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锰和镧改性Cu/ZrO2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性能

林明桂 , 杨成 , 吴贵升 , 魏伟 , 李文怀 , 单永奎 , 孙予罕 , 何鸣元

催化学报

考察了锰和镧助剂对Cu/ZrO2催化剂上CO加氢合成甲醇反应性能的影响,并通过BET,XRD,TPR,H2-TPD和CO-TP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及吸附-脱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锰和镧两种助剂均能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同时引入两种助剂时可使催化剂的活性进一步提高,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效应.一方面,锰的加入可使催化剂各组分的相互作用增强,特别是铜锰复合物的形成可有效地促进活性组分的分散,防止催化剂的烧结; 另一方面,镧助剂的引入进一步增强了铜锆在界面的相互作用,稳定了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有利于吸附物种在两者之间发生溢流.

关键词: , 氧化锆 , 负载型催化剂 , , , 助剂 , 协同作用 , 甲醇合成

吸附于Cu/AC和Fe/AC催化-吸附剂上的苯酚的催化氧化

赵江红 , 刘振宇

催化学报

利用TG/MS联用装置,采用程序升温氧化法研究了Cu/AC和Fe/AC催化-吸附剂低温干法催化氧化苯酚的活性及其自身的烧蚀行为. 结果表明,Cu/AC和Fe/AC都具有较好的催化苯酚氧化活性,其活性及烧蚀行为受金属和载体的性质以及金属与载体间协同作用的影响. 吸附-催化氧化循环实验表明,金属/AC催化-吸附剂的吸附容量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至一稳定值.

关键词: , , 活性炭 , 催化-吸附剂 , 苯酚 , 催化氧化 , 烧蚀 , 协同作用

八钼酸蜜胺、Cu2O与Fe2O3对PVC协同抑烟作用的研究

郭栋 , 王建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锥形量热仪可在模拟真实火情下综合测量材料燃烧时的热和烟释放的动态情况,NBS烟箱测量的是材料在静态封闭体系内烟密度的变化。二者结合能较全面地评价抑烟剂的综合作用效果。Kc(八钼酸蜜胺)和Cu2O的阻燃和抑烟性能优良。Kc和Cu2O以及Kc和Fe2O3之间都有较明显的协同抑烟作用,但协同阻燃作用不甚明显,其原因在于它们协同促进了PVC碳骨架的交联并成炭。

关键词: 锥形量热仪 , 聚氯乙烯 , 阻燃 , 抑烟 , 协同作用 , 八钼酸蜜胺 , 交联 , 成炭

铜基催化剂的结构、物性及其对混合碳四选择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

张全信 , 刘希尧 , 雷鸣 , 徐仑

催化学报

用XRD,XPS,SEM和H2-TPR等手段研究了铜基负载型催化剂的结构和物性及其对混合碳四加氢脱炔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在负载铜催化剂中加入一定量的Co可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炔活性,而Co含量较少时加入少量的Ce也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Cu和Co之间存在着相互协同作用,使得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偏析,CuO在催化剂表面呈非晶相分散状态,催化剂颗粒粒径变小,催化剂更容易被还原,从而改善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关键词: 铜基催化剂 , , , 协同作用 , 混合碳四 , 加氢 , 脱炔

吐温-40与植酸复配对碳钢的缓蚀作用

王文峰 , 丁芳君 , 刘丹婷 , 周晓荣 , 李建芬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10.016

目的:提高0.5 mol/L HCl中植酸对热轧碳钢( HRCS)的缓蚀性能。方法用失重法和电化学阻抗法测试植酸、吐温-40以及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分析复配缓蚀剂的作用机制。结果失重法测试表明,植酸和吐温均对热轧碳钢有一定缓蚀作用。当293 K,植酸质量浓度为0.3 g/L时,缓蚀效率达到69.1%,在质量浓度为0.8 g/L时缓蚀效率下降为9.6%;吐温-40的缓蚀效率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0.8 g/L时达到73.4%。在0.5 mol/L盐酸中加入0.05 g/L吐温-40后,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优于植酸和吐温-40单独使用,表现出协同效应。电化学测试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表明复配缓蚀剂在碳钢表面产生自发的Langmuir吸附,使碳钢腐蚀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是熵减少的放热过程。结论吐温-40和植酸在盐酸中对热轧碳钢的腐蚀有缓蚀协同作用。

关键词: 碳钢 , 缓蚀 , 植酸 , 吐温-40 , 失重法 , 电化学 , 协同作用

SAPO-11/Beta复合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异构化性能研究

朱数金 , 刘粟侥 , 张怀科 , 吕恩静 , 任杰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133-9

以Beta分子筛为硅源通过水热合成法合成了SAPO-11/Beta复合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N2物理吸脱附、扫描电镜、透视电镜-能谱分析、固体核磁及吡啶红外等方法对单分子筛、复合分子筛和机械混合分子筛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以正十二烷为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铂负载型分子筛催化剂的异构化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分子筛的物理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单分子筛和机械混合分子筛,其呈现核壳结构, SAPO-11和Beta间存在化学作用,使得复合分子筛具有适宜的B酸分布。在正十二烷异构化反应中,复合分子筛催化剂的异构化性能优于单分子筛催化剂和机械混合分子筛催化剂,多支链异构体收率高。

关键词: SAPO-11 , Beta分子筛 , 复合分子筛 , 核壳结构 , 协同作用 , 临氢异构化反应 , 多支链异构体

导电炭黑改性PE-RT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形貌与性能

于金平 , 陈潇健 , 曹振东 , 严长浩 , 张明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1xb.20141216.001

以耐热聚乙烯(PE-RT)管材料为基体,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载体导电炭黑母粒(记作CBE)为导电介质,配以3.86wt%的聚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POE),采用双螺杆挤出工艺制备了具有导电网状结构形貌的PE-RT抗静电管材料,降低了复合体系的逾渗阈值,并将其与添加导电炭黑(记作CB)的体系进行对比,研究了CB/PE-RT和CBE/POE/PE-RT复合体系的导电性能、微观形貌、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POE和EVA可以产生协同作用,POE的加入改变了PE-RT与EVA的黏弹性差异,EVA在基体中达到逾渗而形成连续的网络结构.CB优先分散在黏度低、极性较高的EVA相中,且POE能够抑制CB由EVA相向PE-RT相的迁移,CB在EVA相中容易达到逾渗,最终由于双逾渗作用而形成导电网络结构.CB能够提高PE-RT的结晶性能及CBE/POE/PE-RT复合体系的热稳定性能,且CB对CBE/POE/PE-RT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填充型导电体系中导电性能与力学性能之间的矛盾,并且POE对复合体系起到了增塑作用,保持了PE-RT管材可弯曲的优点,拓展了塑料管材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导电炭黑 , 耐热聚乙烯 , 逾渗阈值 , 微观结构 , 导电网络 , 协同作用 , 塑料管材

抗氧剂300的复配及配方在松香酯化中的应用

陈兰辉 , 温晓葵 , 翁起阳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综述抗氧剂300的作用机理及其与其它抗氧剂配合使用的协同作用,考察了复合抗氧剂F334与F335在松香酯化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抗氧剂300 , 复配 , 机理 , 协同作用 , 抗氧剂F334 , 抗氧剂F335

载荷对n-SiC/Ni镀层腐蚀磨损协同作用的影响

陈晓磊 , 吴斌 , 刘洋 , 白雪莲 , 张威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2.02.024

对不同载荷下n-SiC/Ni镀层在5%H2SO4溶液中磨损试验进行了研究,通过电化学试验和失重法计算出腐蚀磨损质量损失中各分量的损失,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增加腐蚀磨损协同作用成为镀层失重的主要原因,并且协同作用中以腐蚀促进磨损为主.腐蚀磨损的极化曲线和表面微观形貌证实了载荷为100 N和300N时,镀层在磨损过程中没有出现钝化膜;载荷为200 N,镀层表面生成钝化膜,并且钝化膜在摩擦力作用下很快破裂,从而加速腐蚀,接着又形成新的钝化膜.

关键词: 纳米颗粒 , 镀层 , 腐蚀磨损 , 协同作用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