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军
,
魏永豪
,
朱海燕
,
杨清香
,
李丁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原位活性接枝聚合反应在玻璃表面制备了聚苯乙烯"刷子"层,制备过程包括:将偶联剂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到玻璃表面,然后以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HTEMPO)为自由基捕捉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玻璃表面引发苯乙烯接枝聚合反应,制备了4 rim~28 nm厚的聚苯乙烯"刷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明Si(ls/2p)在99eV,151eV处吸收峰强度随接枝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C(1s)在285 eV处的吸收峰强度随接枝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椭圆偏振仪结果表明聚苯乙烯层的厚度随聚合时间的延长从4 nm增加到28 nm,红外光谱(FT-IR)表明在玻璃表面的聚合物为聚苯乙烯.
关键词:
原位活性聚合
,
苯乙烯
,
聚合物"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