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兴勇
,
崔学民
,
昝青峰
,
韩要丛
,
王晨
,
董利民
材料导报
概述了化学计量比HA及缺钙型HA在高温下的热分解机制,综述了国内外对HA热稳定性研究的成果,总结了通过提高钙磷比、向晶格中引入F-或K+、改变测试气氛等提高HA热稳定性的方法及其机理,展望了制备高温稳定的HA粉末和晶须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途径.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
晶须
,
热稳定性
,
分解机制
朱庆霞
,
吴建青
,
徐琼琼
硅酸盐通报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了氟羟基磷灰石(FHA),研究了氟掺杂对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氧化铝基体上磷灰石涂层的组成与热稳定性的关系.用X射线衍射表征了物相组成和晶格参数的变化,用红外光谱分析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氟的替代引起了晶格参数和键能的变化,阐述了氧化铝-磷灰石系统中,羟基磷灰石与氟羟基磷灰石的分解机制.
关键词:
氟羟基磷灰石
,
热稳定性
,
晶格参数
,
分解机制
肖旋
,
曾超
,
侯介山
,
秦学智
,
郭建亭
,
周兰章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3.00836
研究了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DZ444在800,850和900℃下最长达104 h长期时效过程中初生MC碳化物的热稳定性、MC分解机制及其分解对组织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DZ444合金初生MC碳化物的热稳定性较低.在长期时效过程中,MC分解不断加剧;同时,MC分解区域内产物不断发生变化,在MC分解初期产生了典型的SM结构(sandwich microstructure),在MC分解中期出现了η相,在MC分解末期析出一定量的η-MC和η-M23C6.MC分解过程可以大体地描述为:MC+γ→SM-M23C6+ SM-M6C+ SM-γ'→SM-M23C6+SM-MC+ SM-γ'+ η→S M-M,3C6+SM-MC+ SM-γ'η+ η-M6C+ η-M23C6,其中二次碳化物的类型主要为M23C6,且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和时效时间的延长,二次M6C含量略有增加.MC的分解能够促进晶内M23C6沉淀、σ相析出和晶界粗化.
关键词:
定向凝固高温合金
,
初生MC碳化物
,
分解机制
,
显微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