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双脉冲电镀非晶态Ni-P工艺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黄德华 , 郭永 , 胡双启 , 赵建国 , 晋春 , 李江

材料保护

双脉冲电镀制备的镀层性能优异,而目前双脉冲电镀非晶态Ni-P镀层鲜见报道.利用双脉冲电镀制备非晶态Ni-P合金镀层,研究了平均电流密度、正向占空比、温度、亚磷酸及柠檬酸钠浓度对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平均电流密度增大,Ni-P镀层的沉积速率增加,腐蚀电位越来越负,镀层表面由平整致密变得有气孔和凸起,甚至起皮;正向占空比从30%增大至70%时,镀层的组织结构从完全非晶态转变为晶态,腐蚀电位越来越负,正向占空比为30%时,腐蚀电位最正,最不易被腐蚀;温度影响镀层的光亮度和平整度,70℃时镀层外观形貌最优,腐蚀电位最正;随亚磷酸浓度的增加,镀层外观形貌由平整致密变得有大量黑色条纹和起皮,为了得到外观形貌较好且腐蚀电位较正的镀层,亚磷酸浓度在20~30 g/L之间为宜;随柠檬酸钠浓度的增加,镀层沉积速率降低,腐蚀电位变正,不易被腐蚀.

关键词: 双脉冲电镀 , 非晶态Ni-P , 平均电流密度 , 正向占空比 , 温度 , 亚磷酸 , 柠檬酸钠

双向脉冲电镀纳米镍层的耐腐蚀性能

葛文 , 杨倩 , 程文 , 肖修锋

材料保护

镍镀层作为防护装饰性镀层应用广泛,过去多采用单向脉冲电镀制备纳米镍镀层,且对其耐蚀性及机理研究较少。为此,分别用直流电镀和双向脉冲电镀制备了2种镍镀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研究了2种镀层的相结构、晶粒尺寸和表面形貌,通过孔隙率测定、静态浸泡腐蚀试验、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2种镀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双脉冲电镀镍层均匀、致密,粒径达到纳米级;与直流电镀镍层相比,双脉冲电镀镍层的孔隙率大为减少,在5.0%HCl溶液中静态浸泡的失重和腐蚀速率更小,耐中性盐雾腐蚀性明显提高,在3.5%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正移、腐蚀反应电阻增大,耐蚀性更强。

关键词: 双脉冲电镀 , 直流电镀 , 纳米镍镀层 , 耐蚀性能

糖精浓度和镀液温度对纳米晶镍钴合金电镀层组织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

屈新鑫 , 葛文 , 杨倩 , 程文

材料保护

目前,有关工艺参数对脉冲电沉积纳米晶镍钴合金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还不系统.采用双脉冲电沉积技术于不同的糖精浓度和镀液温度下在SUS201不锈钢表面制备了纳米晶镍钴合金镀层.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了合金镀层的相结构、择优晶面取向和表面形貌,并用Scherrer公式计算了镀层的晶粒尺寸;通过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和极化曲线测试了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镍钴合金镀层是具有面心立方结构(fcc)的纳米晶,主要的晶面取向为(111)和(200);提高镀液中的糖精浓度,镀层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耐蚀性增强;升高镀液温度,镀层耐蚀性先增强后减弱,镀液温度30℃时镀层的耐蚀性较强.

关键词: 双脉冲电镀 , 纳米晶镍钴合金镀层 , 糖精浓度 , 镀液温度 , 耐蚀性 , SUS201不锈钢

双脉冲DMS氰化光亮镀银工艺技术的应用

王朝铭 , 刘艳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5.02.013

介绍了双脉冲氰化光亮镀银的工艺流程和工艺配方.讨论了脉冲电源参数、镀液中的硝酸银、氰化钾和 DMS光亮剂的质量浓度以及镀液温度对镀层质量的影响.对镀层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与直流电镀相比,在 20~ 30 ℃的镀液中,采用双脉冲 DMS氰化光亮镀银工艺,可以获得外观光亮的银镀层,且其抗变色性能增强,同时生产效率提高 30 %,每年可以节约银 20 % 、铜刷 72只、工时 1240 h.

关键词: 双脉冲电镀 , 氰化光亮镀银 , DMS光亮剂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