl3先插入石墨层间,然后NiCl2逐渐替换FeCl3的插层反应机制.

关键词: 石墨层间化合物 , 熔盐法 , FeCl3 , NiCl2 , 反应机制

Rh(III)催化的N-甲氧基苯甲酰胺系列物选择性C-H氰基化反应

张斯维 , 周杰 , 施晶晶 , 王旻 , 徐华强 , 易伟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0872-5

采用了最近热门的Rh(III)催化C?H键活化方法,以N-甲氧基苯甲酰胺系列物为反应底物, N-氰基-N-苯基对甲苯磺酰胺(NCTS)为氰基化试剂,高效合成了含氰基官能团产物。结果表明,该反应在碳酸银存在下,使用二氧六环作为反应溶剂,于80°C反应8h生成的邻位氰基取代的N-甲氧基苯甲酰胺的产率较高。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反应具有好的区域选择性和底物/官能团适应性。一系列机理实验研究表明,该反应可能采用了一个内部的亲电取代机制及使用了C?H键切割步骤作为关键限速步骤。考虑到该反应产物包含有价值的结构单元-N-甲氧基甲酰胺和氰基取代基,因而有望用于现代有机合成中。

关键词: Rh(III)催化剂 , C-H键氰基化 , N-甲氧基苯甲酰胺系列物 , N-氰基-N-苯基对甲苯磺酰胺 , 反应机制

碳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铝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新宽 , 马明亮 , 周敬恩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1999.01.008

本文综述了碳热还原反应制备AlN的各种反应机制,并进行了评述,详述了气-固反应机制和固-固反应机制的特点、实验证据及存在的不足.认为Al2O3蒸发分解零级反应与固相扩散反应共存的机理能较好地解释目前的实验现象,但仍需进行完善.

关键词: 碳热还原反应 , 氮化铝制备 , 反应机制 , 气-固反应 , 固-固反应

Ti2SnC的合成及其反应机制的研究

贝国平 , 李世波 , 翟洪祥 , 周洋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7.03.010

采用常压烧结技术,分别对Ti/Sn/C和Ti/Sn/TiC两种配料,在950~1250℃温度范围、保温15~360 min,真空条件下进行烧结.结果表明,两种配料均在1200℃短时间内合成了高纯度Ti2SnC粉.利用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谱仪(EDS)及扫描电镜(SEM)对Ti2SnC粉末进行了表征,并对Ti2SnC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所制备的Ti2SnC为片状颗粒,表面光滑,颗粒尺寸小于10 μm,厚度约为1~2 μm.Ti2SnC的形成机制是,在Ti-Sn-C反应系统中,Ti和Sn先反应形成Ti-Sn化合物;然后是Ti和C反应形成TiC;最后,Ti-Sn化合物和TiC反应形成Ti2SnC.此反应机制进一步由Ti-Sn-TiC反应系统验证.

关键词: Ti2SnC , 常压合成 , 表征 , 反应机制

Bi2Te3基热电材料的湿化学还原法合成反应机制

李亚丽 , 蒋俊 , 许高杰 , 段雷 , 李志祥 , 王琴 , 李勇 , 崔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BiCl3、Te为初始原料,在NaOH所提供的碱性环境中利用EDTA包裹Bi3+,采用NaBH4作为还原剂,由此通过湿化学还原法制备高纯Bi2Te3基粉体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对粉体材料进行相组成分析,利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探针(EPMA)进行了形貌观察和元素成分表征.通过研究反应温度、还原剂NaBH4的含量以及EDTA的包裹效应对产物化学组分和显微形貌的影响规律,阐明了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机制.结果显示:NaBH4加入量的适当改变以及EDTA的包裹效应可起到调节Bi3+、Te4+被还原速度的作用,从而有利于产物纯度的提高,并可获得晶粒尺度约为100~200 nm的圆球状Bi2Te3基粉体材料.

关键词: Bi2Te3 , 热电材料 , 湿化学还原法 , 反应机制

燃烧合成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反应机制

李志强 , 韩杰才 , 赫晓东 , 张幸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作为高温结构材料,TiAl金属间化合物在航空、航天领域颇具应用潜力,而燃烧合成技术正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制备TiAl金属间化合物.为了有效地控制反应过程以获得理想的组织结构,必须深入了解其反应机制.本文综述了相关燃烧合成Ti Al反应机制的文献报道.

关键词: 燃烧合成 , TiAl , 金属间化合物 , 反应机制

原位生成陶瓷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和反应机制的研究

孙继兵 , 李国彬 , 崔春翔 , 安雅琴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2.05.010

通过外加颗粒SiO2采用粉末冶金法成功制备了原位生成陶瓷相增强Al基复合材料, 定量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反应机制. 主要反应方程式为颗粒内Al+1/2Mg+SiO2=1/2 MgAl2O4+Si和颗粒外2Mg+Si=Mg2Si. 最终物相由约为16.5%~18.4% MgAl2O4, 3%~5% Si, 11.7% Mg2Si, 及大于0.52% MgO, 其余为Al组成, 约7% Al参加了反应, Mg和SiO2基本消耗尽. 反应是以SiO2颗粒为核心进行的. 这种反应及元素的扩散可以用"逐层反应机制"和"元素微观通道扩散机制"来描述.

关键词: 原位铝基复合材料 , 物相组成 , 反应机制 , 扩散机制

煅烧牛松质骨制备β-TCP/HAP/Ca2P2O7多孔陶瓷反应机制研究

郭朝邦 , 金海波 , 杨筠 , 杜明奎 , 毛克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牛松质骨(CBB)为原料,经过系列脱脂处理,采用低温煅烧工艺,通过调整浸泡溶液NH4H2PO4浓度及煅烧温度等工艺参数,制备出具有天然骨多孔结构的β-TCP/HAP/Ca2P2O7多相生物陶瓷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煅烧产物的相组成进行表征,采用FTIR、TG对反应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浸泡溶液NH4H2PO4浓度对制备的样品相组成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合理控制NH4H2PO4浸泡溶液浓度,可以获得不同相组成的多孔生物陶瓷材料.煅烧产物的相组成主要受到HAP分解的OH-量(x)和与NH4H2PO4反应的OH-的量(3m)影响,当x3m时,煅烧产物含有β-TCP与HAP两相;当x=3m时,煅烧产物为纯相β-TCP;x3m时,煅烧产物含有β-TCP、Ca2P2O7和HAP或β-TCP和Ca2P2O7.

关键词: 牛松质骨 , 羟基磷灰石(RAP) , β-磷酸三钙(β-TCP) , 生物陶瓷 , 反应机制

原位自生非连续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吕维洁 , 郭相龙 , 王立强 , 覃继宁 , 张荻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11868/j.issn.1005-5053.2014.4.014

从原位自生非连续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反应机制、组织结构以及力学性能方面综述原位自生非连续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新型增强体强化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混杂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强化叠加规律研究等将是原位自生非连续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原位自生 , 钛基复合材料 , 反应机制 , 组织结构 , 力学性能

硫酸介质中载金黄铁矿的氧化动力学

衷水平 , 吴智 , 黄中省 , 阮仁满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2.020

利用自制反应器研究了黄铁矿的化学氧化溶解动力学过程,对氧化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温度为45 ~90℃内,黄铁矿的活化能为37.00 kJ·mol-1,结合黄铁矿的浸出率不受搅拌速度影响,认为黄铁矿的浸出过程受化学控制;溶液中Fe3+浓度与酸度影响黄铁矿的浸出;S物相分析与EDS图谱结果显示黄铁矿中的硫经过一系列中间形态,最终氧化成SOl42-,并且有部分单质硫生成.由于S2O32-为中间关键的转化步骤,结合XPS图谱分析,认为S2O32-为中间过程的氧化机制.

关键词: 黄铁矿 , 氧化动力学 , 活化能 , 反应机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