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志
,
尹凤福
,
李谋渭
,
孙一康
,
管克智
,
尹显东
,
于宁
,
蔡恒军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0.06.005
以板形板厚为目标函数,利用改进的遗传优化算法,开发出四机架冷连轧机轧制参数优化设计系统,对原轧制规程进行了优化设计.按新轧制规程生产的冷连轧成品带钢质量获得改善,并提高了轧机的轧制效能.
关键词:
冷连轧
,
轧制参数
,
优化设计
,
遗传算法
车海军
,
刘畅
,
孙晓娜
,
杨景明
钢铁研究
选取等相对负荷为目标函数,令轧制力、轧制功率、轧制力矩、速度等参数满足一定约束条件,采用罚甬数法,将有约束条件转为无约束条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得最优解,这可使各机架功率合理分配,设备能力充分发挥,生产效率提高.
关键词:
粒子群
,
罚函数
,
冷连轧
,
轧制规程优化
郭剑飞
,
刘翠红
,
张浩
,
孙杰
,
张浩宇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12.02.014
厚度精度是衡量带钢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首钢京唐酸轧机组厚度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包括1#机架FF-AGC、BISRA-AGC和GM-Smith AGC以及2#-5#机架MF-AGC的综合的厚度控制策略.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成品厚度偏差小于±1%,达到了较高的厚度控制精度.
关键词:
冷连轧
,
厚度控制系统
,
前馈控制
,
秒流量控制
白振华
,
周庆田
,
窦爱民
,
徐俊
,
王骏飞
钢铁
在现场试验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有摩擦模型对冷连轧高速轧制过程中摩擦因数的预报精度不高、通用性不强等问题,首先对润滑油膜厚度计算模型与摩擦因数返算方法进行了推导,然后定量研究了辊缝中润滑油膜厚度与摩擦因数之间的关系,最终建立起一套适合冷连轧高速轧制的摩擦因数机理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宝钢冷轧薄板厂1220五机架冷连轧机与宝钢冷轧厂2030五机架冷连轧机的生产实践.应用结果表明:提高了轧制的稳定性与带材的控制精度,减小了相关模型的自学习与自适应系数波动,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
冷连轧
,
高速轧制
,
摩擦系数
,
润滑油膜
吴晓辉
,
耿运祥
钢铁研究
在秒流量方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厚度偏差和张力波动对速度的影响,推导并建立了1个冷连轧综合速度控制模型,并根据动态结构图配置了控制器.通过对比仿真研究,进一步优化了控制器参数,在某1 550 mm冷连轧生产应用中,将张力、厚度指标作为控制目标.速度参数作为控制对象,使张力波动从调整前的300 kg减小到目前的90 kg,动态响应效果和板形都得到明显改善,厚度误差也从原先的±5 μn提高到了现在的±4 μm.
关键词:
冷连轧
,
速度控制模型
,
厚度偏差
,
张力波动
孙登月
,
杜凤山
,
朱泉封
,
周坚刚
钢铁
采用改进的BP网络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对冷连轧机轧制力进行快速预报,该网络μ参量可自适应调整,收敛速度快.冷连轧生产轧制力预报精度大为提高,为冷连轧轧制力预报提供了一条准确高效的新途径.
关键词:
冷连轧
,
轧制力
,
神经网络
,
预报
陈树宗
,
张殿华
,
刘印忠
,
李旭
,
彭良贵
中国冶金
简要介绍了唐钢1 800 mm 5机架冷连轧机组的工艺参数、仪表配置及过程控制模型设定系统.从轧制过程在线数学模型、基于成本函数的多目标优化负荷分配和模型自适应3个方面对该冷连轧过程控制模型设定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现场应用表明,该L2过程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模型设定系统制定的轧制规程合理、模型设定计算具有非常高的精度,满足在线控制的要求.
关键词:
冷连轧
,
数学模型
,
过程控制
,
模型自适应
,
负荷分配
张殿华
,
李旭
,
张浩
,
韩继征
钢铁
针对辊缝型监控AGC控制时的滞后特点,采用新型Smith预估策略对监控AGC系统进行纯滞后补偿.根据监控AGC各个主要控制环节的传递函数,推导纯滞后补偿控制器的理论预估模型.采用最优降阶算法对理论模型降阶,给出了基于最优降阶模型下纯滞后补偿控制器的离散化算法及设计步骤.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带有最优Smith预估算法的辊缝型监控AGC具有稳定性强、动态特性好及稳态精度高的优点.
关键词:
冷连轧
,
监控AGC
,
纯滞后
,
Smith预估器
,
最优降阶