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半固态专用铝合金AlSi6Mg2微合金化研究

王海东 , 徐骏 , 杨必成 , 张志峰 , 石力开 , 韩静涛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5.05.040

半固态加工是一种新的近终成形技术, 但由于缺乏适合发挥其优势的专用合金, 使这项技术在工业中的推广应用受到了限制, 针对这一现状开发新型铝合金AlSi6Mg2.利用电磁搅拌装置制备半固态浆料, 探讨了微量合金化元素Ti, Sr对AlSi6Mg2半固态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 合金中Ti含量为0.08%左右时, 能够细化初生相α(Al)基体;合金中 Sr含量为0.02%~0.04%时, 不仅能够改善共晶硅形貌, 使其由板条状转化为点状或短簇状, 而且对Mg2Si也有一定的变质作用, 使合金的性能明显改善, 特别是塑性提高了1倍以上.

关键词: 半固态加工 , 铝合金 , 电磁搅拌 , 晶粒细化 , Sr变质

半固态金属加工工艺过程的模拟进展

沈健 , 谢水生 , 石力开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1999.06.008

论述了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即流变铸造、二次加热与触变成形等工艺过程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进展和现状.给出了各工艺过程的模拟实例,并对半固态金属加工过程模拟的发展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半固态加工 , 热传导 , 流变铸造 , 模拟

半固态流变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徐海燕 , 张福全

材料导报

半固态金属(SSM)加工是金属成型的一项新技术.SSM加工以半固态金属浆料作原料.SSM浆料通常表现出两种独特的流变特性:假塑性和触变性.SSM各种加工方法都是在这两个特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发展SSM加工方法要从掌握浆料的流变特性开始.总结比较了现有的流变学模型.

关键词: 半固态加工 , 流变学模型 , 假塑性 , 触变性

半固态加热温度和时间对喷射沉积A356材晶粒长大的影响

李小平 , 徐洲 , 金蔚虹 , 于赟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9.05.004

喷射沉积材料具有细小的等轴晶组织,是优良的半固态加工(Semisolid metal processing,SSM)的坯料.喷射沉积材料在半固态加工过程中主要的组织转变是晶粒长大,如何控制其晶粒长大速度是喷射沉积材料半固态加工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喷射沉积A356铝合金在不同温度下保温不同的时间后进行组织观察,探索半固态加工工艺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半固态成形温度提高,固相分数降低,晶粒长大速度提高,在接近液相线温度约600℃时,组织出现异常长大的趋势,因此加热温度是控制半固态加工的关键因素;在低于550℃的半固态温度范围内加热时,保温时间的增加对晶粒长大的影响将减缓.

关键词: A356铝合金 , 喷射沉积 , 半固态加工 , 显微组织分析

半固态材料流变特性研究进展与分析

李涛 , 林鑫 , 王琳琳 , 薛蕾 , 赵晓明 , 黄卫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3.05.031

半固态材料流变特性研究是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介绍一些国内外半固态流变特性研究的概况和最新进展,包括:实验方法、研究类别、连续冷却研究、假塑性研究、触变性研究、高固相分数研究.

关键词: 半固态加工 , 连续冷却 , 假塑性 , 触变性 , 流变模型 , 高固相分数

半固态SCN-5H2O模型合金流变性与组织特征的耦合分析研究

王红艳林鑫王理林马良杨东辉黄卫东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1.00252

采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剪切速率和不同工艺(连续冷却和重熔加热)对半固态SCN-5H2O(摩尔分数, %)透明模型合金流变性与微观组织的耦合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剪切速率的跃变升高会导致合金熔体的表观黏度呈现出暂态的剪切稠化和稳态剪切稀化现象. 而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 相应的组织呈现出非枝晶颗粒尺度逐渐减小, 团聚体的分布更加分散的特征, 但微观组织的形状因子随剪切速率变化不大. 半固态合金熔体在重熔加热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比连续冷却过程所获得的组织, 颗粒尺度更大、形状因子略有减小, 同时, 团聚体的聚合作用更加强烈, 这也导致合金熔体在重熔加热过程中的表观黏度高于连续冷却过程所获得的数值.

关键词: 半固态加工 , rheology , apparent viscosity , microstructure

结晶初期熔体流动对半固态合金粒状初晶形成的作用

潘冶 , 张春燕 , 袁浩扬 , 孙国雄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1.10.007

采用控制熔体结晶法制得颗粒状组织半固态ZL101合金,研究了结晶初期熔体流动对粒状初晶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粒状晶的形成除受浇铸温度影响外,还与熔体充型方式有关.常用的上铸充型可使初生α相粒化,而充型平稳的底铸所得组织仍以树枝晶为主.680℃浇铸后自然凝固组织为树枝状;相同条件下,在液相线温度附近对熔体施以极短时的搅动,便得到粒状α组织.数值模拟揭示了熔体充型及结晶初期温度和流速的变化,液相线温度附近的熔体流动是粒状晶形成的关键

关键词: 半固态加工 , 熔体流动 , 数值模拟 , ZL101合金

搅拌条件下二元合金凝固组织的形态演化

李涛 , 陈光 , 林鑫 , 黄卫东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6.06.004

采用SCN-5%Water(原子分数)透明模型合金和Sn-15%Pb(质量分数)合金对机械搅拌条件下凝固组织形态演化过程分别进行了实时动态观察和淬火金相组织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强烈机械搅拌作用下,两类实验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最早观察到的初生组织均为球晶组织.从实验上证实了通过适当的搅拌可直接获得球状晶组织;同时,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搅拌的进行还可促进球晶组织在相对较高温度下产生.根据凝固界面形态稳定性理论对球晶组织形成机制的分析表明:熔体中初生固相的旋转运动有利于提高液-固界面的稳定性,促进凝固组织保持球状稳定生长.

关键词: 对流 , 晶体生长 , 半固态加工 , 凝固组织 , 界面稳定性

半固态SCN-5H2O模型合金流变性与组织特征的耦合分析研究

王红艳 , 林鑫 , 王理林 , 马良 , 杨东辉 , 黄卫东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1.00252

采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剪切速率和不同工艺(连续冷却和重熔加热)对半固态SCN-5H2O(摩尔分数,%)透明模型合金流变性与微观组织的耦合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剪切速率的跃变升高会导致合金熔体的表观黏度呈现出暂态的剪切稠化和稳态剪切稀化现象.而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相应的组织呈现出非枝晶颗粒尺度逐渐减小,团聚体的分布更加分散的特征,但微观组织的形状因子随剪切速率变化不大.半固态合金熔体在重熔加热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比连续冷却过程所获得的组织,颗粒尺度更大、形状因子略有减小,同时,团聚体的聚合作用更加强烈,这也导致合金熔体在重熔加热过程中的表观黏度高于连续冷却过程所获得的数值.

关键词: 半固态加工 , 流变性 , 表观黏度 , 微观组织

冷轧SIMA法制备镁合金半固态坯料的组织与性能

张世超 , 郑小平 , 陈连生 , 张其鹏 , 王青云 , 王瑞清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冷轧与半固态热处理工艺(冷轧SIMA法)制备了AZ91D镁合金半固态坯料,研究了不同冷轧压下量对半固态坯料显微组织与压缩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固相颗粒的球化机制与半固态坯料的成形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压下量的增加,固相颗粒的平均尺寸逐渐的减小、球形率逐渐地增大,液相率逐渐地增大,而半固态坯料的压缩性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冷轧压下量低于8.72%时,对半固态坯料显微组织的影响较为敏感.半固态加热时,固相颗粒的原子尺度界面由光滑小晶面转变为粗糙非小晶面,宏观表现为多边形转变为球形;且随着冷轧压下量的增大,该球形化过程的转变速度显著提高.

关键词: AZ91D镁合金 , 半固态加工 , SIMA法 , 组织形态 , 压缩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