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益红
,
阎惠至
,
陈彦模
材料导报
对比了纯PP纤维、PP/PS改性纤维和PP/Hy-PS(Garamite)改性纤维的上染率、染色深度K/S值、颜色饱和度C*值.试验表明,由于PP/Hy-PS(Garamite)共混纤维中纳米膨润土上带有大量羟基,从而提高了聚丙烯纤维与染料分子的亲和作用,因此在相同的染色条件下,相近规格(纤度、取向度、结晶度相近)的纤维PP/Hy-PS(Garamite)体系的上染率、染色深度K/S值、颜色饱和度C*值都较PP/PS体系有着进一步的提高.另外,耐摩擦牢度、皂洗牢度和耐汗渍牢度试验表明,PP/Hy-PS(Garamite)改性共混纤维的染色牢度都比较好,均在4级以上,完全满足服装用要求.
关键词:
聚丙烯
,
细旦纤维
,
可染性
,
分散染料
,
纳米膨润土
牛增元
,
罗忻
,
叶曦雯
,
修晓丽
,
张丽
,
王新
,
陈静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5.04048
建立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HPLC-LTQ/Orbitrap MS)快速筛查确证生态纺织品中22种禁用分散染料的分析方法。样品在95℃水浴条件下经吡啶/水(1:1,v/v)振荡提取后,以CAPCELL PAK 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5 mmol/L乙酸铵(含体积分数为0.01%的甲酸)作为色谱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正、负电喷雾( ESI)离子化模式,利用一级母离子的精确质量数和保留时间对22种分散染料进行快速筛查,利用碰撞诱导解离( CID)下得到的二级碎片离子进行确证。22种分散染料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2>0.99),方法的定量限( LOQ)为0.125~2.5 mg/kg。除分散黄49外,绝大多数染料在涤纶布、棉涤混纺布两种纺织品基质中的加标回收率在65%~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应用本方法对涉及多种纤维类型的40余件纺织品样品进行了筛查,其中一个样品检出分散橙37/76。该方法简便、快速,其选择性高,抗干扰性能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纺织品中分散染料的检测。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
,
高分辨质谱
,
分散染料
,
纺织品
王飞利
,
卢荣
,
李闻欣
,
张杏梅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4.008
由对苯二甲酰氯与不同二胺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聚酰胺微胶囊分散染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微胶囊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微胶囊中染料扩散到丙酮溶液中的吸光度,确定了微胶囊染料在丙酮中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脂肪烃基的二胺中亚甲基数的增大,聚酰胺微胶囊分散蓝(2BLN)的粒径和粒径分布变宽,在丙酮中的缓释性增强.
关键词:
分散染料
,
微胶囊
,
聚酰胺
,
缓释
夏效杰
,
房宽峻
,
任斌
,
蔡玉青
,
张建波
,
赵云国
,
郝龙云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01.140117
在低于聚合物纳米球玻璃化转变温度(110.69℃)的条件下,用两种分散染料对聚(苯乙烯-丙烯酸)[P(St-co-AA)]纳米球染色,研究了染色温度(75~ 95℃)和染料用量(1%~5%)对纳米球上染料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染色温度越高,分散染料用量越大,所得到聚合物纳米球的颜色越深越鲜艳.分子结构中氨基和羟基数量多的分散蓝2BLN在纳米球上的吸附量低于相同染料用量时分散红FB的吸附量.经过染色后纳米球的表面变得很粗糙,粒径增加23 nm.用彩色纳米球对经过阳离子化处理的棉织物进行染色,利用很少量的彩色纳米球,就可以使织物获得较深且鲜艳的颜色.
关键词:
分散染料
,
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
彩色纳米球
,
吸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