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技术在环境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孟子晖 , 张秋越 , 陈小平 , 周智明 , 吴玉凯 , 温宏量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6.06.003

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技术克服了传统固相萃取技术选择性差的缺陷,实现了对复杂样品中特定分析对象或杂质的选择性提取,从而大大提高了分析测试的精度和准确性,并降低了检测限.该文对分子烙印聚合物(MIPs)作为固相萃取填料从复杂的环境样品中分离、富集和纯化微量及痕量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综述,涉及的目标化合物包括杀虫剂、除草剂、兽药等各类农药残留以及重金属离子和某些生物毒素等.

关键词: 分子烙印 , 固相萃取 , 环境样品 , 农药残留 , 生物毒素

Alizarin-Cu(Ac)2配合物的分子烙印聚合物的制备和结合特性

许志锋 , 刘岚 , 邓芹英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8.002

利用Cu(Ⅱ)的配位作用,制备了Alizarin-Cu(Ac)2配合物的分子烙印聚合物.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子烙印聚合物对Alizarin-Cu(Ac)2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而对一些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则没有选择性结合能力.Scatchard方程研究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在聚合物中形成了一类等价的结合位点,结合位点对模板分子的平衡离解常数为0.80 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为52.68 μmol/g,最大特异性吸附量为21.26 μmol/g.研究还表明,在结合实验中,将醋酸根离子改变成其它阴离子,该聚合物就会失去分子识别能力,表明在聚合前的混合物中是由Cu(Ⅱ),醋酸根离子,茜素和2-乙烯吡啶形成了配合物.

关键词: 分子烙印 , 茜素 , 底物选择性 , 配位 , 配合物

麻黄碱的分子烙印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结合性能

许志锋 , 邝代治 , 张复兴 , 邓芹英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1.005

用甲基丙烯酸(MAA)或2-乙烯吡啶(2-Vpy)作为功能单体,CHCl3、CH3CN或CH3OH作致孔剂,制备了一系列麻黄碱的分子烙印聚合物(MIP). 平衡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用MAA作功能单体,CHCl3作致孔剂制备的P1对麻黄碱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其特异性吸附量ΔCP=91.98 μmol/g,烙印因子IF=4.42;用CH3OH作致孔剂时,MIP对模板分子的高吸附量更多来源于非特异性吸附. 改变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用量比对MIP的分子识别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紫外光谱和1H NMR结果表明,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依靠静电作用和氢键作用在聚合前的混合溶液中生成1:2的复合物,MAA与麻黄碱生成的复合物在甲醇、氯仿和乙腈中的平衡离解常数分别为48 450.8、45 813.3和23 418.2 (mol/L)-2.

关键词: 分子烙印 , 麻黄碱 , 结合能力 , 紫外光谱 , 功能单体

原位聚合法制备氨基安替比林分子烙印聚合物及分离特性的研究

范子琳 , 杨更亮 , 刘海燕 , 陈义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3.03.002

以氨基安替比林为模板分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特定识别性能的棒状分子烙印聚合物.通过考察烙印分子的化学基团对分离的影响,以及离子作用和氢键作用在分离中的贡献,论证了分子烙印聚合物选择性专一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这种棒状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及其类似物有很好的分离能力.

关键词: 原位聚合法 , 分子烙印 , 氨基安替比林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