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龙
,
翟盼盼
,
冯荣
,
张学民
,
李金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了研究多孔介质中CO2水合物的生成速率和储气量,利用1.8 L的水合反应釜研究了孔隙为13.8 nm和26.7nm的石英砂中CO_2水合物的生成过程,结果表明:孔径为26.7 nm石英砂中,1 m~3的石英砂可以储存64.4 m~3标准状况的二氧化碳气体,平均生成速率为0.001703 mol/min;孔径为13.8 nm石英砂中,1 m~3的石英砂可以储存118.8m~3标准状况的二氧化碳气体,平均生成速率为0.001803 mol/min;在多孔介质孔径范围为13.8 nm至26.7 nm之间时,粒径越小,储气量越大。
关键词:
气体水合物
,
生成过程
,
加压方式
,
生成驱动力
,
反应速率
杜双明
,
杜晨
,
张永琴
,
马天洋
,
胡结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13289/j.issn.1009-6264.2017-0007
为了实现镁铜之间的可靠连接,以铝为中间夹层,在加热温度为500℃、保温时间20 min条件下,分别采用不同的加压方式对AZ31B和Cu进行扩散焊接.利用SEM、EDS、XRD、显微硬度计、万能拉伸实验机分析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扩散钎焊接头包括钎缝区和镁基体渗透区两部分.间歇性梯度加压时,钎缝区厚度最大,达到0.56 mm,显微组织依次为铜侧条状A12CuMg化合物、均匀连续的层片状(α-Mg+ A112Mg17)共晶和(Mg2Cu+ α-Mg)共晶、镁侧Mg2Cu化合物,接头平均剪切强度达到71.67 MPa;梯度加压时的钎缝区厚度减小,显微组织中的条状化合物增多,共晶组织为菊花状(α-Mg+ A112Mg17);恒压时的钎缝区厚度最小,约为0.3 mm,组织以粗大的A1-Cu二元化合物和Al-Cu-Mg三元化合物为主,接头硬度最大,平均剪切强度降低至60.33 MPa.加压方式对钎缝区的厚度、共晶组织分布形态和接头的力学性能均有较大影响,间歇性梯度加压下接头的硬度最低,剪切强度最高.
关键词:
Mg/Cu异种金属
,
扩散钎焊
,
加压方式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