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华明
,
冯运生
,
臧凌云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3.05.013
为了提高现有隔热耐磨衬里浇注料的理化性能,改善产品的施工性能,选用页岩陶粒和原皮陶粒搭配作骨料,选用水泥作结合剂,选择六偏磷酸钠和萘系减水剂作外加剂,并加入一定量的混合细粉和硅灰,通过确定颗粒临界粒度和级配,研制了新型隔热耐磨衬里浇注料.结果发现:颗粒临界粒度为8 mm,骨料和细粉的基本配比为49:51,高铝水泥的加入量为35%,硅灰的加入量为4%,并合理选配外加剂,制备出的新型隔热耐磨衬里浇注料性能优良.
关键词:
浇注料
,
高铝水泥
,
隔热材料
,
耐磨材料
,
陶粒
,
石油化工
,
反应器
杨斌
,
吕燕萍
,
高孔荣
,
邓子新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1998.03.004
研究了膜式糖化反应器及酶回收的工艺过程.首次提出了PS-Ti复合管式膜糖化器水解蔗渣喷爆物及循环使用纤维素酶的新工艺.研究了水解酶失活的机理为非降解底物的吸附作用,即水解酶大部分失活是由于吸附于非降解的蔗渣上所致.超滤与丹宁沉淀法结合,使水解酶回收率均大于90%.膜式糖化反应器的半连续操作的最高总转化率可达97%,在20 h内总转化率水平比间歇提高7倍,还原糖产率提高6倍.水解液中葡萄糖与木糖的质量比为3:1.
关键词:
水解
,
酶
,
回收
,
PS-Ti超滤膜
,
反应器
,
甘蔗渣
郝小辉
,
乔生儒
,
陈博
材料导报
分析比较了两种不同类型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钨芯SiC纤维的反应器,提出了改进方法,设计了一种立式冷壁反应器,并对用CVD法制备钨芯SiC纤维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制备纤维形貌,并用Weibull统计方法分析了纤维强度与其形貌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氢气流量和氮气流量比下,沉积速率均随沉积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总反应在较低温度区受表面反应控制,在较高温度区受质量传输控制.纤维的断裂强度大致可分为高、中、低3个区,CVD-SiC纤维的强度与其微观形貌有密切关系,缺陷的多少决定纤维强度的高低.
关键词:
CVD
,
SiC纤维
,
反应器
,
钨芯
,
Weibull统计
刘跃军
,
阙永生
,
杨军
,
刘亦武
,
杨双磊
硅酸盐通报
采用一种自制的具有上下两个反应室的两级反应器,将盐溶液MgCl_2·6H_2O、AlCl_3·6H_2O和沉降剂Na_2CO_3、NaOH进行反应来合成了镁铝型层状双氢氧化物(简称Mg-Al-CO_3 LDHs)纳米粉.研究了反应物浓度、搅拌速度、表面活性剂种类对晶体结构、颗粒尺寸、和粒度分布的影响.TEM、XRD、激光粒度分布测试仪的检测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下所得产物的形貌为片状,最小平均粒径为30~50 nm,尺寸分布比较均匀且结晶度较高.反应物浓度增加,颗粒尺寸变小且均匀性提高;搅拌速度增加,颗粒尺寸降低且粒度分布变窄.研究表明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对晶体结构影响很大.
关键词:
反应器
,
纳米粒子
,
LDHs
,
均相成核
魏利平
,
吕友军
,
郭烈锦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基于欧拉双流体模型和颗粒动理学理论,对超临界水流化床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流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模拟获得了超临界水流化床反应器内颗粒分布特性和最小流化速度,分析了表观速度、压力、温度、初始床层高度对超临界水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超临界水流化床反应器结构的设计及操作条件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超临界水
,
流化床
,
反应器
,
数值模拟
韩晓光
,
郭普金
,
具滋范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11.011
辽宁天利金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天利公司)应用长春黄金研究院研究开发的生物氧化提金技术,通过不断改进,工艺流程得到全面优化与完善,在不改变原有流程结构和设备装机容量的基础上,生产能力由原设计的100t/d提高到150t/d,金回收率保持在95%的较高水平,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企业效益明显增加.该生产工艺的工业浸矿菌种、生物氧化反应器等多项关键技术达到或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生物氧化提金工艺增加了新的技术内涵.
关键词:
生物氧化
,
浸矿菌种
,
反应器
,
提金
郝占忠
,
王斌
,
张海玲
稀土
以氧化钆为原料,氟化氢为氟化剂,在固定床气体氟化反应器(φ48 cm×110 cm)内,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反应器径向、轴向、气流配送方式、氧化钆布料方式对氟化钆中氧含量的影响,并对影响氧含量的物理化学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70℃时,反应器半径由0 mm增加到160 mm时,氟化钆中的氧含量由4.62%减小到1.10%,200 mm时,反而增加到1.60%;540℃时,反应器半径由0 mm增加到200 mm时,氟化钆中的氧含量由0.02%增加到0.80%;氧含量随轴向距离的增加略有增大.按第Ⅲ方式配送气流,氟化氢利用率高,反应器内氟化钆中的氧无偏析、含量较低.采用中间厚四周薄的布料方式氟化钆中的氧均一、稳定.物理化学分析表明,提高氟化过程温度、增加氟化氢气体浓度、减少反应器壁面料层厚度、改善气流配送方式等均可有效降低氟化钆中的氧含量.
关键词:
固定床
,
反应器
,
结构
,
氟化钆
,
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