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荣
,
蔡勤杰
,
王相宇
,
张力
,
王誉蓉
,
骆仲泱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046-2
生物油中酸类和酮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裂化活性,而使用分子蒸馏技术能将这些组分富集到蒸出馏分中,因此蒸出馏分相比原始生物油具有更好的裂化特性.为了模拟实际蒸出馏分的组成,本文将生物油模化物(羟基丙酮(HPO)、环戊酮和乙酸)进行配比混合,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其与乙醇的共裂化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和压力对混合反应物的转化率、粗汽油相的选择性和组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反应温度在340°C时,乙酸和乙醇的转化率分别仅为67.9%和74.4%,同时得到的油相产物中烃类含量仅为59.8%,并含有大量的含氧副产物.常压裂化同样生成了低品质的油相产物,同时油相选择性仅为10.8%.提高反应温度能促进反应物的转化,提高裂化过程中的脱氧效率,而提高反应压力对液体烃类的生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400°C和2 MPa时,酸类和酮类都有良好的裂化表现,反应物接近完全转化,粗汽油相选择性达到31.5%,且全部由烃类组成,其中芳香烃含量高达91.5%.此外,反应后催化剂表征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在较长时间反应后会失活,但通过催化剂再生能够很好地恢复催化剂活性.
关键词:
生物油
,
分子蒸馏
,
混合模化物
,
催化裂化
,
生物汽油
汪存东
,
张丽华
,
罗运军
,
夏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大分子聚四氢呋喃二醇低聚物为起始剂制备聚环氧丙烷聚四氢呋喃共聚醚(PPO-PTHF-PPO)的产物中会残留一些未参加反应的聚四氢呋喃低聚物,这些低聚物很难用一般的提纯方法除去.文中根据分子蒸馏技术的特点,应用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对PPO-PTHF-PPO共聚醚进行了提纯研究.考察了加热温度、提纯次数等条件对共聚醚的提纯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真空度为0.1 Pa,转速为200r/min,加热温度为180℃,经过两次分子蒸馏后可以有效除去共聚醚中的低聚物和小分子,提纯后的共聚醚纯度可以达到99.95%,分子量分布降低到1.57,并且提纯后的共聚醚不用干燥可直接用于聚氨酯的生产.
关键词:
分子蒸馏
,
共聚醚
,
提纯
,
低聚物
姚燕
,
王树荣
,
骆仲泱
,
岑可法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基于分子蒸馏设备对流化床快速热解试验装置所产生物油进行预分离,得到的轻质馏分在固定床加氢微反应装置上进行Ru/γ-Al2O3催化的加氢精制研究,分析了反应温度(60~140℃)、氢气压力(常压~3MPa)和进料速率(1.5~4.5ml/h)对反应产物组分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氢精制后,生物油轻质馏分中不饱合化合物在大于120℃的反应条件下得到完全转化;醇类化合物的种类有所增多.
关键词:
快速热解
,
生物油
,
分子蒸馏
,
加氢精制
杨艳芹
,
袁凯龙
,
夏琛
,
吴键
,
周国俊
,
段太成
,
储国海
,
蒋健
,
尹洁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12.150179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超临界CO2萃取的废次烟末提取物进行分离,并对馏分进行GC-MS分析.GC-MS结果显示,三级分子蒸馏(80、120、160℃)共鉴定出52种化学组分.80℃轻组分段鉴定出15种,以杂环类为主,占总量的98.91%;其次为酯类,占总量的0.606%.120℃轻组分段鉴定出26种,以杂环类为主,占总量的91.42%;其次为酮类、醇类和烃类,分别占总量的4.16%、2.87%和0.74%.160℃轻组分段鉴定出26种,以醇类为主,占总量的67.97%;其次为杂环类,占总量的11.57%,烃类、醚类、酮类、酯类、醛类分别占总量的7.9%、4.09%、3.77%、2.80%、1.89%.不同馏分段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性,充分体现了分子蒸馏选择性富集的特点.感官评吸表明,80℃轻组分和120℃轻组分按照质量比8:2调配后,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口腔较舒适,有甜香显现,吸味较纯净,评吸结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
分子蒸馏
,
废次烟末
,
致香成分
,
感官评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