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韦人
,
王新林
,
李平
,
马诺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5-8192.2000.03.006
借助层状模型,研究了硬磁相与软磁相原子的短程交换作用对界面原子磁矩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短程交换作用使得界面附近硬磁相和软磁相各自几个变换作用长度范围内,原子磁矩以特定的方式取向排列.这种特定的取向排列可称为界面磁各向异性.界面磁各向异性依赖于硬磁相易磁化方向的相对取向和软磁相的厚度,其包含的能量随软磁相厚度的减小有一极大值.在晶粒尺寸为几十个纳米的复相纳米永磁中,界面磁各向异性显著依赖于软磁相晶粒尺寸,而对硬磁相晶粒尺寸不敏感,其包含的能量极大值与最佳微结构相关.
关键词:
交换作用
,
界面
,
原子磁矩
,
纳米材料
,
复相纳米永磁
晋芳伟
,
任忠鸣
,
王晖
,
徐匡迪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5.04.008
研究了过共晶Al-18Si合金在稳恒强磁场中的凝固行为.实验表明,在稳恒强磁场作用下,过共晶Al-18Si合金中的初生Si发生显著偏聚.为解释初生Si的偏聚机理,建立了相应的量子理论模型.模型认为:初生Si在Al-18Si合金中的偏聚是由于部分Si原子在磁场中获得附加能后,沿磁场方向做旋进运动所致.Si原子在10T磁场中获得的附加能为1.854×10-22J.
关键词:
强磁场
,
Al-Si合金
,
偏析
,
原子磁矩
,
显微组织
张昌文
,
李华
,
董建敏
,
王永娟
,
郭永权
,
李卫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6.01.009
用自旋极化的MS-Xα方法研究了原子簇Sm5Co28Si6的电子态密度、自旋能级劈裂及原子磁矩.结果显示,由于Sm-Co间的轨道杂化效应,使Sm原子的5d0空轨道上占据了少量5d电子.Co(3d)-Sm(5d)电子间的直接交换作用,构成Sm-Co间的主要耦合方式,这是化合物SmCo5.85Si0.90中形成铁磁性长程序的一个重要因素.Si的掺杂使2e晶位的负交换耦合作用明显减弱,Fermi面处电子间键合作用增强,化合物的系统自由能降低,从而有利于形成稳定的铁磁性结构.考虑到深层4f电子的局域性以及轨道杂化效应所产生的少量5d电子,可以得到Sm的原子磁矩为1.24μB,与顺磁盐中Sm3+的磁矩实验值(1.32~1.63μB)基本符合.
关键词:
电子结构
,
自旋极化
,
原子磁矩
,
交换耦合
董建敏
,
李华
,
张昌文
,
潘凤春
,
王永娟
,
甄鹏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5.03.004
采用MS-Xα方法研究了Nin(n=2-6)原子簇的电子结构和原子磁矩,发现团簇的几何对称性对原子磁矩和电子态密度的分布有重要影响.具有Oh点群对称的八面体原子簇Ni6的3Eg轨道上存在很强的负交换耦合,呈现反铁磁耦合趋势;具有C3v点群对称的三边金字塔结构的原子簇Ni5位于塔顶点的Ni原子与基面上的Ni原子磁矩方向相反,但大小不等,呈现出亚铁磁交换耦合特征.与金属Ni相比,有些Ni原子团簇磁性增强,有些团簇磁性减弱.这一结果能够较好地解释铁磁超微颗粒呈现出的表面磁性异常现象.
关键词:
Nin原子团簇
,
对称
,
电子结构
,
原子磁矩
徐迪
,
曾飞
,
孔令体
,
耿魁伟
,
谷宇
,
潘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6.01.008
采用电子束蒸镀的方法,通过改变多层膜的周期结构,成功地制备出具有不同晶格常数的bcc亚稳结构铁相的Fe/V多层膜,并研究了亚稳结构铁相形成对其磁性影响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多层膜中Fe与V层均由纳米晶粒组成.Fe层厚度小于2nm时,受多层膜界面自由能作用,Fe与V相互准外延生长,多层膜由点阵常数一致的体心立方相组成,其点阵常数随样品V/Fe层厚度比的增大而增加.多层膜平均原子磁矩随铁或钒层厚度的改变发生明显变化:当钒层厚度固定为6nm时,铁原子磁矩随铁层厚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在2nm处出现极小值后又随铁层增厚而回升;对于铁层厚度固定为1.6nm的样品,磁矩在钒层厚度为3nm时出现极大值.
关键词:
多层膜
,
亚稳bcc结构
,
原子磁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