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行
,
邱显扬
,
胡真
,
童雄
稀土
以油酸钠为捕收剂,通过浮选试验、溶液化学计算、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检测分析研究了氟碳铈矿的可浮性及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当油酸钠浓度为4×10-4 mol·L-1时,氟碳铈矿在pH =7 ~9较宽的范围内有较好的可浮性,与油酸钠溶液形成的高表面活性组分离子-分子缔合物的浓度较大有关.矿物表面的稀土阳离子的水解产物种类及其浓度影响着其可浮性.pH=8~9范围内,稀土阳离子水解优势组分RE(OH)2+和RE(OH)2+吸附在氟碳铈矿表面是主要的正活性质点,有利于药剂的化学吸附.在pH =8.3时,油酸钠对氟碳铈矿捕收是化学和物理的共吸附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氟碳铈矿
,
油酸钠
,
溶液化学
,
红外光谱
,
动电位
王薇
,
李国东
,
杜启云
材料导报
测定了纳滤膜在电解质水溶液中的流动电位.考察了盐溶液浓度、操作压力、离子种类和价态等对膜表面流动电位的影响.通过流动电位的测定可以得到纳滤膜的表面动电参数:Zeta电位和表面电荷密度.研究了浓度和压力对Zeta电位和电荷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纳滤膜表面流动电位的绝对值(|△E|)和表面Zeta电位的绝对值(|ζ|)均随电解质溶液浓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减小;|△E|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的顺序为:NaCl>MgCl2>KCl>KBr>Na2SO4>MeS04;表面电荷密度的绝对值(|σd|)随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压力的增加而下降.
关键词:
纳滤膜
,
荷电膜流
,
动电位
,
Zeta电位
,
表面电荷密度
陈长风
,
路民旭
,
赵国仙
,
严密林
,
白真权
,
杨延清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4537.2003.03.003
采用动电位扫描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腐蚀产物膜覆盖条件下2种油套管钢CO2腐蚀电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油套管钢表面生成腐蚀产物膜以后可以显著降低腐蚀电流密度,EIS图谱中出现Warburg阻抗特征,含Cr油套管钢CO2腐蚀产物膜对基体的保护作用要优于N80钢.N80油套管钢在CO2腐蚀过程中的点蚀会使交流阻抗谱出现容抗弧特征.
关键词:
CO2
,
腐蚀
,
交流阻抗
,
动电位
,
N80
,
含Cr油套管钢
王振
,
刘润清
,
孙伟
,
徐龙华
,
刘若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浮选试验、接触角测定后矿物颗粒黏着功的计算以及芘荧光探针检测,考察捕收剂油酸钠对钼酸钙及磷灰石的浮选性能。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两种矿物的浮选行为相似,浮选回收率均可达到80%以上,油酸钠对钼酸钙和磷灰石有很好的捕收性能。六偏磷酸钠用量达到220 mg/L时,钼酸钙的回收率为62.5%,而此时磷灰石的回收率仅有20.3%,两种矿物的可浮性差异显著增加。油酸钠可以显著增加两种矿物颗粒的黏着功,使其更易向气泡粘附并上浮。六偏磷酸钠显著扩大两种矿物的表面疏水性差异,优化其浮选分离条件。油酸钠在钼酸钙及磷灰石表面未形成胶束、半胶束吸附和非静电吸附,而是化学吸附。
关键词:
镍钼矿
,
尾矿
,
钼酸钙
,
黏着功
,
芘荧光探针
,
动电位
曹学锋
,
胡岳华
,
蒋玉仁
,
李海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以十二胺和丙烯腈为原料,常压下合成了阳离子捕收剂N-十二烷基-1,3-丙二胺(DN12),考察了其对高岭石、叶蜡石、伊利石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DN12的捕收性能优于十二胺;DN12的浓度为3×10-4mol@L-1时,对3种铝硅酸盐矿物的浮选回收率均超过80%,对3种铝硅酸盐矿物的捕收能力顺序为高岭石>叶蜡石>伊利石;浮选pH范围为5~8.动电位和红外光谱说明DN12与铝硅酸盐类矿物形成了氢键并产生静电吸附,且作用较强.
关键词:
N-十二烷基-1,3-丙二胺
,
铝硅酸盐矿物
,
反浮选
,
动电位
,
红外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