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卫东
,
周义刚
,
舒滢
,
赵永庆
,
杨锦
,
张学敏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热模拟压缩试验研究了Ti-40阻燃钛合金在温度900℃~1100℃、应变速率0.01 s-1~10 s-1范围内的高温变形特性,发现合金的流动应力-应变曲线具有应力峰和流变软化特征,在高温、高应变速率下,出现不连续屈服现象.根据动态材料模型(DMM)建立的Ti-40合金加工图大致可以分为5个区域:(1)在温度900℃~950℃,应变速率大于1 s-1时,易发生45°角剪切开裂,出现明显的剪切变形带,功率耗散率达最小值.(2)在温度1000℃~1100℃、应变速率大于1 s-1时,易出现"豆腐渣"式和纵向开裂,大变形时出现局部塑性流动.这2个区域为流动失稳区,在制定热加工工艺时应尽量避免.(3)在高温(≥1050℃)、低应变速率区(≤0.1 s-1),功率耗散率为46%~76%,达到最大值,呈现连续再结晶的特征.(4)在900℃~950℃、应变速率0.01 s-1~0.1 s-1区域内主要发生动态回复,功率耗散率为22%~32%.(5)在温度950℃~1050℃、应变速率0.1 s-1~1 s-1范围为再结晶区域,功率耗散率为36%~50%.结果表明,加工图是控制材料组织演变和优化工艺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
Ti-40合金
,
加工图
,
变形机理
,
开裂
,
剪切变形带
,
再结晶
朱浩
,
朱亮
,
陈剑虹
,
吕先锋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改装的Arcan夹具对铝合金(6063)的蝶形试样进行0°,30°,45°,60°,90°的拉伸及拉伸卸载试验,研究了铝合金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变形及损伤机理.结果表明:铝合金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明显不同.0°加载时,在蝶形中心产生微孔洞,微孔洞之间剪切,从而产生了微裂纹.随着微裂纹的扩展、连接导致试样断裂.随着试样中三轴应力度的减小,在蝶形试样中心的剪切应力不断增大,同时在蝶形试样中的剪切变形带越来越集中.显微裂纹首先在剪切带中产生,随着微裂纹的扩展导致试样的断裂.90°拉伸时,在蝶形中心形成明显的剪切变形带.90°加载时,在试样中产生的剪切带是形变剪切带而非相变剪切带.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角度拉伸试验进行模拟,从而得出了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塑性区的形状和大小.
关键词:
铝合金
,
变形
,
损伤
,
剪切变形带
,
微裂纹
冯广海
,
杜忠泽
,
王经涛
,
赵西成
材料研究学报
在500℃采用C方式ECAP变形制备了亚微晶45钢,用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子衍射(SAED)等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铁素体组织的演变特征和晶粒细化机制.结果表明:在初始变形道次后,原始的粗大铁素体晶粒因剧烈剪切变形而沿着剪切变形的方向形成剪切变形带,在其内大量的具有亚微米尺寸的板条状位错胞或亚晶使铁素体晶粒显著细化.进一步变形使板条状位错胞或亚晶组织继续细化,但不明显.随着ECAP变形道次的增加,以晶界滑移和晶粒转动的方式最终获得等轴状且具有大角度晶界分离的亚微晶组织.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钢
,
亚微晶组织
,
剧烈塑性变形
,
ECAP变形
,
剪切变形带
冯广海杜忠泽王经涛赵西成
材料研究学报
在500℃采用C方式ECAP变形制备了亚微晶45钢, 用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子衍射(SAED)等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表征, 研究了铁素体组织的演变特征和晶粒细化机制。结果表明: 在初始变形道次后, 原始的粗大铁素体晶粒因剧烈剪切变形而沿着剪切变形的方向形成剪切变形带, 在其内大量的具有亚微米尺寸的板条状位错胞或亚晶使铁素体晶粒显著细化。进一步变形使板条状位错胞或亚晶组织继续细化, 但不明显。随着ECAP变形道次的增加, 以晶界滑移和晶粒转动的方式最终获得等轴状且具有大角度晶界分离的亚微晶组织。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steel
,
submicrometer grained microstructure
,
SPD
,
ECAP
,
shear b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