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守星
,
丁建宁
,
范真
,
李长生
,
蔡兰
,
杨继昌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4.01.026
用导电原子力显微镜(AFM)针对宏观上绝缘,微观上由导电相sp2和绝缘相sp3混合的类金刚石(DLC)膜,进行表面改性的研究,尤其观察DLC膜表面施加电压前后形貌变化.实验表明,当直流电压加在针尖上,DLC膜形貌未发生变化,而电压施加在样品表面则出现明显纳米加工凹坑.解释了凹坑的"蝴蝶坑"形成原因;对DLC膜力电耦合实验表明,在一定临界压力之下,随针尖对样品作用力的加大,凹坑的深度随之增加.
关键词:
AFM
,
DLC
,
表面改性
,
力电耦合
朱守星
,
朱世根
,
季诚昌
,
丁建宁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6.05.006
为评价超薄类金刚石(DLC)膜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状况,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多模式功能,从磨损、表面改性、力电失效3个方面对DLC膜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法向力作用在不同厚度薄膜的磨损深度不同;对DLC膜的形貌和电学特性进行比较发现,磨损区域导电性比未磨损区域强;在厚度为64.09 nm薄膜施加正向25 V电场作用下,当针尖作用在表面的压力超过一定临界压力(375 nN)之后, 薄膜发生击穿,形成凹坑.
关键词:
AFM
,
DLC
,
表面改性
,
力电耦合
安逸
,
熊克
,
顾娜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9.04.010
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可逆热力学和纯弯曲理论的力电耦合模型,以描述和预测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力电特性.力电耦合模型的表达形式可简化为含有两个驱动力(电场E和压力梯度▽p)的线性等式,主要依据离子传输、电场作用和弹性变形之间的耦合关系预测IPMC的力电特性;采用纯弯曲理论近似描述了IPMC的受力特征.这个力电耦合模型可解释IPMC材料的驱动特性和传感特性,能较好地预测IPMC在直流激励下的响应,误差在-7%以内.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
,
力电耦合
,
建模
,
热力学
,
纯弯曲
刘苹莉
,
马星桥
,
褚武扬
,
乔利杰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8.08.007
利用三维相场理论模拟了铁电材料的自发极化、电滞回线以及力电耦合对畴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场下的畴变是通过新畴形核及畴壁移动所引起的长大实现的.逐渐改变外场时,在矫顽场附近各类电畴均发生90°畴变,从而导致极化强度突变.沿垂直电场方向加拉,压应变能阻止或促进沿电场方向的畴变.
关键词:
铁电材料
,
力电耦合
,
三维相场模拟
,
畴变
邓启煌
,
王连军
,
王宏志
,
江莞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358
小样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Modified Small Punch Tests,简称MSP)是评价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改进型多场耦合小冲压(MSP)试验法评价了Pb(Zr,Ti)O3陶瓷(PZT)在力电耦合和纯力场下的疲劳性能.通过对比在纯力场和力电耦合下的力学性能可以看出:与纯力场下相比,PZT陶瓷在力电耦合下的断裂强度会降低.在力场和电场的同时作用下,疲劳寿命显著缩短,压电陶瓷材料内部易出现沿晶断裂.
关键词:
力电耦合
,
小样品力学试验
,
疲劳性能
,
PZT
王晓媛
,
闫亚宾
,
嵨田隆広
,
北村隆行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40492
纳米铁电材料的几何构型和特征尺寸严重影响着材料的铁电性,对微电子器件中功能材料的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数值模拟是研究铁电材料物理特性的重要手段,并且当材料的特征尺寸缩小至数个纳米的量级时,由于极小试样精密制备和微小物理量准确测量等方面困难的制约,数值模拟可能是唯一有效的办法.本文综述了典型二维、一维及零维纳米铁电材料铁电性的若干数值模拟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纳米铁电材料的极化分布、铁电相变、铁电临界尺寸和力电耦合特性等关键问题的研究成果,展望了纳米铁电材料模拟研究方面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纳米铁电材料
,
铁电极化
,
铁电临界尺寸
,
力电耦合
,
数值模拟
,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