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艳
,
赵强
,
安会芬
,
李国彬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6.05.005
研究了金刚石表面化学镀Ni-P,给出了化学镀镍溶液的配方及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金刚石经Ni-P化学镀后,表面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镀层致密而且均匀,结合力好.未经热处理的金刚石表面Ni-P镀层为非晶态;经热处理后,Ni-P镀层的结构为晶体结构,镀层物相组成为Ni3P和Ni.
关键词:
金刚石
,
化学镀Ni-P
,
非晶态结构
,
晶体结构
杨振炜
,
聂书红
,
刘佑铭
,
蔡珣
,
陈秋龙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3.11.005
为了提高铸钢基体的耐腐蚀、耐磨性能,通过在铸钢基体上沉积化学镀Ni-P和电镀Zn-Ni的交替镀层的方法获得了一系列多层镀层.考察了多层镀层的外观和在5%NaCl中的抗腐蚀性能.研究表明,化学镀Ni-P在电镀Zn-Ni层上的沉积以及在铸钢基体上沉积Zn-Ni与Ni-P的交替镀层是可行的;所有交替镀层的耐腐蚀性优于相同厚度的Ni-P化学镀层;亚层厚度为1 μm和2 μm的交替镀层比相同厚度的Zn-Ni单层镀层的耐腐蚀性更为可靠;镀层厚度相同且Ni-P亚层的厚度超过0.5 μm时,交替镀层的耐腐蚀性随着层数和Zn-Ni亚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主要是多层效应的结果;在长达1 a的浸泡腐蚀试验期间,所有镀层的外观都是令人满意的,都没有出现鼓泡和剥裂现象.
关键词:
电镀Zn-Ni
,
化学镀Ni-P
,
交替镀层
,
耐腐蚀性能
程延海
,
邹勇
,
程林
,
李金旺
,
刘文
人工晶体学报
通过调整Ni-P化学镀工艺参数,获得了不同磷含量的镀层,具有非晶、纳米晶及二者混合的微观结构.进一步的污垢沉积实验表明,有Ni-P镀层的试样与没有镀层的碳钢试样相比,其污垢沉积速度均明显下降.同时Ni-P镀层的微观结构对抗垢性能的影响表现为,随镀层中纳米晶的增加,抗垢性能有减弱的趋势,非晶镀层表现出最佳的抗垢性能.电化学腐蚀结果也表明,非晶镀层的抗蚀性最好,随纳米晶的增加,腐蚀电位向低电位方向移动.微观结构对于抗蚀性的影响趋势与对抗垢性能的影响一致.抗垢性能与抗蚀性能有内在的联系,易于被腐蚀的镀层也容易通过"过渡层"的形成而易于污垢的附着.这为充分利用镀层的性能,将镀层应用于热交换器换热面的防垢抗蚀方面,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化学镀Ni-P
,
微观结构
,
抗垢
,
抗蚀
冯长杰
,
王琦
,
周雅
,
赵晴
,
杜楠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1.5.008
在TC4钛合金上制备微弧氧化不同时间的氧化膜,然后进行化学镀Ni-P镀层,利用SEM、涂层附着力自动划痕仪和热震试验,研究不同微弧氧化膜结构对钛合金化学镀Ni-P镀层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弧氧化时间的增加,微弧氧化膜表面的粗糙度增大,表面微孔逐渐变大,孔口先变成敞开形式然后慢慢缩合,最后变成凹槽状.微弧氧化时间由3min增加至15min,化学镀Ni-P镀层与微弧氧化膜的结合性能逐渐降低,临界载荷由21.5N减少至8.5N,且化学镀层表面划痕特征由裂纹向镀层剥落发展.微弧氧化时间由15min增加至60min,化学镀Ni-P镀层与微弧氧化膜的结合性能逐渐增加,临界载荷由8.5N增加至大于40N.热震试验结果表明,微弧氧化3min,7min,15min的试样热震1次时,化学镀Ni-P镀层发生严重的剥落,且在冷却过程中化学镀镍层剥落的顺序为15min,7min,3 min的试样,30min的试样热震2次剥落,60min的试样热震28次才剥落,与划痕实验的结果一致.建立了不同微弧氧化时间,TC4钛合金微弧氧化膜的结构模型,讨论了不同微弧氧化膜结构与化学镀镍层的结合强度.
关键词:
微弧氧化膜
,
微观结构
,
化学镀Ni-P
,
钛合金
,
结合性能
杨贵荣
,
宋文明
,
马颖
,
张旭明
,
郝远
材料保护
以直接化学镀的方法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光亮、均匀、致密、厚度达40μm的Ni-P合金镀层,用现代分析技术分析了镀层的微观形貌、组织成分、显微硬度、结合力以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Ni-P镀层属于中磷镀层,微晶结构,表面形貌呈胞状;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镀层的显微硬度比基体提高了4倍;镀层与抛光基体的结合力比未抛光的高,基体表面保持机加工状态的镀层破坏临界载荷为80.6 N;镀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
关键词:
化学镀Ni-P
,
镁合金
,
显微结构
,
结合力
,
耐蚀性
林翠
,
赵立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化学镀方法在TC4钛合金表面成功制备结合力良好的Ni-P合金耐磨层,研究了提高镀层结合力的方法,结合SEM、XRD、EDS等现代物理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温度热处理后镀层的组织结构,从而建立不同热处理温度、镀层结构与镀层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二次浸锌活化方法和热处理能显著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经600℃热处理后镀层结合力达到35N.基材的硬度HV为3780 MPa,磨损量为9.6 mg,镀态镀层的硬度HV为5760 MPa、磨损量为7.7 mg.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Ni3P相增多,该相的弥散分布使镀层硬度增加,最高硬度HV达到9790 MPa,但400℃后硬度降低,这是由于Ni3P相随着热处理温度的继续升高而发生偏聚,使弥散强化程度下降;镀层的磨损量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说明耐磨性能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强,600℃热处理后,虽然镀层晶粒长大、粗化及镀层硬度降低,但此时镀层晶格的完整性最佳,镀层塑性和韧性提高,所以耐磨性能最好.
关键词:
化学镀Ni-P
,
热处理
,
结合力
,
硬度
,
耐磨性
郑晨
,
刘秀波
,
杨茂盛
,
王明娣
,
石世宏
,
傅戈雁
,
齐龙浩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抑制WS2在激光熔覆过程中的分解,增加其与金属基体的相容性,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WS2粉末颗粒表面包覆一层微米级Ni-P合金,对比研究了添加包覆粉末和未包覆粉末所制备的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和室温、300℃和600℃下的摩擦学性能.NiCr-Cr3C2/30% WS2(Ni-P)涂层组织主要为初生树枝状Cr7C3、共晶γ-(Fe,Ni)/Cr7C3和CrS,以及少量弥散分布的WS2;对涂层进行摩擦学实验表明,添加包覆粉末所制备的涂层摩擦学性能更佳,室温和300℃时,NiCr-Cr3C2/30%WS2(Ni-P)涂层有较低的摩擦系数,且室温、300℃和600℃时,NiCr-Cr3C2/30% WS2(Ni-P)涂层磨损率都低于NiCr-Cr3C2/30%WS2涂层.
关键词:
激光熔覆
,
化学镀Ni-P
,
固体润滑
,
摩擦学性能
谭利华
,
叶福东
,
魏喆良
表面技术
以硫酸镍为主盐,次磷酸钠为还原剂,乳酸+冰乙酸为复合络合剂,硫酸铵为加速剂,在酸性、中温(70℃)条件下,采用化学镀法在黄铜表面镀覆Ni-P合金镀层,并研究了主盐与还原剂的配比、络合剂和加速剂的用量对化学镀的影响规律,确定了镀液的最优配方.结果表明:硫酸镍与次磷酸钠的配比对沉积速率和镀层显微硬度均有较大的影响;复合络合剂中的乳酸主要起络合剂的作用,冰乙酸主要起缓冲剂的作用;添加硫酸铵可增加次磷酸根的活性,使沉积速率增大.
关键词:
黄铜
,
化学镀Ni-P
,
中温
,
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