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宗才
,
李建辉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8.03.009
为制备优异综合性能的混杂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Polymer)复合材料,本文试验研究了芳纶、玄武岩、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单轴拉伸力学性能,分析了纤维种类、碳纤维相对体积含量、铺层方式等混杂参数对混杂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HFRP(Hybrid FRP)复合材料的单轴拉伸弹性模量基本符合混合定律,层间混杂FRP复合材料均表现出良好的混杂效应.当碳纤维铺层在中间时,碳/芳纶/玻璃层间混杂复合材料的混杂效应系数为0.647,混杂效应最优.
关键词:
混杂
,
纤维
,
单轴拉伸
,
混杂效应
谭小群
,
吴瑞雪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目前,大跨度、高强度、高质量的建筑物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建筑材料性能在强度和韧度上需同步提升.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具有显著的准应变硬化特性和优异的裂缝无害化分散能力,而硅灰的掺入可以显著提高水泥浆体的强度.通过对三组不同硅灰掺量试件单轴拉伸应变硬化过程及裂缝宽度分布情况的测定,结果表明:硅灰的掺入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初裂强度,100kg/m3硅灰掺量对材料初裂强度提高了将近1倍,且三组试件的极限应变均达到了5%以上.但硅灰的掺入对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裂缝控制能力造成了负面影响,100kg/m3硅灰掺量试件的裂缝宽度比0硅灰配比试件裂缝宽度增大了3倍左右.
关键词:
SHCC
,
硅灰
,
单轴拉伸
,
裂缝宽度
徐任信
,
陈文
,
徐庆
,
周静
,
胡立新
功能材料
通过单轴拉伸工艺制备了PVDF压电薄膜,运用X射线衍射和FTIR分析技术分析了不同拉伸速率下薄膜的微观结构;并探讨了极化电场对薄膜压电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DF经单轴拉伸后,体系中出现了压电性能很强的β相和γ相,而且拉伸速率越高,体系出现的β相和γ相越多.随着极化电场的升高,PVDF压电薄膜的压电应变系数升高,介电常数升高,介电损耗降低.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
单轴拉伸
,
压电性能
,
介电性能
毛胜平
,
汪红
,
刘瑞
,
汤俊
,
李雪萍
,
丁桂甫
功能材料
利用LIGA或UV-LIGA技术制备的镍,特别适合作为微器件的结构材料.材料的力学性能在微器件的仿真设计和实际使用中起到重要作用.主要利用常规的力学试验机和自行搭建的微拉伸平台,通过单轴拉伸方法测试了电流密度为20mA/cm~2的UV-LIGA镍薄膜的力学性能.3种测试方法的结果呈现了一致的规律性变化--弹性模量显著降低,强度显著提高,表明UV-LIGA镍具有与块体镍显著不同的力学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测量了该电流密度下试样的择优取向和晶粒尺寸,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试样的表面形貌和拉伸断口,并初步地分析了UV-LIGA镍力学性能的变化原因.该测试结果为微器件的仿真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MEMS
,
UV-LIGA镍
,
电沉积
,
力学性能
,
单轴拉伸
陈刚
,
陈旭
,
牛长冬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7.03.007
在室温下通过对63Sn37Pb进行一系列棘轮实验和单轴拉伸实验,得到加载历史对材料棘轮应变累积速率以及延伸率的影响关系.拉伸棘轮试验和压缩棘轮试验表明,在相同加载条件下,没有加载历史的试件较有加载历史的试件会发生更大的棘轮变形,加载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棘轮变形的累积速率.此外,没有加载历史的试件断后延伸率要比有加载历史的试件大.热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延性,有效的增大材料的延伸率.
关键词:
单轴拉伸
,
加载历史
,
延伸率
,
棘轮效应
,
63Sn37Pb
孟强
,
蔡庆伍
,
江海涛
,
胡水平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1.02.001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结合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X射线衍射仪(XRD)及拉伸试验机对不同拉伸应变量下A731镁合金挤压板的显微组织、微观织构、宏观织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拉伸变形初期(ε=0.002),AZ31镁合金挤压板中就生成了大量呈条带状分布的孪晶,条带走向与拉伸方向垂直,在整个拉伸过程中孪晶数最持续增加.EBSD微观取向分析结果显示,最初生成的大量孪晶都是c轴拉伸孪晶.孪晶取向在{0002}极图中呈双峰形态分布,峰点偏转方向与宏观拉伸方向垂直,偏转角度为±20°-30°,{OOO2}宏观织构强度随变形量的增加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最终形成双峰形态,偏转方向及角度与EBSD观察到的拉伸孪晶双峰织构一致,因此,孪晶可能是宏观织构形成{0002}双峰形态的重要诱因.由于{11-20} <10-10>取向晶粒中生成大量拉伸孪晶以及孪晶界对滑移的阻碍,拉伸样品表现出低屈服强度和高n值,分别为50 MPa和0.56.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
单轴拉伸
,
孪晶
,
织构
龚俊杰
,
郝庆国
,
左训伟
,
郭正洪
,
陈乃录
,
戎咏华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508003
为了确定成形极限图(FLD)理论的凹槽模型中合理的凹槽角度和凹槽深度比,以新型淬火-分配-回火(Q-P-T)钢为研究对象,分别制备了凹槽深度比为5%,10%,15%,25%和凹槽角度为45°,60°,90°的拉伸试样,经单轴拉伸试验后,采用不同的本构模型对拉伸曲线进行拟合,随后利用Swift-Hill公式对单轴拉伸条件下的极限应变值进行了计算,并将理论预测值与经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合适的FLD理论计算应取凹槽深度比为5%左右,凹槽角度等于或小于45°;单轴拉伸条件下极限应变值的计算方法为构成完整FLD的其它加载方式下的极限应变理论预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淬火-分配-回火钢
,
成形极限图
,
凹槽模型
,
单轴拉伸
蔡明晖
,
丁桦
,
张建苏
,
李龙
,
唐正友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9.01.017
对一种低碳硅锰钢进行TMCP实验,获得了不同铁素体形态的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FB钢),研究了FB钢在单轴拉伸下的变形行为及断裂特性,结果表明:在均匀塑性变形阶段,FB钢的瞬时加工硬化指数n*值与真应变ε的关系曲线可分为n*值较高、n*值随ε缓慢下降以及n*值随ε迅速下降三个阶段,与等轴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相比,准多边形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的强度和低应变区的n*值均比较高,FB钢拉伸试样颈缩区的孔洞或微裂纹产生在F-B相界面附近和铁素体内,有助于减弱裂纹尖端附近的局部应力集中,改善钢材的抗裂纹扩展性能.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
,
单轴拉伸
,
变形行为
,
断裂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