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彤辉
,
阮文红
,
王跃林
,
容敏智
,
章明秋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7.03.009
通过熔融共混过程中原位接枝的方法制得聚丙烯酸丁酯接枝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SiO2-g-PBA/PP)复合材料,探讨了材料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结晶性能、微观形貌以及动态黏弹行为.结果表明,少量纳米粒子(体积分数≤1.36%)的加入即可对PP起到同时增强增韧的作用,制备SiO2-g-PBA/PP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熔融共混温度180℃,共混时间10 min,转子转速60 r/min.对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研究表明,纳米粒子的成核效应使PP的结晶速率加快.微观形态观察表明,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基体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这一点从对材料动态黏弹行为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证明,从而阐明了纳米粒子增韧增强聚合物的机理.
关键词:
聚丙烯
,
纳米二氧化硅
,
原位接枝
,
聚丙烯酸丁酯
,
增韧增强
赖登旺
,
李笃信
,
杨金
,
杨军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51124.002
以枝化剂为超支化聚酰胺6(PA6)的引发剂,配以含有端羧基官能团的有机改性剂改性的有机蒙脱土(O-MMT),经原位开环接枝聚合制备了 O-MMT/超支化PA6复合材料。通过 FTIR和TEM表征了超支化 PA6与O-MMT的接枝情况以及O-MMT在基体中的分散形态。研究了O-MMT对超支化P A 6结晶性能、熔体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MMT呈剥离态和插层态分散于超支化PA6基体中,且与PA6分子链段产生化学键合,形成网络交联结构。网络交联结构使O-MMT/超支化PA6复合材料与超支化PA6相比熔体流动指数急剧下降。另外,O-MMT使超支化 PA6的α晶型消失,且使仅有γ晶型的超支化 PA6的结晶度降低。但随O-MMT 含量增加,O-MMT/超支化P A 6复合材料的强度逐步提高,拉伸强度从38.4 MP a提高至60.8 MP a。复合材料的韧性也得到大幅度提高,断裂伸长率从2.1%提高至70.1%,无缺口冲击强度从20.3 kJ/m2急剧提高至291.8 kJ/m2。
关键词:
聚酰胺 6
,
超支化
,
有机蒙脱土
,
原位接枝
,
复合材料
朱海燕
,
王雪兆
,
尹家兴
,
李丁丁
,
魏永豪
,
陈志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原位活性聚合法在玻璃表面接枝聚苯乙烯与聚4-乙烯吡啶无规共聚物(PS-r-P4-VP)"刷子",并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玻璃表面接枝共聚物后,Si(1s/2p)、O(1s)的吸收峰强度降低,C(1s)吸收峰强度增强并出现了N(1s)(吡啶环)的特征吸收峰;椭圆偏振仪测试结果表明,接枝PS-r-P4-VP的厚度随聚合时间延长而增加,表面均方粗糙度则减小;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结果表明,随着St配比的增加,玻璃表面聚合物"刷子"粗糙度降低;红外光谱(FT-IR)表明,玻璃表面的聚合物为PS-r-P4-VP;透光率测试表明,在玻璃表面接枝PS-r-P4-VP并不影响玻璃的透光率;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的玻璃表面接触角随着St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增大。
关键词:
原位接枝
,
聚合物“刷子”
,
聚苯乙烯与聚4-乙烯吡啶无规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