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垠涛
,
刘芳
,
姚宏
,
于晓华
,
张士超
,
臧星华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1.2015052501
为确定北京密云水库小流域地下水中氮污染特征及来源,分别在雨季和旱季采集34个地下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地下水中NO-3-N污染严重,雨季和旱季NO-3-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 86 mg·L-1和14.67 mg·L-1 ,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 10 mg·L-1 ) ,污染主要分布于人口密集、农业活动频繁的中部地区.研究区域NH+4-N和NO-2-N的含量较低,其中,NO-2-N分布极不均匀.雨季和旱季δ15 N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00‰—20.16‰和-5.90‰—12.28‰,表明地下水硝酸盐的主要来源为人畜粪便和污水的排放,也可能为土壤有机氮和农业施肥的混合,表明旱季发生反硝化作用造成同位素的分馏.雨季,硝态氮与村镇面积呈正相关;氨氮与村镇及地表水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旱季,硝态氮与村镇面积呈正相关,氨氮与草地面积呈正相关,亚硝态氮与地表水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硝态氮
,
氨氮
,
氮氧同位素
,
土地利用
,
北京
,
密云水库
,
地下水
赵晨
,
王崇臣
,
李俊奇
,
王鹏
,
欧佳奇
,
崔京蕊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4.2015123104
为了解径流雨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及其与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采集北京南三环一处典型住宅区的径流雨水样品,采用超滤技术对样品中的DOM进行分子量分级,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三维荧光光谱对不同分子量区间的DOM进行表征.选取径流雨水中含量较高的Cu2+作为重金属离子代表,与不同分子量区间的DOM进行滴定实验,运用荧光猝灭模型拟合与Cu2+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KM)及结合容量(CL).实验结果表明,小于1 kDa的有机物所占比例最高,其DOC占雨水样品DOC含量的41%;各分子量DOM的化学组成无明显区别,主要为紫外类腐殖质;分子量为1-3 kDa的DOM其芳香性有机碳或含共轭不饱和双键有机物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而3-5 kDa的DOM分子其芳环上一些含氧官能团(如羰基、羟基、羧基、酯类)的取代程度较高;此外,比较不同分子量区间DOM的与Cu2+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及结合容量,可知1-3 kDa区间的有机物条件稳定常数值最大,3-5 kDa的DOM组分拥有更大的结合容量.实验结果表明,低分子量的有机物(<5 kDa)是径流雨水中DOM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更易于与Cu2+结合.
关键词:
径流雨水
,
溶解性有机物
,
分子量分布
,
Cu2+
,
北京
周坤朋
,
刘阳春
,
王崇臣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4.2015093001
通过现场调研及资料收集,对北京什刹海区域东小村桥、松林闸、后海、前海、北海等5个监测点水体的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钾指数(CODMn)、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07-2013年间什刹海区域水体TN和TP浓度偏高,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表明水体TP浓度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即磷为水体富营养限制性因素.从时间演变趋势角度分析,2008年前后,该区域整体水质良好,营养化水平降低,其后水质状况呈恶化趋势.同时,什刹海水质变化具有显著空间变化特征,生态修复措施较为到位的后海和前海水质明显优于其上下游监测点,而这种空间变化特征主要源于什刹海及其上下游不同区段水体的相对独立性和各段水体受污染的差异性.
关键词:
什刹海
,
富营养化
,
时空变化
,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